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装饰画

时间:2022-04-23 06:04:23

如何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装饰画

【背景】

我校高一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比较薄弱,对中西方的美术作品了解不是很深,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也不一定有深入把握,所以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养成良好的解读美术作品的习惯和形式感悟能力,并能够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理解用较为专业的美术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不能仅仅将美术教学作为技能类学科来对待,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努力使教学活动与一定的文化情境相联系,使学生能在艺术氛围中尽情地开拓视野,从学习和感受中加强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最终真正地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只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学生体会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信息、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

【课例】

在一堂黑白装饰课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安排学生欣赏黑白插图和版画作品,我安排了一个“活动建议”和一个“思考和交流”。“活动建议”要求比较比亚兹莱、肯特、毕加索、柯勒惠之等画家的作品,比亚兹莱画风深受新艺术的曲线风格和日本木刻的粗犷感影响,强烈的装饰意味,流畅优美的线条,诡异怪诞的形象,使他的作品充斥着恐慌和罪恶的感彩。肯特的版画,细腻而神秘,追求一种神圣的光感;柯勒惠之的作品像她本人一样,犹如斗争的武器,愤怒、粗犷而有力;毕加索的作品则轻松、洒脱。这种比较不一定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相同的题材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全班交流:请同学们将小组比较的内容归纳整理,形成口头报告,向全班发表,教师加以适当的讲解。“思考和交流”在适当的背景音乐烘托下引导学生欣赏一组黑白装饰图片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用一个词、一个成语、一句话或是一句诗来表达它们所描绘的意境,视觉艺术与文学诗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黑白装饰画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请同学们把课前搜集的和教材中图片所涉及的美术家有关的传记和创作风格,向全班同学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引导和补充、修正。鼓励学生就画面内容和艺术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使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各种信仰、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

【评价】

这节课的认真准备,使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加深了,了解了更多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了很大进步。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我主要是用鉴赏的几种方法: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对课本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寻找一些教学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能够比较直观地加深学生对鉴赏课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还注入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关注和体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方面等做了一些

尝试。

【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1.在设计中体现了综合性和多样性,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了音乐和文学,导入较成功,音乐和诗歌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在课件的制作中对音乐和图片的选择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用教学课件,丰富和扩大了课本的教学知识及内容,采用了高清晰的图片,达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3.讨论作品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互动好,师生的配合默契、和谐。

4.美术鉴赏课,既让学生鉴赏,又让学生思考,可让学生在欣赏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5.在语言讲解上较精练简洁。在教学仪态上较以前少了些随便,多了些亲切的感觉。

6.这节课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我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本节课的缺点:

1.如果能用一些影视资料,效果会更好些,更有艺术感染力。

2.让学生写小短文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们是注重过程的,主要是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达到全面性,未能关注全体学生,如在展示短文时,后排有个学生很积极地想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但是未能关注到。

4.美术室空间太小,学生不能按老师设计的座位来坐。本是分四小组围坐的,这样比较适合小组讨论。

5.对学生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比较到位,教师充当了一名组织、引导者、交流的伙伴,使课堂学习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做到了师生、生生互动(动手——操作互动、动情——情感互动、动脑——思维互动),达到了一种师生情感交融,言语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因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小议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下一篇:巧用英文报刊 促进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