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

时间:2022-04-23 09:15:25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

摘要: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已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信息化环境,加强物理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构成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物理课程 信息技术 整合

数字化、信息化己成为时代的潮流,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己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化环境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也是学生未来踏上社会工作的环境,让信息技术进入中学物理课程,成为物理课程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信息化环境,加强物理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物理课程。

国际互联网凝聚了全世界人类的智慧和奉献,其内容丰富程度和搜索的便捷程度是以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网络资源对于中学物理教育来说,其价值不仅仅是指存在于各服务器内部的及其丰富的内容,还在于网络是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平等、灵活、开放的特点,这对于教师和学习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有的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专门收集和物理教学资源,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自己对物理教学和学习的自觉性与质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创造了――为互联网增添了新资源,也就是为其他人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便利与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整合物理课程。

由于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新的电脑科技及多媒体技术,很多地方和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应用技能培训及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创造了大量动态、直观的优秀课件,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载体和工具,提供了学生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另外,由于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在课堂上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讨论、提问的时间等等。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在客观上能够使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促成教师、学生、教材、课件和媒体间的良好互动,更快实现教育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三)利用仿真实验整合物理课程。

仿真实验是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物理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课件。之所以称其为实验,是因为它包含了一般实验的特点和主要过程,仿真实验甚至可以做真实实验无法做到的实验。由于可以调节观察的时间和空间,仿真实验可以使学生看清楚快速运动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很长时间的变化,或者看到很大范围或很微小的运动情况。虽然仿真实验不能替代真实的实验,但仿真实验是整个现代物理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它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是很有价值的。

二、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与反思

(一)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仿真实验、机器人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日臻成熟,当今的教育正发生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化。但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育尚未真正普及与推广。由于受条件限制,农村学校不能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仅限于某些研究课、观摩课或展示课,在日常教学课或习题课、复习课上使用得少之又少。排除资金、硬件等客观条件的因素影响,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对此,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切实做好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师能够有效地选择资源、方便地使用资源、高效地开发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合理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度。

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分课型、内容,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课堂上信息过大、过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全部教学环节由技术手段再现,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对此,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贯彻适时、适量地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的关系。如:传统板书能留给学生的一定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现代教学技术己成为常用教学手段的今天,传统板书的使用仍需保证。

(三)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滥用课件,忽视物理学科的特点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课件缺少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提示;有的未对物理知识情境进行分析;有的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关注不够。有的教师在课前花大量的精力设计并制作课件,课堂上按设计的流程操作计算机,把知识内容逐一呈现给学生。尽管某些课件设计得比较精美,容量丰富,但由于其缺乏交流互动,并未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尤如看了场电影,只观其面未达其意,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整合模式单一、交互性差的课堂教学,也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盲目地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对此,在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让信息技术挤占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全面提升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都市昭关中学)

上一篇:《空气》教学设计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