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引阳针刺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22 04:53:04

从阴引阳针刺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0-0178-01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包括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等,其突出的特点为性眩晕。临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又以针灸,中西药和手法及物理疗法较为常用。笔者采用从阴引阳针刺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病30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55岁,平均42.5岁;病程5 天~10年,平均1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关于颈性眩晕的最新诊断标准拟定。(1)以眩晕、头痛为主症,伴有颈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可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甚至跌倒。(2)专科检查可见颈椎旋转及屈伸活动或有受限,颈椎棘突上或椎体两侧旁压痛感及椎间孔压缩实验呈阳性。(3)X线摄片;颈椎退行性变;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弧度消失。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增生等。

1.3 治疗方法:针刺选择相应的颈部夹脊穴与风池穴,百会,百劳头部晕听区(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为主,根据临床辨证加减选穴:(1)风寒阻络型:配以风府、合谷,曲池,采用泻法;(2)痰浊上犯型:配以双阴陵泉,足三里、丰隆。足三里施以补法,丰隆施泻法;(3)肝阳上亢型:配以双太冲、三阴交悬钟,用泻法;(4)肝肾阴虚型;配以肾俞、太溪、肝俞、三阴交,采用补法;(5)气血亏虚型:配以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采用补法;并结合TDP灯照治疗。

1.4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好转: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加重,治疗后减轻;(3)无效:眩晕症状无改善或频繁发作,明显影响工作生活者。

2 结果

本组30例中,治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

3 讨论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出自《内经•素问》,是最重要的针灸治疗原则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张介宾在《类经•卷十二•第八》解释云:“善用针者,必察阴阳。阴阳之义,不止一端,如表里也,气血也,经络也,脏腑也,上下左右有分也,时日衰旺有辨也。从阴引阳者,病在阳而治其阴也;从阳引阴者,病在阴而治其阳也。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者,缪刺之法也,以我知彼者,推己及人也。以表知里者,有无相求也。”可见“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不仅包括经脉之阴阳,还有经络、脏腑、表里、气血之阴阳,上下、左右部位之阴阳等。由此引申到针灸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俞募配穴,交经缪刺,以阳或阴经之穴,治疗阴或阳经之病;位置相对的二穴透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等五种[2]运用手法。

颈性眩晕疾病的主要病位在颈部,据中医阴阳理论,其发病机理在于阴阳失衡,其治疗就在于平衡阴阳,这正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的原则体现。从经络循行来看,是膀胱经和督脉所行,为阳经,是颈部活动之枢机,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项部穴位针感强烈,因其定位在头项部,故有近治作用,具有调节局部经络之效;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之会,可祛风止眩,醒脑开窍、调达阳经之气;对于风寒型眩晕,取病侧风池行泻法,对侧行补法,以泻实补虚,平衡阴阳,同时配合泻远端病侧合谷,曲池以引邪外出,即“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之意。百会为督脉与手少阳、足少阳、足太阳及足厥阴之交会,对于气血亏虚型眩晕针之以升阳补气、平衡阴阳,再取腹部关元,气海任脉穴位以从阴引阳,这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达到阴阳双补的作用;而经外奇穴之百劳,治诸虚百劳,治疗退行性病变最为合适;晕听区为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主治眩晕、耳鸣、听力降低等症。对肝阳上亢导致眩晕者,可取相对位置的足太阴经穴三阴交透向足少阳经穴悬钟,以“从阴引阳”调其气机,使阴阳相济以止眩,正如《黄帝内经太素•阴阳》:“肝脏足厥阴脉实,胆腑足少阳脉虚,须泻厥阴以补少阳,即从阴引阳也。”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引起的眩晕,先取太溪,三阴交,补肝肾之阴,再取背部肝俞,肾俞以阴病治阳,从阳引阴之法,寓阳中隐阴之意。总之,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这一中医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辨证论治,并配合针刺补泻手法,选穴配穴原则,可起到矫偏扶正、整体调理以达平衡阴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3

[2] 杨志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3,23(10):5-6

上一篇:延胡索的加工技术 下一篇:板蓝根加工工艺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