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04-22 06:47:27

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卵巢甲状腺肿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例病例报告,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常单侧发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结论:若有囊性包块,有腹水、有血流,要考虑卵巢甲状腺肿。

关键词 卵巢 甲状腺肿

卵巢甲状腺肿是高度分化的单胚层畸胎瘤,分别占卵巢畸胎瘤和卵巢肿瘤的2.7%和0.3%,发病年龄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常单侧发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超声检查常应于卵巢囊肿、囊腺瘤、畸胎瘤、卵巢恶性肿瘤、脓肿、转移性瘤相鉴别。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卵巢甲状腺肿患者4例,平均发病年龄40岁。临床表现:下腹部包块并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下腹部包块伴腹胀痛2例,急腹症2例。发生于左侧卵巢3例,右侧卵巢1例,合并腹水3例。4例均为单纯性卵巢甲状腺肿,均无甲状腺原发性疾病,血清CA-125值正常。术前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有附件包块且体积中等偏大。

使用彩色超声仪,探头频率3.5~5.0MHz。经腹壁盆腔扫查,发现病灶并对其进行测量,记录病灶大小、部位、边界、形态、回声及壁的情况,见表1。

结果

本组病例子宫大小、形态正常,经手术切除,病例检查确诊。

组织学检查:①巨检:所有肿瘤均包膜完整呈结节状,表面光滑,肿块平均直径7.6cm×14.0cm,囊性3例(单房1例、多房2例),实性1例。剖开囊性,内为灰黄色黏液,剖开实性,内见琥珀色胶质样液体及少量残留皮质样物质,壁薄厚不等。②镜下:见分化良好的甲状腺滤泡,滤泡上皮细胞为单层立方上皮,腔内见含量不等的粉红色胶质样物质,PAS阳性的类胶质。1例有玻璃样变,少量炎性细胞浸润。1例发生囊性变。

其中45岁病人超声显现,见图1。

讨论

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成熟畸胎瘤,50%合并囊性,31%合并囊腺瘤,17%的单纯由甲状腺组织构成。诊断标准为:①肿瘤完全由甲状腺组织构成;②肿瘤大部分(50%以上)由甲状腺组织构成;③甲状腺组织虽然未超过一半但有明显的甲亢症状;④在成熟的畸胎瘤标本中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组织。具备其一项即可诊断卵巢甲状腺肿。该病属于良性肿瘤,5%的卵巢甲状腺肿病人有恶性变,5%的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可转移到腹膜、肝脏等部位。常单侧发生。

临床表现:①无症状型:表现为与其他良性肿瘤类似的症状。如腹胀、腹痛、月经异常、盆腔包块等。②伴腹水型:约1/3的病人可见腹水,有时可同时出现胸、腹水,产生假Meigs综合征。但腹水的存在并不表示恶性,肿瘤切除后胸腹水可消失。③甲状腺功能亢进:卵巢甲状腺肿中甲状腺组织成熟并分泌过多甲状腺素,可产生甲亢症状并抑制正常甲状腺功能,血清T3、T4水平升高。而TSH水平明显下降。手术切除后,甲亢症状迅速消退。④与颈部甲状腺肿并存型:极少见。⑤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型:罕见,是由类癌和甲状腺肿混合形成。

B超表现:附件去多房囊性或多房囊实性肿物,常单侧发生,体积中等偏大,边界清晰,外形不规则,薄膜较厚,囊壁内外缘光滑。囊实性包块内实性回声部分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低阻力型。可伴有腹水,发生扭转时,囊性部分可见细密光点回声,可同时伴腹痛,恶心、呕吐。

其他相关辅助检查表现:①血清T3、T4水平升高,CA-125水平正常。②MRI的T2WI中为极低信号或真空现象(与囊内含有黏稠的胶质有关)。③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见碘I特异性浓聚。

鉴别诊断:①卵巢良性畸胎瘤:二者内部有实性高回声,但卵巢甲状腺肿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并且在实性部分可录得丰富低速血流,畸胎瘤内部为毛发和脂肪组织血供不丰富,很难测到血流。②卵巢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壁薄、内壁光滑,加压动态观察可见其缩小。卵巢甲状腺肿外形不规则,呈分叶状,壁厚,少数仅以囊性成分为主,囊内有或无细小分隔,可伴有胸水、腹水。③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常双侧发生,形态不规则,壁薄。黏液性囊腺瘤常单侧发生,多房性,较大。圆形,囊内有细弱点状回声,二者C-125水平升高,无腹水。卵巢甲状腺肿单侧、壁薄,CA-125水平正常,可有胸腹水,并可在肿物内测得丰富血流。④卵巢恶性肿瘤:肿物边界不清,可与邻近组织黏连,有腹水,盆腔内可见肿大淋巴结,CA-125明显升高。卵巢甲状腺肿肿物边界清晰。即使伴有腹水也如此,仔细观察,肿块内有脂质组织特有的高回声的“短线征”或“面团征”。CA-125水平正常范围,鉴别困难时,可检查碘I扫描,盆腔高强度摄取,MRI的T2WI中见真空现象。有腹水时,一旦切除,腹水自然消失。⑤脓肿:临床上有发热、触痛、白细胞升高等,与卵巢甲状腺肿不难鉴别。⑥转移瘤:常累及双侧,实性伴腹水,组织中存在印戒细胞。有肿瘤病史。卵巢甲状腺肿为单侧。

上一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肾损伤早期诊断中应... 下一篇:CT对脑软化灶的鉴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