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

时间:2022-04-23 08:06:16

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

【摘要】公共艺术和现成品艺术是两种不一样的艺术范畴,各自有其发展的轨迹,但是近代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了一起,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现成品艺术的介入大大促进了公共艺术的推广,但也同时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的出现,由于现成品艺术的独特性,就不免导致其容易被模仿的问题。所以在这就想借谈现成品艺术以小见大,来谈谈公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现成品;双刃剑;公共精神

现成品作为一种材料应用在艺术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现成品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也早已有所发展。自从毕加索将一废旧的自行车车座和车把组合在一块,制作出了第一件现成品作品《牛头》,现成品艺术就慢慢萌发了。是杜尚的艺术实践真正的把现成品艺术推向了艺术的舞台,《泉》的诞生除了具有反对传统美学的任务,还第一次实现了“现成品”的自觉,现成品不再是偶然为之的灵感激发,而是具有很强目的性的艺术门类出现了。到了波普艺术家那里,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大量的被应用到创作中,“现成品艺术”更是大兴其道,在波普精神的荫庇下,现成品艺术堂而皇之的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现成品艺术也早已融入公共艺术范畴,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现成品的使用,大大地扩展了公共艺术的创作材料,创作方式和创作手段,打破了公共艺术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我们知道,就一般的公共艺术而言,其创作材料是有限的,主要是金属、石膏、黏土、塑料等物质。这些材料,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在了解、运用、掌握这些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定式,这为公共艺术的创作活动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效率,但同时这样的状况却也会导致艺术创作的程式化的问题。本是精巧构思,饱含艺术特色的公共艺术品,由于是通过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手法创作出来的,难免会落入窠臼,与其他作品的形式或感觉会有雷同的现象发生。而现成品艺术的加入,使得公共艺术融入了新的元素,进一步扩充了创作的手段,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使得艺术创作者能够以更适宜的形式创作出更能表达出其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的公共作品。

另一方面,现成品能够融入公共艺术,也是对现成品艺术自身的扩展和再阐释。从前面分析的发展脉络来看,现成品艺术仍然主要活动在艺术圈之内,主要陈列和展示的模式是展览馆形态。当然,由于现成品艺术的先锋性,首先并主要在艺术领域发生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艺术创作,若只囤于自己的小圈子,立足艺术形式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现成品艺术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成品艺术在保留其艺术性的同时,增加它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的程度。而公共艺术本身具备的社会性、生活性及艺术性这些特点,使得现成品艺术能够在公共艺术领域中能够持续地发展。通过在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形式的不断使用和试验,将会越来越深入地协调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关系,使得艺术工作者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结合行使。同样,借助着这样的艺术实践,也有助于现成品艺术自身的完善和成熟。

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成品艺术和公共艺术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总地来说,现成品艺术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现成品艺术在公共艺术中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故而,现成品艺术和公共艺术的融合是一种互利双赢的过程。

作为出现在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它的出现大大的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伴随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说:存在创造性不足,模仿成风、商业化倾向严重、缺乏民族及地域特色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可以说现成品艺术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公共艺术中的现成品艺术具有典型性,它来自于生活,对大众而言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形式的同时更是大大促进了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材料或者题材直接取自现实中的物品,很容易被模仿甚至抄袭,加上国内长官意识和形象工程的推动,大量的打着现成品艺术的商品流入公共空间,造成了公共空间艺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妨碍了公共艺术的良性发展。

面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公共精神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艺术的创造者,艺术家不仅仅要保持和提高艺术品的质量,还要深入了解现产品艺术的内涵,结合公共环境和大众意见。首先需要提高艺术家个人对现成品艺术,对公共艺术以及整个艺术史的理解程度。对于艺术的创作者来说,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是艺术创作的前提。其次,“艺术家从观念、手法和形式上应随时代调整。”艺术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因此艺术家必须紧随着时代的步伐,创作出适宜时展的作品,杜绝那些跟风、模仿、抄袭旧形式的作品。最后,艺术家要加强公共意识的创作观念。“如果艺术家能从公众的合理性想法中获取灵感,并加以巧妙的转换,就极有可能创造别具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比闭门造车、胡思乱想要强得多。”艺术品的归宿,尤其是公共艺术,大部分都是要落实到公共社会中去的。因此,不断提高自身创作的社会性,对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作为艺术的参与者之一的政府,对于这种形式的艺术应当给予更多的推广和管理。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政府机关作为国家的管理员,对其责无旁贷。具有现成品元素的公共艺术形式对于丰富精神生活,拓展艺术情操,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各种公共艺术形式的创作活动,透过与艺术团体、艺术工作者、非营利团体、国营机构、私营机构等合作,致力在公共空间展示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逐步深入地把艺术形式推广到各个阶层,各个地区,使得广大的市民群众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和接触这样的艺术形式。

第三,作为艺术的参与者之一的民众,应当主动提升个人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民众应当主动参加各类艺术讲座、艺术论坛、艺术展览等活动,是自己能够明白作品传达的信息和内涵,以此不断地提高自身地艺术修养水平和技巧。

纵观现成品艺术发展以来,理论与实践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实中的公共艺术中现成品艺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现成品艺术的发展和突破,成为了现下艺术家、理论家、政府主管部门等迫切解决的事情,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迎来。希望能尽快建立起公共艺术发展的新的平台,促进现成品艺术发展的新时期的早日到来。

上一篇:试析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下一篇:广播未来:走融合之路,做超级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