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时间:2022-04-23 12:55:59

会计准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摘 要:全球经济危机过后,很多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在分析美国经济危机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基础上,总结了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特征,以及在经济危机中凸显出的会计准则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创设性的建议,在会计准则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这一问题上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济危机;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23-01

进入20世纪之前,各国的会计准则都没有形成政策性文件性的正式规则。20世纪之初,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和业务复杂化,会计行业感到了会计规范化的必要性,人们开始产生使用统一会计规范的需求。1917年,美国公众会计师协会发表《统一会计》,这是现代会计第一份权威性的指南,拉开了人类通过会计政策性规范对会计行为进行管制的序幕。

1 美国经济危机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了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股票大跌,一月之内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约260亿美元化为乌有,工厂倒闭、农产品滞销、流通手段被冻结,到处一片残骸。

全球经济专家从各个角度分析这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最后,无序的会计规章被认定为市场崩溃的罪魁祸首。纽约证交所最先提出,要求在经济危机过后尽快恢复证券市场的公允性,并及时恢复公众和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于是美国国会成立了SEC,它有权规定财务报告编制中会计处理方法,这一机构的成立,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尽快规范会计准则的急切心情。

2 亚洲金融危机

上世纪末,亚洲发生席卷大部分国家的金融风暴。这次经济危机最初引发于东南亚: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这一宣布随机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随后,马来西亚放弃了对林吉特保卫的努力,就连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贬值对饿冲击。当年年底,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历史最低点,也引发了全国金融风暴。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迅速演变为全亚洲的经济危机。

同上世纪30年代引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一样,亚洲金融风暴刚刚袭来,会计界便总结危机中凸显出来的会计准则的缺陷并作出相应反应:1998年12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成员向该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应吸取的教训》的研究报告,分析了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和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本土区域内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倒是被隐瞒的信息无法及时公开、披露不明确的信息被报表使用者误解作出错误的判断,这些都严重降低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也使得财务报告的应有作用大打折扣;二是审计准则不规范审计质量较差,导致不合规报表频繁出现而且常人无法判断其真假对错。同时,也提出会计规范在经济危机预警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各种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透明度的意见。

3 透过全球经济危机理性分析会计规范发展方向

3.1 理性分析会计准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投资机构、债权人等的判断和决策往往取决于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但是政府、投资机构、债权人的这些判断和决策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方方面面的经济利益,可见严格的会计准则和公允的会计信息与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会计准则不会直接导致经济危机,但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逐步去完善会计准则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事实上,理论界无法编制全无偏完全公允的会计准则,但是理性分析会计准则与经济危机、会计准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规范意识和预警意识,是完全可以延缓危机避免损失的。

3.2 透过经济危机及时总结会计准则的缺陷

每一个时代制定的会计准则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符合当时的经济现状,而经济危机过后,人们会从危机残局中重新认识现有会计准则的缺陷和局限。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发现历史成本的缺陷,于是提出公允价值概念,认为公允价值能更真实更迅速地反映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而在新一轮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的缺陷又暴露无疑,金融机构的损益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条件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利润被高估,夸大了预期;在经济形势不尽如人意时,核算主体的资产价值往往会被低估,报表会显示亏损。可见,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受经济环境影响过大,这便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误导,使他们或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这也意味着公允价值属性反映出来的价值也只是相对公允。

3.3 提高认识,严格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框架

会计准则实质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客观反映核算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但是在经济危机中,准则制定机构很可能要屈从于政治需要而偏离实际制定准则。所以需要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相对严格的会计框架,并作为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依据,使具体的准则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更有助于维护公众利益。

认清经济形势,客观看待经济危机,逐步完善科学的会计准则构建体系,并使现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化,这样才会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公信性,帮助会计准则赢得广泛的信任和权威。

参考文献

[1]吴伟.亚洲金融危机的会计原因[J].金融信息参考,1998.

上一篇:会计教学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