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孩子“眼睛代替嘴巴说话”

时间:2022-04-21 05:20:01

莫让孩子“眼睛代替嘴巴说话”

我们的眼睛能准确地传达一些信息,所以人们常说,眼睛会说话。读懂孩子的眼睛,可以让我们准确地领会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过于体贴,过于善解人意反而会限制孩子语言表达、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对孩子有害无益。

我曾经带过一个叫宁宁的小男孩。帅气可爱的小宁宁初入园时却很难适应,近一周的时间,每天都是哭闹着由妈妈抱进活动室。对待初入园哭闹的宝宝,我们是有一套哄劝办法的:给孩子温暖的怀抱、利用玩具分散孩子注意力、调整孩子情绪、给孩子找朋友……可是这些对宁宁却不管用,宁宁怎么也哄不好,歇斯底里地哭。后来慢慢平静下来,不再哭了,可无论我们怎么引导他说话,他就是不说,急了就用“啊……啊……”来回答。要纸巾擦鼻涕、去厕所,他就用眼睛盯着纸巾,小手指挥着方向,嘴里“啊、啊”地着急地叫着。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我觉得这个孩子的语言发展有问题。正常四岁孩子的语言水平应该是:口齿清晰、发音基本正确,能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并用恰当的句子应对或回答问题。而一句话也说不出的宁宁显然不同于正常孩子。出于对孩子负责,我对宁宁家进行了一次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宁宁的爸爸妈妈工作忙,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宁宁是由奶奶看大的,奶奶特别疼爱这个宝贝孙子,孩子一个眼神,奶奶全能领会。根本不用宁宁说话。久而久之,家人居然没发现宁宁语言发展与同龄孩子的不同,不知道孩子存在着语言发展问题。

分析:

幼儿期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活范围逐渐扩大,孩子好奇、好问、好模仿,对周围事物兴趣很高,学说话最快,是获得词汇的高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口语发展遇到障碍,耽误了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即使以后再教育、再学习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印度“狼孩”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

对于正常孩子来说,说话是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说话满足某个愿望。比如,孩子饿了,他就会把这个愿望讲给大人,从而这个愿望得以实现。如果大人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只要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家长就明白孩子的需求,那孩子当然就不必开口说话了。其二,通过说话解决心中的疑惑。比如,孩子看到一匹马,就会请大人做出解释。如果孩子一天到晚闷在家里,极少接触外面的世界,没有形成有效的刺激,周围的环境无法使孩子产生触动,孩子当然也就无话可说了。

宁宁是幸福的,但大人的过于善解人意和过度保护,让宁宁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无话可说”,无意中阻碍了孩子语言的发展,不能不说是大人的错。

对策:

1.家长应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听觉刺激。

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因为这时候孩子的吸收能力是最好的,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全部堆放在记忆库里,日积月累,逐渐丰富。

2.尽量多让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交往。

经常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会对语言的发展形成很强的促进,这正是所谓的语言环境。有些家长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而老人一般喜好安静,不喜欢和孩子说话、讲故事、说儿歌,为了安全,也不允许孩子与同伴交往,孩子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受到的语言刺激少,这无疑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3.家长切勿对孩子过度关照。

家长对孩子过度的关照,孩子就缺少使用语言的机会。如果家长对孩子呵护备至,孩子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提不出别的要求,那么,孩子就不需要“再费口舌”了,常言道“孩子说话是逼出来的”,这是很有道理的。

4.为孩子提供温馨愉快的语言环境,不轻易使孩子说话的意念丧失。

孩子说话的意念来自于愉快的气氛,所以要尽可能让孩子在充满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谈话。借温馨的心灵交流,来辅助幼儿学习语言,温馨和睦的家庭、宽松的环境更容易让孩子促生语言交流的欲望。

上一篇:幼教集团化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教师非正式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