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时间:2022-04-22 05:47:13

如何把握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它真正衡量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努力做好教学中的“放”与“收”。这里所说的“放”,是指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这里所说的“收”,是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对学生“放”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集中提炼信息,回归到教学目的上来。

下面我就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放”与“收”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方法上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强调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阅读课上要把大量时间用于学生读书,使阅读真正成为读书课,读书训练课。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关键是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至少一半的时间要学生读书,这样才保证阅读的效果。

2.要有明确的阅读目的

每次阅读都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做到有的放矢。

3.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在读书时表现出来的。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总是有目的、有重点地反复落读,让学生反复揣摸,从而使学生与作者在感情上达到共鸣,进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高年级学生阅读动力问题,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根本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创造活动,参与阅读规律的研究。在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四敢”意识为重点。“四敢”,即敢想、敢问、敢做、敢说。这“四敢”是铸就学生创新素质的切入点。首先是“敢想”我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小故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由“—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而引起的“联想”;鲁班由“一个带有齿形的草能割人的手”想到了“如果能有这种形状的东西就能割断树”最后发明了木匠用的锯子等等。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内容,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而不要让学生毫无根据地、不符合实际地胡思乱想。引导学生“想”时,既可以在词句上进行,如:在讲课文时,让学生想某个词可不可以换成别的词,某句话能不能换种说法等,也可以在课文内容的讲解过程中进行。

二、教学途径上的“放”与“收”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播的艺术。”素质教育要求教学途径必须体现出艺术性,能“放”能“收”。在阅读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途径:

1.从课题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从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角色”,为主动获知埋下伏笔。

2.运用教具,创设形象感知的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在教学中运用教具,能直观形象地将知识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3.巧妙提问,创设形象思维的情境

课堂中提问是很有艺术的,问题太难或太简单不行、满堂间不行、不问更不行。提问,一定要巧,使学生能围绕目的进行发散思维。

4.利用板书,创设和加深理解的情境

在板书设计上做到:目的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概括性与条理性相结合;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这样设计出来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的课文,板书的设计也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不可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广大教师如能正确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培训小学)

上一篇:一年级农村学生阅读指导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