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三种能力

时间:2022-04-22 04:50:57

中职音乐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三种能力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注重中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本校(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多年的个人教学经验和幼教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幼儿音乐活动的构想。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 幼教专业 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学是美育中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音乐鉴赏力、感受力以及表现力等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和胜任将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渗透幼儿音乐活动教学。

一、注重学生的三种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歌唱教学与音乐欣赏等活动。在欣赏能力的基础上建立鉴赏力,而鉴赏能力的发展反之也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判断、综合等思维能力,以提高音乐鉴赏力。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题材进行分析,了解作品中包含的思想、内容以及情感。通过对音乐作品风格的分析,了解时代和民族的特征以及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培养学生具有鉴别音乐情趣的颓废与健康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鉴别音乐内容美与丑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教师要采用比较、联想、听辨以及想象等手段。通过听觉学生直接对音乐进行感知,反复多听,让学生在记忆中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以比较的方法来区分音乐表现手段中的时值、力度、节奏、和声、速度、音高、音程及节拍等的差别,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记忆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对形象的情感体验,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获得音乐所表达的形象。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的表现能力主要包括:乐感、创造才能、演唱技巧以及音乐形象。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那么就必须要求在学生进行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乐感以及创造才能。而想象、乐感以及创造才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才能得以表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技巧及方法的训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生活的情感体验,加强生活中的观察,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这也是创造新形象的一个重要前提。

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音乐作品,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表现力,深入理解音乐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富有表现力,具有真情实感又能激起学生想象、兴趣及美感的音乐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多听,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和想象才能,培养学生乐感。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内容,通过想象,然后将其描绘出来,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也丰富了课堂。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教学

(一)集体课为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创造了条件

中职幼教专业课程的科目相对较多,而且学制短,所以,很多专业课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琴法、声乐的技巧指导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也有其优势,集体课能有效调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习。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此外,在集体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构建幼儿活动情境,可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构建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且要鼓励学生结合教学要求及内容进行自主设计幼儿音乐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将幼儿音乐活动元素运用到中职音乐教学当中,而集体课教学模式恰巧为此提供了条件。

(二)综合视唱练耳、音乐鉴赏、声乐、乐理为教学提供素材

从幼教专业的音乐教学特点出发,突出视唱练耳、乐理、声乐、音乐鉴赏的基础技能及知识的培养,教学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其中要以声乐为教学主线,乐理部分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难度,适当增加幼儿乐理以及训练;在视唱练耳部分要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训练的视唱曲目,也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些难度;音乐鉴赏部分应该以国内外的儿童音乐鉴赏我主,可以适当增加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的鉴赏;为了突出幼教的特色,在声乐部分可以选择一些幼儿的歌曲,同时也可以选择一部分时代气息比较强的民族、美声、通俗等三种主要唱法的教学曲目。同时还要补充幼儿园常用音乐及幼儿歌曲的资料,最好再设计一些直观或卡通图例对知识内容进行辅助说明,让教学内容更加易懂,为幼儿音乐活动教学的渗透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素材。

(三)在中职幼教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课程的评价

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两年,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可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并且,知识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这在音乐当中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教师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学能力的人,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构建幼儿音乐活动的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在教授技能和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教学模式,构建一定的情节,要将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不依赖教师来传授的目标。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一样:“教是为了不教”。可以说,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幼儿音乐活动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总结:要想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就需要加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这三者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的。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将来能够适应和胜任学前教育工作,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渗透幼儿音乐活动元素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毛文泉,戴海云.改进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质[J].儿童音乐

[2]邓波.浅析音乐欣赏与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3]刘志刚.浅议“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上一篇:从调查问卷看中职德育教学的不足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回家,摩托车上的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