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亟需提高就业教育“含金量”

时间:2022-04-23 09:05:25

高校亟需提高就业教育“含金量”

在大学生“包分配”的年代,难以想象开设就业教育的必要性。梳理一下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时间线,不难发现,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大学扩招政策相伴而行。然而,时至今日,许多接受了就业教育的大学生,在求职场上依然手足无措,以促就业为目标的就业教育在现实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到了促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足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我国政府工作中的分量,也从侧面反映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不小。

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就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涉及7个省份45所高校。调查表明,在求职途径方面,毕业生们对学校的依赖十分强烈。无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方,大学生踏入社会的“前站”,开展就业教育、让毕业生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业教育“供不应求”

走进中国每一所高校,都能感受到提高就业率的迫切:专门设置的就业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课程等红红火火。然而,红红火火的就业教育背后,学生们并不满意。

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教育满意度非常低,表示“很满意”“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2%和6.43%,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则达到了29.41%和13.51%。显然,高校提供的就业教育,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

与之相对照的则是学生对就业教育的“高期望值”。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显示: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大学生仅占5.2%,而超过80%的大学生认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有70%的学生表达了希望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愿望。

简单的数字对比勾勒出了高校就业教育的现状――供需脱节,而这样的局面随着近年来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加剧,问题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大。

乐山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办副研究员罗秀,较早关注中国高校就业教育,在她看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目前中国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都存在“偏差”。

从内容上看,高校就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部分高校简单地把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教育二者等同,只注重信息提供和求职技巧指导,而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生涯发展指导和个性化心理辅导。时至今日,就业教育课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还没有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即使开设了,也未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就业教育往往只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短短几周内,是名副其实的毕业前夕的突击教育。

从形式上看,高校就业教育单调、乏味。目前, 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为主,讲什么、以什么方式进行都由教师决定,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等现场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就业指导课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直接的结果就是教育效果不好,很多学生严重缺乏就业实践经验,遇到矛盾和问题依然束手无策。

求职学生的反馈印证了这一点。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张然告诉记者,她在学校上的就业指导课时间很短暂,老师讲的一些内容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在找工作过程中帮助也不大。

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曾做过相关调查: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而且只有58.8%的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还有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就业指导教育的观点。由于就业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被告知没资格参加,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

众所周知,就业教育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很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锻炼,如果教育过程过短,且局限于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此外,就业教育缺乏“实效”,与就业教育教师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武汉工程大学邹小荣坦言,目前高校就业教育指导不够“专业”,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学生就业指导,无法给学生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

内容不科学、形式又单一,再加之缺乏专业性,高校创业教育难见成效、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同样是就业教育,为何国外高校能够卓有成效呢?

被“窄化”的就业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的又一个“舶来品”,从一开始,中国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就与国外“原汁原味”的就业教育大相径庭。

有学者指出,国外许多国家高校开展就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外高校的做法,中国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图具其形”,并没有学到本质的东西,因而才会导致就业教育缺乏实效。“一开始,就理解错了,走错了路,如果想做好就业教育,首先应该重新审视就业教育到底是什么?这一点,从国外高校的做法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作为最早开展就业教育的国家,美国的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

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的马兰博士,就提出了“生计教育”的教育观念,认为应将生涯发展、态度及价值观等概念和内容融入传统的学业课程中,并主张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成为引导学生规划自我,同时将其规划转化为现实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在这样理念指导下,美国通过立法途径将就业教育“制度化”,使得就业教育成为当前美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的高校,就业教育不但有专门机构,还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所有的教师要有培训资格证书或经过考试达标才能上岗。除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和辅导外,还以讲座、研讨会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同时开设十多门职业生涯指导课程。

美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所有在校学生,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例如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学生入校第一年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基础教育,所有学生必须将个人信息在专门网站上注册,以便职业顾问提前对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进行评估,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年,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求职的外部环境,参加社会实践和一些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帮助确定就业意向和进行职业潜能开发,最后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年辅导学生撰写求职信和个人简历、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如何签约等专门技能,以及为毕业生提供进入工作前的准备。

除了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都将就业教育正式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计划,虽然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都实现了就业教育制度化、专业化。关键的是,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教育根本出发点,在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有着长效机制的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兼顾学生就业指导的职能,而后者恰是当前中国高校就业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

也就是说,同样是开展就业教育,美国大学生接受了从入校到离校连续四年不间断的“一条龙”式的就业教育,而中国大学生只接受了他们大四年级的部分内容,重点只放在了求职技巧等浅层次上。

事实上,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颇有些权宜之计,将就业教育当做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法子。“方向走偏了不说,还有些急功近利。结果就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像西方高校学生那样,接受到完整的职业素养教育,依然为找工作而奔波。”有学者如是评论。

