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性沥青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时间:2022-03-01 07:28:31

论改性沥青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笔者从改性沥青集料的质量控制、混合料拌质量和温度控制、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以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四方面探讨了改性沥青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施工过程

【分类号】U416.217

引言

改性沥青的使用,大大减少了道路车辙、裂缝等主要病害,使得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具有了高强、稳定、安全、耐久性等优点。沥青路面其质量的好坏最终决定权还应落在施工这一重要环节上来。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是市政道路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讨论了改性沥青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1.改性沥青集料的质量控制

没有优质的原材料就生产不出优质的混合料,矿料在沥青混合料抵抗路面变形中起到一个整体的作用。对集料的要求主要包括粗、细集料棱角性、扁平与细长颗粒含量、粘土的含量,以及坚固性、安定性、有害物质的含量等,与此同时对原材料的来源、生产与贮存等问题也应有严格的规定与要求。

1.1粗集料质量控制

粗集料包括经过加工(轧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或筛选砾石等。粗集料应该石质坚硬、耐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要求接近立方体、多棱角为宜,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不能过多。集料表面的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以提高内摩阻角和用作表面磨耗层时提高抗滑性。

1.2细集料质量控制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沥青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采用与沥青有良好粘结能力的优质天然砂或机制砂。与粗集料一样,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同时要求坚硬、级配良好、形状接近立方体。

1.3填料质量控制

填料是由憎水性石料磨细得到的,要求矿粉应该洁净、干燥堆放时做好防潮、防水措施,结团结块的矿粉不得使用。不要求太细,如果过细,施工的和易性差,对水的稳定性也会降低,集料与沥青间的作用不充分,不利于性能的改善。要求每50t检验一次,拌和机回收的粉料全部弃掉,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2. 混合料拌质量和温度控制

2.1混合料拌质量控制

进行混合料拌和之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选择符合沥青路面使用要求的各种原材料,经确认的材料和料场,不得随意改变。为保证连续施工,集料堆场贮存的集料应为平均日用量的5倍以上,根据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集料比例,调整各冷料仓向拌和机的供料数量,使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符合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合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拌和,以保证各种组成材料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并使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被沥青裹梭。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70~185℃,矿料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85~195℃,拌和时间不少于60s,其中干拌至少20s,湿拌40s。一般来说拌和时间越长,拌和均匀性越好,但是太长的搅拌时间会使沥青薄膜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老化,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时间。

2.2 温度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温度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它包括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到场温度、摊铺温度、碾压温度等具体参数。沥青是感温性材料,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同温度是密切相关的。

沥青混合料所有温度参数中,起决定性控制作用的是出场温度,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后续到场温度、摊铺及碾压温度的高低。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检验、控制温度指标。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普通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范围是155℃~165℃,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范围是175℃~185℃,而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确定适用的拌和温度所以在混合料拌和中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

3. 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往车厢内装一斗料,车就移动一次位置,一般应分5次挪动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直至卸料时方可取下覆盖篷布,以减少温度离析。运料车进去到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在进入工程现场前设水池洗净轮胎。

4. 改性沥青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1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

摊铺之前应检测基层的平整度保证其不超过8~10mm,并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扫干净,洒上乳化沥青,保证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粘接。为保证平整度,中面层施工摊铺机宜安装纵向平衡梁(俗称雪橇)。为了保证烫平板的初压效果,在摊铺机在工作前要对熨平板进行充分预热,一般预热时间不少于30min,使熨平板表面温度大于160℃。振捣、振动频率的的选择应在保证熨平板和调平大臂平稳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振动的频率,以减少压路机碾

4.2路面压实度的控制

压实过程是减少沥青混合料中气孔含量的过程,此过程为固体颗粒在一种粘弹性介质中的填实和定位,以形成一种更密实和有效的颗粒排列形式。满足结构要求的沥青路面的耐用性能受两个主要指标的影响,即设计的混合料和压实;在这两个指标中,缺少任一个都不能保障路面耐用性能。如果不充分压实,甚至最优设计的混合料,都会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然而,经过良好地压实能有效地改进一种不标准的混合料的结果。具有良好压实度的路面其承载力比较强,在行车载荷作用下不会被继续压密,是避免形成早期车辙的有力措施之一。

4.3路面厚度的控制

在路面工程中,各个层次的厚度是和道路整体强度密切相关的,只有在保证厚度的情况下,路面的各个层次及整体的的强度才能得到保证。除了保证强度外,严格控制各个结构层的厚度,一方面能对路面的标高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还能防止承包商的偷工减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多年以来,道路路面厚度传统的检测方法一直沿用钻孔取芯法,根据试验规程随机选点,钻孔取样,获得厚度,然后进行分析。这种方法虽然直观、简单,但破坏了路面结构层,对路面局部强度、防水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测点选择是随机的、稀疏的。因此,检测结果往往缺乏代表性,对于路面内部存在的缺陷极易漏检,给后续工作留下隐患。我国己经做了大量有关路面雷达测厚与钻芯法对比试验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雷达测厚作为一种高效准确的无破损测厚方法,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率先使用。

4.4混合料碾压质量控制

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物理力学性质和功能特性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合适的碾压,既能使沥青面层达到高密度,又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越大,空隙率越小,其稳定度、抗拉强度和劲度就越大,因而其疲劳寿命也越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压缩变形也就越小,抗车辙能力越强,因此如何压实对保证路面质量特性非常重要。

钢轮压路机碾压过程中,仅当沥青混合料沾轮时方可向碾压轮采用间断少量喷洒水或加洗衣粉水溶液,严禁使用柴油、机油。轮胎压路机碾压时不得洒水,可在开始碾压前在轮胎上涂敷一层纯植物油或1:4的植物油水溶液。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钢轮压路机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l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线3m以外,倒车回程时应慢停、慢起步。振动压路机在己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应关闭振动。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禁止油料、脂、汽油或其它杂质在压路机操作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

5结语

以上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集料质量、料拌质量、温度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粗略探讨了改性沥青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篇幅有限,还有许多内容没有设计到,比如:路面平整度质量控制、路面抗滑性能的控制等。

参考文献:

[1]王建林,杨仲元.天然沥青得改性机理及路用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06,32(19)

[2]彭余华,沙爱民.沥青路面不均匀的影响因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06)

上一篇:棒磨机的安装与维护 下一篇:斑岩铜矿成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