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白资源夯实习作根基

时间:2022-04-22 03:07:09

利用空白资源夯实习作根基

摘 要:教材中的“空白”是丰富的习作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好这部分资源有利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获得基本的习作技能,积累生活素材,发展想象力,从而打好习作基础,提高习作水平。

关键词:经典 迁移 素材 想象力

文本中蕴涵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空间,作者为了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还有教材编辑删减原文形成的留白,都是我们常说的教材“空白”。

这些教材“空白”是丰富的习作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搭建桥梁 走近经典

受教材篇幅、价值观、人生观等诸多因素影响,编者会对原作进行部分删减,留存的部分形成文本,而被删减掉的部分,对没阅读过原文的学生来说就是空白,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课文是从一些经典作品中或节选或改编的,这样的例子不论在哪个版本的教材中都比比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是小说中的回忆部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这只是少年闰土形象),课文所表现的中心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必须引领学生通过对课文空白的追寻,对闰土的形象进行整体感知,获得一个完整的文学人物形象,同时也明白作者写回忆部分内容的目的。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势必会让学生对《故乡》的主题形成误解。

追寻这部分课文中的空白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凭借编者文本走向作者文本,从狭隘课堂语文走向广阔的经典。通过课文空白搭建的通向经典作品的阅读桥梁,最终能够让学生感受原著的魅力,汲取原生态的营养,获得闪烁的真知,触摸生命的脉动,体验崇高的激情。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内化的过程,写作是倾吐、外化的过程。

二、授之以渔 获得方法

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经验,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让“写”的训练融入课堂,笔者认为寻觅教材中的“空白”处,进行补白练习,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短短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特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作者只是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排列,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一个动词连缀,留下丰富的“动作空白”,大有文章可做。学生理解时就需要补上相关动作,形成连贯的语义,如枯藤缠绕,昏鸦鸣叫,水流潺潺,古道延伸,秋风萧瑟,瘦马踟蹰……都可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一一写出,让学生在补白练习实践中,既加深对这首小曲的理解,又领会了方法。

三、培养想象力 奠定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习作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它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的精心培养。

诗歌中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造成大幅度的跳跃,建构出有间距、有层次的画面,同时也形成丰富的空白,就需学生的想象力来填补这类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画面优美,引人入胜。随着诗人视角的转移,景物也随即转换,一句一景,仿佛互不关联。其实这种意象的迅速转换形成的是一种“意境空白”。这就需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种感官,展开想象,感悟意境。

通过黄鹂相向而鸣,白鹭排云向“上”,体会静中寓动的生机。通过翠柳、娇黄、白鹭、青天,体验图景的绚丽。通过窗含、门泊,体会诗人剪裁、组合的巧妙。通过特写近景翠柳藏黄鹂,衬底远景晴空翔白鹭,体会诗人画面安排的精妙。

四、链接生活 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的“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这句话生动地阐明了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并不缺少习作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作为语文老师应运用自己的专业智慧,巧妙利用文本中的空白资源与学生的生活进行链接,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为其习作水平的拔节提供养分。

《手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结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中蕴涵“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但是课文中只指的姿态和性格,未涉及人的事例,这里作者就留下了令人深思的空间,老师可以此为依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哪些需要几个人分工合作才可以完成的事情,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把这些小事写出来就可以阐述“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人感悟到人生哲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这些事例就是作文的优良素材,平时应该做个有心人,注重对生活素材的感知与积累。

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空白资源;使之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再生点,可以提高教材的利用率,使习作教学接纳到一股源头活水,充盈清新流畅的生命力。■

上一篇:让作文因生活而充满个性 下一篇:快乐作文 享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