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健康教育

时间:2022-04-24 07:23:32

心力衰竭患者108例健康教育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对108例心衰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男66例,女42例,61~85岁。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标准分度,心力衰竭Ⅳ度31例,Ⅲ度47例,Ⅱ度18例,Ⅰ度12例。病因:冠心病23例,高血压心脏病28例,风湿性心脏病35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11例。

1.2 方法 采取一对一交谈,定期举行讲座,印发书面资料和出黑板报及发放健康教育计划,对于文化程度高、对医学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发放有关资料;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则根据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反复讲课,健康教育多选择在病情稳定后,最好家属也参与,这样教育效果优于疾病发作期的教育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自设问卷,调查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

2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调动了患者及家属抗病保健积极性,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原因、用药知识、生活方式及注意事项,掌握程度由16%升至78%。近2年对本组患者出院随访结果显示:12例住院5次,14例住院3次,26例住院2次,49例住院1次,死亡7例,减少了住院次数。

3 健康教育

3.1 心理指导 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后,其反应、听力,依从性进一步降低[1],因此在护理及观察病情过程中,应当选择适当时间,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因人而异,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文字进行反复的康复教育。如让患者了解加重心衰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告知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及保持大便通畅的意义,改变不良行为的重要性;掌握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心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疾病康复。

3.2 饮食指导 为了避免体液的潴留而使病情恶化,心衰患者要求低盐饮食(每天食盐量在6g以下),并适当补充蛋白质,进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同时多与家属沟通,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强度及克服苦难的信念,做到合理饮食。

3.3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服药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用药,包括每日用药次数、剂量、时间、途径等。并要定期进行电解质的监测。

3.4 运动指导 运动康复锻炼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康复[2],而剧烈的或长期的体力活动可诱发或加重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指导患者坚持合理运动,以中小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宜,如快速步行、慢跑、游泳、爬楼梯等,每次运动不少于30 min,运动时间以餐后60~90 min为宜,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

3.5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员。预防交叉感染,进行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保持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出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有效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实现。

3.6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定期复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出院后由专职护士继续随访,每1个月了解患者执行康复计划情况(采取复诊或电话回访)1次。随时指导及调整康复计划。对于心功能差的患者更应注重预见性护理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晓君.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指导.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2):186.

[2] 郭庆平,栗云雁.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护理杂志,2007,24(7):15-17.

上一篇:孕产妇贫血临床资料分析及干预措施 下一篇:肥胖与中青年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