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23 05:24:4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社会各行各业全方位、各环节的协调机制。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和社会群体,影响力高于很多其他社会组织。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的差距,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构建和谐高校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政;核心价值体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和谐社会就是指“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大学生只有知识、能力、品质三位一体,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才能树立责任意识,服务于社会,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要和谐

科学知识的传授是大学生培养中最基本的一环。但知识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教育之中,知识教育要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才是最基本的。培养人才不但要传授其科学知识,让其了解现象与事实的真谛,还要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素质。过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知识教育,或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都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实效要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的大事来抓,体现在诸多的计划、制度、安排、措施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遵循旧套路,办法不多;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要和谐

按照教育学的一般规律,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融洽,双向交流与沟通,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固化的模式是:老师台上讲,学生不知所云,老师宣讲完毕,总结了事,学生听后只当耳旁刮风,双方各安其事,各按固定的路线生活。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学生思潮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和集散场所,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社会思潮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国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指导,还是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理论指导。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保证。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一)突出实践环节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是扮演着传道的角色,缺乏对学生道德实践的介入和引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成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汉大学温兴琦博士认为,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而在学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身体力行又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二)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在作客人民网时指出,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要解决问题,对于学生讲起来,他们很关心祖国未来发展,关心所学专业的职业前景。而职业前景是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了解青年的责任,了解走上社会所要做的事情,了解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也就是说,把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与实际联系起来,就会变得很具体。

(三)构建齐抓共管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体系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于各项工作之中的重要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相统一。

总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各门课程育人功能;既要拓展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传统有效途径,又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通过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目标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雄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2、吴雪娟.关于“和谐社会”理论进哲学课堂的思考[J].新西部,2007(1).

(作者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关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企业集团合并报表中的所得税会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