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学习 9期

时间:2022-04-21 12:55:17

感悟学习 9期

学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会陌生,它是从古到今之不衰话题。从牙牙学语的幼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生命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从懵懵懂懂的无知到学业有成的积累,成长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到科技发达的今天,强盛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个人因它而成长,政党因它而强大,民族因它而进步,国家因它而富强。

诚然,学习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但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学有所成呢?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过:“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有的人认为,学与不学差别不大,心中常思量,不学习不也照样活的很好?有的人觉得,只要学了,差不多就行了,至于多少又何必太较真?有的人感叹,术业有专攻,自己又不是搞专业的,只要知道个大概也无可厚非?也有的人学归学,用归用,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为什么总没有交集?我想,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对学习的认识缺乏高度,对学习的坚持缺乏韧度,对学习的研究缺乏深度,对学习的运用缺乏效度。

“学习”二字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从字面中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阅读带来的直观感受,也有听讲收获的经验积累,还有研究产生的深度思考,更有实践出真知的切身体验。二是学习的收获不一而足。是知识,又或技能;既可显性,也可隐性;既可现学现用,也可终身不用。当然,学习的效果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路径不一,追求目标不同,兴趣爱好有别,智商情商有异。但有一点应当明确:学习,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学习,不是可断可续,而是坚持不懈;学习,不是华而不实,而是学用相长。

其实,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既需要生存,也需要发展,更需要创新。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技能,创新的动力,很大程度在于学习。我们常讲,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爱好、作为一种品质,更要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就如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为你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然而,越是熟悉的东西,往往却忽视了它的存在,甚至没有想到如何尽最大努力地发挥其效能,如何让学习成为人生进步的动力之源?

它源自于“学无止境”的意识。古诗云: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说,要想在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学习。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学习犹如大海,无涯无边。站在历史的长河回头来看,无论是实践的发展、真理的获取,还是理论的创新,都是永无止境的,而实践的发展、真理的获取、理论的创新都离不开学习。作为每一个个体而言,置身于社会实践发展之中,就应当始终保持“学无止境”的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出进取的信心、开拓的勇气和前行的动力。

它源自于“学有所获”的成果。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培训、每一次活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有所思就会有所想,有所悟就会有所感,最终得到的是属于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和简单重复的“粘贴”。看看我们身边的人,在某一个时期或某一个阶段,都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到了后来,就有了前后之分。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上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你是不是能够比别人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它源自于“学以致用”的作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而要做到这点,还是要看能否把学习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修养、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汲取活水,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吧!

上一篇:高校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刍议 下一篇:暴力事件,何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