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4-22 02:55:21

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都要利用招投标的手段来择优选择最好的施工队伍。但是,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的特点,这就导致一些建设单位铤而走险,利用非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违规现象严重。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招标投标环节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计;招投标;对策

前言

招标投标活动是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前提,是建筑企业工程建设快慢快好坏与否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招标投标活动能帮助建筑工程企业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是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无可厚非,但是,为追求企业利益而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弄虚作假,不规范操作,不按法律章程办事,其实最终损害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从而最终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不健康的发展。国家在近年来,也根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制定或者完善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建立并完善了招标投标管理细则。对维护市场秩序、严惩违法犯罪活动、遏制经济活动腐败行贿受贿行为有着指导作用。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这一特点,一些人钻法律体制空子,由于现有的招标投标体制还较不完善,监察方面也不够到位,企业自发的追逐企业个人利益而忽视了企业长远的发展,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带头破坏招标投标过程,虚假操作,一些行政单位为了保证当地企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合理。笔者根据建设工程的多年经验和实际操作,总结了当前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一点思考建议。

1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招投标虚假问题的表现形式

1.1 利用职权,行政干预,地方保护思想严重

部分地方行政部门或者当地企业,只看到眼前个人局部利益,偏袒当地企业,或者同系统的部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设置道道关卡,阻挠、影响外部企业参与到招标投标过程中来,某些部门领导滥用权力,以向施工单位“推荐”施工队伍为理由,从中谋取个人私利。

1.2 暗箱操作,偏袒他人妨碍招投标公平、公正

有些大型的工程项目中,一些建设单位为了保证自己内部施工人员顺利中标,在编制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的时候,拟定一些不利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资格条款,变相提高招标投标难度,让其他企业单位难以接受,为内定的投标单位扫清障碍。在进行资格审核时,不是根据公章流程原则办事,而是以建设企业个人意志为转移来确定投标的范围,导致一些符合招标投标条件的施工队伍无法正常竞争。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有些企业不熟悉甲方,就刻意排斥招标人,寻找招标,让其尽可能的把条件设置的偏向本企业,本来是竞争的招投标目的,最后损害的还是企业内部的利益。

1.3 工程资质混乱,没有相应的监督制度

有些建设项目,投标单位并不具备开展施工的条件,缺乏相应施工设备和资质证明证书等等,假借第三方企业的资质,把中标后的项目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或者直接转包,谋取巨大利润,殊不知分包转包过程中,降低了工程的连贯性,降低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相关的审查审核部门在监审过程中,也不按规定操作,随意或者凭借个人意愿操作,审核招投标的过程中往往缺少其他制约机制,导致很多审核人员权力过重,腐败现象严重。

2 评标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评标方法和国际接轨,国际上大型项目也都是通过竞标的方式来取得建设权利,由于上文提到的法制制度不健全、投标透明度不高,所以在招标投标过程里,还有很多问题:

2.1 转包现象

“转包”现象是当代社会中,工程建设出现“豆腐渣”工程的根本性问题,有些单位在中标后,资质不够或者软硬条件不足,为了牟取更高利益,把工程项目转包或者分包给其他单位,然后收取中间的管理费用,对工程质量却不重视,工程安全也不加以管理,责任心淡漠。这些转包的现象,导致了一些不够资质,没有施工经验的建筑小工程队,直接进入施工现场,为工程建设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2 陪标现象

目前我国基础建设管理体系仍然以“计划”为中心,而不是以“工程项目”为中心,所以,一些行政部门现象严重。在竞标过程中,把工程建设项目内定给相关的施工单位,评选出他们直接中标;或者事先和投标人串通,在投标过程中串标,大家相互约定要提高或者压低投标的价格,从中获取中标的资格,这样使得招投标流于形式,不能保证招投标的公信力。

2.3 招标机构违规操作现象

我国招标机构起步晚,起点低,招标的市场还没有规范秩序,相关的配套制度仍旧不健全,导致了很多机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克己自律,走入误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机构会帮助业主去选择有倾向性的中标单位。同时,招标机构的工作没有可以量化、合理的相关评判标准,这就导致了很多招标企业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构帮助自己投标,完成投标后记录工作,也不能按时备案。

2.4 评标办法不科学,专家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导致一些单位单纯的只看报价的高低,在整个招标审核过程中,也只看重报价的高低。重视定性评分、忽视定量的评分。评标专家个人能力和水平也有待加强。

3 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对于笔者上述的提出的问题,我们要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一个透明的、富有竞争精神和公正秩序的标准平台,建立完善工程招标监督机制。保证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秩序化开展。在评标选择方法上,也要有一定针对性。

3.1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这要求能满足招标文件的客观要求,评标过程中无需对投标文件技术部分进行详细的评审和价格折算。这要求按照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对投标价格和文件中所有商务部分作出必要的价格调整。这种办法是用于通用技术或者招标人对项目没有特殊性要求的招标项目,国外工程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而国内使用较少。

3.2 综合评价法

根据苏建招[2010]333号文件的规定,综合评估法主要针对大型项目,尤其是水电之类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施工环境复杂的工程,通过打分的方式评价。评价标准统一,对投标文件的商务和技术部分分别量化,对两部分量化后结果进行加权,计算每一投标人评分。计算价格分时,现场随机抽取的K值系数和投标人报价的平均值A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投标单位的报价越接近招标最低控制价得分就越高,反之亦然。这种办法在我国招投标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可以纠正招投标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3.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招标在建筑行业得到逐步推广,这对规范市场行为有着重大意义,合理选择评标办法对于切实贯彻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有着重大影响。《招标投标法》中明文规定了招标人可以选择最低报价者中标,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招投标方法。

参考文献:

[1]肖逸生.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设监理,2003(1).

[2]张黎.论建设领域虚假招标对策及建议[J].建筑与工程,2011(29).

[3]孙波.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J].建筑与工程,2011(18).

上一篇: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