教育过程“快餐化”,不但使得就业教育内涵“变窄”,剑走偏锋,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罗秀认为,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基本上处于以毕业生为对象的“第四年指导”状态,缺乏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离国家要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距离还很远。

实际上,这种就业教育观念的前设是: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教育仅锁定在大学四年级, 就会成为一种“应急措施”“季节性快餐”“短期促销式”指导,就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 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相应的知识结构、技能训练和心理调适准备,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当前就业教育工作的持续、快速和有效开展。

就业教育唯“就业率”是举

中外对比,不难发现,中外高校就业教育差距,与其说是内容、方法上的问题,不如说是方向上的分歧。

对于中国高校就业中的诸多问题,有学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历史较短有关。据邹小荣介绍,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正式开始。显然,相比于美国等国家几十年的成熟探索,中国开展就业教育的时间还相对较短。

但也有学者认为,时间短不是主要问题,关键还在于对就业教育理解上的偏差,一开始将就业教育简单地作为解决眼前就业问题的“应急工具”。

有学者认为,尽管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引入了就业教育概念,但就业教育真正得到重视是在2002年,其背景是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03年面临就业。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备受关注,进而引起高校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因此,追求高就业率成为就业教育受到重视的初衷和目标。

就业教育为“就业”,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中国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却比较狭隘,直接的体现就是单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与导向。

对此,罗秀认为,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就业安置”的理念,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一个学校就业的量,更反映不出就业的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就业教育局限于围绕“提高就业率”来展开,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生涯发展,只想方设法尽快将学生推向社会,而不是根据学生的真正意愿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更不是根据生涯发展的理念和规律,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从而获得长久的就业力,这不能不说是对就业教育的歪曲。

就业教育需要“转向”

问题的根源往往在问题之外。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暴露的问题,折射出我国高校管理、评价中存在的一些不科学之处。对此,有学者认为,从中国高校实际情况看,高校就业教育要想有效开展,单单靠高校设置几门课程、增加一些专业教师是不够的,而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政府部门的通盘考虑,才能改变就业教育唯就业率是举的局面。

从政府层面看,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上采取更多有力、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精英”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比如,通过政府这只有力“大手”,对大学生就业走向进行调控。目前,以“北上广”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地区依然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而广大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政府对此应进行引导。

有学者认为,政府这方面的工作是无法简单以思想工作所能够动员的,需要强有力的利益杠杆进行驱动。这方面,有着比较好的例证。比如近年来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以及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西部地区任教,这些都得益于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了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从教育管理部门看,应该对就业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改变单纯用就业率评价高校的做法,让高校不再单纯为提高就业率而劳心费力,从而沉下心来对就业教育加强研究,按照教育的规律推行就业教育。从国外开展就业教育经验看,就业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但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将就业教育纳入到了学校教育体系,并形成了制度化,有的国家甚至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从现有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看,这显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就业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尽管一时难以像国外高校那样做到就业教育常态化,也无法回避“提升就业率”这一初衷,但在开展就业教育过程中,一些工作是可以做实的,是可以掌控的。比如在教师选择上,可以选派一些有职业经验的老师进行必要的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或者可以创造机会,让更多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从而让高校就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更加有吸引力。在课程设计与规划上,高校要有科学理念作指导,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不要“临时抱佛脚”,说怎么搞就怎么搞,等等。

总之,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通过种种办法,将高校就业教育的“含金量”补足,让就业教育有一些生气,让学生感受到就业教育的魅力,切身体会到就业教育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如此,高校就业教育才会慢慢转向,回归本初的样子。

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教育状况一览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由于各国社会政治及文化的差异,其就业的思路和办法也各不相同,构建了各自的就业教育体系。

美国 在美国教育史上,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推进职业生涯教育改革,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学校工作机会法案》。同时,美国教育部和劳动部共同发起了“从学校到就业”项目,课程设置重点围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自我决断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德国 在德国,所有在校大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职业规划的咨询服务。开学之始,学校就辅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及目标进行专业的选择,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辅导,并把就业指导贯穿在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之中。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会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建立学生档案。除了高校设有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以外,德国政府、企业和私人咨询介绍所等社会多方力量也共同参与进来,共同组成完善的职业生涯服务系统。德国学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人员,一般都须具备专门的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相当于中国硕士学历)。特别是对提供职业生涯辅导专业咨询或培训服务的专业人员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必须具有在不同行业3~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接受过规范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日本 日本职业生涯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贯穿于人的一生。这些内容贯穿于所有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把学校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衔接起来。2004年1月,日本文部省“有关推进生涯教育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协会”发表了《报告书: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勤劳观、职业观》,其中将“生涯教育”定义为培养每个孩子勤劳观、职业观的教育,将以前的职业教育旨在令其习得从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教育和“进路指导”作为生涯教育的核心。

(链接资料来自赵娜、李晓波:《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特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启示》)

上一篇:大学辅导员生存现状调查 下一篇:大学生体质亚健康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