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谨防肝损害

时间:2022-04-22 01:38:03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患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4)。通常,若出现下列症状,应高度提示甲亢存在:

食欲改变。近期突然变得胃口特好,吃了饭饿得快,每餐进食400~600克主食,一日吃4~6餐仍感到饥饿,食欲亢进反而体重减轻。

情绪波动大。易激动,动不动就发脾气,与同事和家人争吵,神经过敏,注意力不集中。

心慌、怕热多汗(即使在寒冷季节也是如此)。每天都要洗澡换衣,手颤抖,大便次数增多,一日2~5次。

晚上老是睡不着觉,在床上反复辗转。

眼球外凸,两眼直视“射人”,瞬目减少。

颈部有紧的感觉,发现衬衣领变小,脖子在短期内变粗(医学上称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月经紊乱,可表现为月经初潮推迟,月经不规律或过少,甚至闭经,生育能力下降。

家人一旦发现亲人有上述几种症状应及时到市内大医院就诊,检测甲状腺全套功能,若血清T3、T4、FT3、FT4均升高,而TSH降低,就可确诊为甲亢,尽早给予治疗。

在与甲亢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家人还应了解以下问题,科学治疗,避免走弯路。

药物治疗1年可治愈

甲亢患者常常会表现出神经过敏、焦虑多疑、急躁易怒的症状,家人应以耐心、爱心和包容的态度来开导和劝慰患者,让患者知道,初次确诊的甲亢患者只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药物治疗1年左右,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使其消除忧虑;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禁饮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此外,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患者情绪波动大,因此,给患者服用适量的安眠药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进而稳定情绪。

良性突眼往往预后良好

“突眼”是甲亢患者的重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分为两型,即良性突眼(约占95%)和浸润性突眼(仅占5%左右)。目前,对甲亢所致的突眼症状处理,首先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以控制甲亢的高代谢,患者平时可带有色眼镜或眼罩,以防止强光或灰尘的刺激。由于突眼容易引起结膜炎或角膜炎,必要时可外涂抗菌素眼膏防治感染。另外,甲亢患者应少看电视节目,少用电脑办公,更不要玩电子游戏。一般认为,良性突眼往往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可缓解,预后良好。

注意避孕

女性甲亢患者中约50%~60%有月经紊乱或闭经,不排卵或排卵不规律,显著下降。由于月经紊乱,怀孕机会明显减少,即使怀孕后,流产也明显增加。但仍有不少人意外怀孕,因此,处于育龄期的甲亢女性仍需要注意避孕。

谨防肝损害

甲亢患者要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白血球和肝功能全套。连续服用抗甲亢药半年后患者临床症状会明显减轻,有的患者就擅自减少药量或停药,殊不知,盲目用药及随意增减剂量很容易引起甲亢危象等后果。另外,患者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服药是否出现副作用,主要是甲亢性肝损害。东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甲亢患者中有45%以上合并肝功能异常,多见于病程长、年龄大而病情较重又长期未得到合理治疗的患者,累及肝脏则会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这些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并非是病毒性肝炎(包括黄疸性肝炎)。由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微,仅有厌油、纳差、腹泻、乏力、肝区不适或隐痛、肝肿大,亦可无肝损害症状,只表现为甲亢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如皮肤瘙痒、尿黄、球结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脾肿大、转氨酶明显升高等。

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应以控制甲亢为主,同时辅以保肝治疗。停用一切损伤肝脏的药物。丙基硫氧嘧啶为甲亢性肝损害的首选药物,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应该提醒,所有甲亢患者都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全套,同时复查血象,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要及时去医院诊治。甲亢性肝损害只要及时诊治,多数于1~2个月内恢复正常。

上一篇:糖尿病放化疗患者,需严防酮症酸中毒 下一篇:奥美拉唑“交友”很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