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策略研究

时间:2022-04-22 11:43:1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策略研究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研究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一门值得探究的艺术。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导入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设置悬念,存疑导入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我根据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课始就给学生设置悬念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要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对课文的故事、人物、结果等产生新的疑问,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教学《桥》这一篇课文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老人与那个年轻人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去读课文,这样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们主动去读书、去思考。

二、媒体激趣,联想导入

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引发积极联想?综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长城》时,多媒体播放了建筑长城的一段视频,介绍了建筑长城和世界遗产的背景知识,这样就会自然导入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进一步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与之共鸣。再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利用动画演示小壁虎的尾巴,可以通过控制随时摘掉并复位。学生看了动画演示,对此又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它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读起书来,并且很快地找到了答案。

三、利用实境,时事导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新课导入环节,创设实境,结合时事和现实中的场景、画面或穿与现实相关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用“汶川大地震”来进行导入,由于学生对发生在自己国家的地震比较了解,就会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情感体验。

总之,导入有法,贵在得法。有效的导入明显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曲喜梅,女,1983年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沟寄宿制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上一篇:乐写 真写 活写 下一篇:用心营造,用心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