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铜矿成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法探讨

时间:2022-04-21 09:54:53

斑岩铜矿成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法探讨

摘 要:斑岩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等特点,在已探明的铜储量中斑岩型铜矿居首位。研究认为,斑岩铜矿的分布主要受板块构造控制,多集中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斑岩铜矿与陆相火山成因的黄铁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及铅、锌、银、金等多金属中低温热液矿床相伴生,具有特征的矿化蚀变组合及分带,而在表生作用下可以形成次生富集带。本文从理论与野外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简述了斑岩型铜矿床地质构造特征,介绍了斑岩铜矿的找矿思路与方法,适宜野外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 构造特征 找矿方法

【分类号】:P618.41

引 言:

斑岩型铜矿是四十年代由帕森斯提出的:是指和酸性或中酸入岩有关的斑状铜矿床(即包含了成因方面的意义)。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到六十年代从工业意义考虑,将凡是“可供大规模露天开采的细脉浸染型(低品位)铜矿床”均称为斑岩铜矿。这里显然成因是多方面的。

斑岩铜矿(强调母岩的重要性)又称细脉浸染型铜矿(强调矿石结构、构造特点)。多数人接受的定义是:主要与钙碱性系列浅成―超浅成相中―酸性斑岩侵入体有关的可供大规模露天开采的,低品位的(Cu在0.2或0.4―0.8%)细脉浸染型铜矿,常伴有角砾状地质体或角砾岩筒。具有规模大、埋藏浅、成群成带出现,矿石易选,可综合利用元素多五大特点。

我国铜矿储量已超过7000万吨,但其中有不少是规模小、品位低或交通不便且不宜开发的矿床,缺少大型、超大型矿床,从而导致我国铜矿资源日显紧缺。因此,加强铜矿的找矿与研究是今后一段时间地质找矿的主攻目标之一。资料表明世界上斑岩型铜矿床主要沿环太平洋(美洲大陆西部―太平洋西部岛弧带)、古亚洲(中亚―蒙古带)和古地中海(阿尔匹斯―喜马拉雅带)三大成矿带分布,其中环太平洋成矿带和古亚洲成矿带均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这些有利条件预示我区斑岩型铜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

本文从三个层次对与斑岩铜矿有关的构造进行分析,即:控制成矿区(带)的构造,控制矿田的构造和控制矿床的构造(容矿构造)。在其后对斑岩铜矿找矿方法进行探讨

1. 控制成矿区(带)的构造

1.1 斑岩铜矿的分布

从斑岩铜矿的分布情况看,主要受板块构造控制,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斑岩铜矿集中在板块构造的敛合带上,洋壳俯冲带的仰侧(即靠大陆板块一侧)。这些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分布,对寻找斑岩铜矿起着战略性作用。

3.1.5构造裂隙(含微裂隙)对成矿起着重要作用。矿(化)体的形态、大小、范围明显受接触带、断裂带引起的网脉、网状微裂隙控制,特别是微裂隙的大量出现直接控制着蚀变及矿化程度,在野外一定要注意加强研究。

这些裂隙大体可归为三类:

3.1.5.1 应力产生:

沿一定较深构造带侵入的浅成或杂岩体多期活动引起的构造应力,使已固结或未固结的岩体发生破裂,产生侵入岩本身的侵位构造,产生裂隙;

埋藏较浅的脆性岩石,因固结侵入体的多次活动,在冲撞、挤压条件下形成破碎带,产生裂隙;

3.1.5.2 非应力裂隙:侵入岩在复杂的冷凝固结收缩过程中产生的非应力成岩裂隙系统。

3.1.5.3 原生裂隙:围岩中(含三大类岩石)原有的片理、劈理、层理、节理、角砾等裂隙系统等。

这几种裂隙,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则形成渗透性较好地段,为热液运移,沉淀提供了有利场所,以充填、交代方式进行矿化、蚀变,在工作中除对接触带进行研究外,要特别指出,注意对围岩及侵入岩的裂隙构造进行研究。

4. 斑岩铜矿找矿方法探讨

4.1 化探

通常在圈出成矿带的基础上,通过1∶20万化探圈定普查地段。有的用大比例尺化探成果指导布置工程。例如安徽沙溪铜矿以化探成果布钻孔(10个孔),见矿孔8个。为了在找矿工作中能很好地运用化探方法,强调以下两个问题。

4.1.1 原生晕

4.3.3.3液态包裹体研究

研究发现:某地区斑岩铜成矿作用的分带性与包体形成温度和盐度间存在广泛相关性。

4.3.3.4 黄铁矿/黄铜矿比值研究

斑岩铜矿中金属硫化物在垂直、水平(侧向)方向都具一定分带性,其中突出特点是各带硫化物矿石中黄铁矿与黄铜矿具一定反消长关系。

有人利用这一特点做为找斑岩铜的依据,且用来区分与其它类型铜矿的关系。

其换算方法是根据Cu、S的含量(分析数据)或硫化物的含量换算成黄铁矿、黄铜矿比值。

4.3.3.5计算钙碱指数。

4.3.3.6 还有人用X衍射仪对浅色蚀变岩进行蚀变矿物组合半定量测定……等等。

参考文献:

1.黄占起.斑岩型铜矿床简介.1989.

2.聂凤军等.《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 《内蒙古地质》,2000年,(2).

3. 涂光炽等.《中国超大型矿床》.科学出版社,2000年,(6).

上一篇:论改性沥青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下一篇:火工品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