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课教师观念的更新

时间:2022-04-23 10:53:16

谈科学课教师观念的更新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在名称改变的背后,还包含着很多更为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要求科学课教师要在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发生根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把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观作为教学目标,开展科学课教学。

【关键词】 科学课 观念转变 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12-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在不断转变。小学阶段的“自然”改为“科学”课,这种改变不只是两个名字的改变,而是课程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有的教师对科学课的性质认识不足,在观念上没有转变,还在“穿新鞋,走老路”,按照“自然”课的教学思想、理念、方法进行教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课老师,我们必须在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都要发生根本转变,真正从“自然”到“科学”上去。

1 科学课教师要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课程标准》与《自然教学大纲》相比较,科学课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扩展,更主要是观念的改变,它不仅包括了原来自然课的知识领域,而且十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与过程。“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科学的目标,也作为学生研究学习的方式,它是科学课学习活动的核心和主要途径。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象科学家那样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增大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

2 科学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科学课区别于自然课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科学课教师的观念应首先转变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来。

2.1 改变对知识的过度关注

教学时,我们不要老想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总担心学生对这点知识掌握了没有。例如在教学《物体沉浮》时不能始终去想孩子们对这些知识掌握没有,应注重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认识哪些物体是沉或浮,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等。让学生学会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激起学生探究的情趣和情感等。

2.2 从观注问题到观注过程

科学课是从问题开始,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却是科学课的实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展开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一个老师是上的自然课还是科学课,就要看你是否展开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溶解》时,按自然课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再得出加快物质的溶解方法这一知识性的结论。而科学课中教学《溶解》,就不能只想到要让学生掌握这点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实践用多种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从而感知加快物质的溶解方法,让学生经历此项活动,激发探究的欲望,学会探究的方法。

2.3 重视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

科学课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中心,那么就不能只关心课堂上40分钟还要关心课外,学生的科学素养决不是只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了的,还要让学生知道: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因此,我们必须打破课堂的保垒,冲破学校“围墙”。例如,科学教材中“饲养小动物”单元,要让学生自发地在课外进行饲养小动物,教学《生命之源—水》单元时需要组织学生课外观察家乡的水源,考察水的污染。《关心天气》单元教学时,需要学生课外记录每天天气情况,了解天气变化规律。

3 科学课教师要转变行为方式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建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把我们的教学行为转变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上来。

3.1 科学探究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方法

学生的科学探究既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去获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目标,就是不只把“科学探究”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模式,同时,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既不但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最重要是让他们通过科学探究在精神上、思想上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所以说它是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先以问题开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纷纷进行假设,并亲自实验感受马铃薯的沉浮,再引导学生对马铃薯有时沉有时浮的现象进行探究,寻找事实证据和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最后形成结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和主要教学方法。同时,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这一过程,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加深了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理解。

3.2 探究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一节课或短时间内是完不成的。如果我们科学课的每节课都这样上,是不现实的。所以,科学课中提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为主”,是把它作为主要方式,还要综合多种方法。例如:给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信息搜集,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组织学生昆虫行为和外部特征、月相的变化、星空、植物等,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实验、进行各种专题研究、亲手做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组织学生进行辨论、交流会、竞赛、参观各访问,种植、饲养等,开展踩影子、玩手影、玩磁铁等科技游戏,通过多种手段欣赏珍稀动植物、美丽花朵、雪花、地形地貌、星空、航天船海等,开展植物造林等社会科学活动等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教学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科学课教学中,反复使用科学探究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使他们更加喜欢科学课,更加喜欢科学,有一种小科学家心态,让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探究问题了,增强了学生的直觉和想象力、自信力,他们学会了探索一个未知事物的方法,使学生不但在知识、能力上得到提高,而且在情感、价值观上也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科学课教师要认真理解科学课程标准和基本概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成为一位合格的科学课教师。

上一篇: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实践应用 下一篇: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生文言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