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根和自己的想法对话的芦苇

时间:2022-04-23 12:34:49

做一根和自己的想法对话的芦苇

帕斯卡尔说:“人不过是一根芦苇,但是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能思想,这正是人和宇宙其他生物相比之下伟大与尊贵之处,然而也是人的可悲之处。

可悲之处在哪呢?一栋破房子不会觉得它立在高楼旁会寒碜,小草在大树荫下依然欣欣向荣,乌龟妈妈不会教导乌龟一定要尽量跑过兔子……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花在开它的瓣儿,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大自然一切都“顺其自然”,非常和谐。

但是我们人类这根芦苇在思考的时候却因为思考过偏,往往陷入泥沼,将自己的生活弄得纠结、无序,甚至抑郁。当我们的工作不被领导认可的时候,我们有可能抱怨领导吹毛求疵。同事匆匆而过,不像往常热情招呼,我们会嘀咕:是否昨天的事得罪了他?看到孩子作业本上的红叉,我们更是勃然大怒:上课都干什么去了?甚至对抢停车位的陌生人,我们会愤怒:真是自私!

你可能认为就是这些“不好”的事件,引发了你的不愉快的言行。不过,心理学家埃利斯的认知疗法ABC模式告诉我们,在“事件”A(adversity)与“后果”C (consequence)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一环,那就是“想法”B(belief)。这些想法就是你对事件的解释――也就是这芦苇“可悲”的思考使你陷入不快。

我有这样一个和孩子互动时成功的实例:某杂志发表文章时需要我和孩子的亲子照,我先到照相馆等女儿。女儿打电话问怎么走,语气非常差。我想让照相馆的人告诉路线,便按了免提,导致她的声音大家全能听到。我恨恨地想:真的没有礼貌,照相馆的人会认为我这个妈妈很差劲,教出了这样不礼貌的孩子。

在照相馆的工作人员接电话告诉她线路的同时,我放松自己,与自己的想法对话后重新选择思考线路:女儿急躁的言行应该是从我这里学来的。不喜欢照相的她答应来照相是很支持妈妈的,不是不孝顺。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太常见了,照相馆的人也许根本不会在意。再说,孩子没修养,我要让她觉得妈妈还是很优雅的。

我一方平静地解说线路,一方耐心地静听。女儿很快来到了照相馆……

在这件“她语气恶劣”的“坏事”发生时,我有自动出现的“想法”:“真的没有礼貌……不孝顺……”但幸亏我及时跳出来,跟自己的想法对话后改变思考线路为:“……不喜欢照相的女儿答应来照相是支持妈妈的表现……”

想法改变了,感受随之而变。孩子一进门,我就夸她真快,表扬她第一次一个人到陌生的地方;调侃不愿化妆和扎丸子头的她;理解青春期的她不愿配合摆造型。我们在插科打诨中留下了亲子互动的快乐甜蜜瞬间。

心灵学派大师以色瑞・甘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也说过:“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我们人类这根爱思考的“可悲”的芦苇只需要及时捕捉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悲观负面想法,将它关进理智的笼子,启用积极乐观的解释模式,与自己的想法对话,就能做一根尊贵又快乐的芦苇。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幼幼小学)

上一篇:先学后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花儿含苞分外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