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4-23 04:45:34

因材施教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质量对整个小学教育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一认识,应认真分析幼儿教育的特点,尊重幼儿个性特点,积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达到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目标。目前来看,基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探讨幼儿教育,实施因材施教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教育;因材施教;必要性;运用;途径

一、前言

根据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提高幼儿教育对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分析,应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从目前幼儿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结合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幼儿的年龄及个性特征,采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策略,以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认识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必要性,明确因材施教的原则,推进因材施教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分析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在幼儿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新认识古代因材施教原则的精髓是幼教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当推孔子,但这时候的因材施教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说只是现代因材施教的雏形。这时候孔子的因材施教是针对不同的材的问从而答异,抑强而扶弱,使之得到均衡的发展,带有典型的孔子儒的思想。由此可见,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学理念,对实际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但保证了整体教学效果,而且还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应对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应引起足够重视。

2、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是解决在幼儿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幼儿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够灵活,没有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的教学模式体现差异性不够,许多幼儿园都是对幼儿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导致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效果不高,甚至小学化倾向严重。考虑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应积极探讨因材施教的策略,有效解决因材施教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目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的开展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幼儿园教师没有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因材施教策略的推进,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3、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是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和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满足每位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提升教育教学的目的。因此,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是满足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目前幼儿园教学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促进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开展因材施教策略,提高因材施教的推进质量,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达到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途径

1、科学认识因材施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

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对“材”的理解。“因材”是“施教”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正确理解“材”,才能对幼儿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对此,教师要结合现代和现实深挖材的涵义。根据不同的幼儿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和施教这两个环节教育教学,要对这两个环节都引起足够的关注,提高因材施教的整体效果,以达到提升幼儿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幼儿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时,要对因材施教有科学的认识,具体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首先,应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明确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通过加大宣传,提高因材施教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使教师对因材施教有正确认识。

其次,应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因材施教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再次,应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积极宣传和推广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法,使幼儿教师能够对因材施教的理念有正确的认识,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达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目的。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就要科学地认识因材施教的意义,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目的。

2、面向全体幼儿,了解幼儿年龄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应该如何面向全体幼儿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主要围绕着“优秀生”、“尖子生”,而忽视了大部分幼儿的发展,也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和独创性发展,这就违背了“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面向全体,了解全体幼儿,让每位幼儿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提高和发展。

幼儿教育的因材施教其对象是全体幼儿,要想使因材施教取得积极效果,就要认真分析幼儿年龄特点,将全体幼儿作为教学对象,制定具体的教学措施,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出个体差异,满足差异化教学的目的,满足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需求。在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时,应加深对幼儿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使因材施教能够成为促进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教学理念,来满足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要,使因材施教策略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3、注重创新,是新时代因材施教的新要求

在今天的小学教育中,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为了业绩,要求学生回答的总是所谓的标准的答案,让学生不敢去想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教育就成为了复制机,教师就是那一页页的白纸,这就是我们当今为什么很少出大师的主要原因。因材施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历史责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培养出更多的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目前幼儿园教育发展来看,因材施教要想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创新途径和措施,提升创新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使幼儿教育的因材施教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幼儿园教育教学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在幼儿园因材施教过程中,应注重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应创造出适合不同幼儿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取得积极效果。由此可见,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要想实现因材施教的积极效果,就要在教学理念上更新、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创新,使因材施教理念和目标都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达到提高幼儿园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就要积极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孙炳芳.分组互动式分层教学在Task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7).

[2] 秦爱只.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3] 刘万苍.“因材施教”如何“面向全体学生”[J].考试周刊,2011(40).

[4] 伍晓丹.应试教育下如何实施因材施教[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8).

[5] 刘保金.因材施教与层次教学[J].学苑教育,2011(16).

[6] 黄少琴.因材施教,提高语文教学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问题初探 下一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锻炼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