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4-20 03:06:32

浅议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发展体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才能更顺利地达成各水平段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中学;体育;学生;教学;高效课堂

众所周知,打造体育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才能更顺利地达成各水平段的学习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发展体能,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体育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教学内容要重视基本技术的讲解示范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的课堂。课堂学习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有些体育课过于重视课堂的气氛活跃,过多地采用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进行练习。但教学的内容杂乱,没有系统性,更缺少教师对基本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学生玩得开心,却不知本节课具体学习了什么。例如一堂篮球课,学生不懂怎样才是正确的运球动作,不懂怎样才是正确的投篮动作,课堂内容空洞,华而不实。

体育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讲解示范完技术动作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身体练习,但不要过于注重练习的整体队形和授予的具体内容,如果让学生一直在指导下进行机械式的练习,就会使学生感到厌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二、重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

中学体育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使学生把体育的需求与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教育如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体育教学,突出其职业特点,才能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体育要将学生的职业与终身体育有机地衔接起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二项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提供方便。学校体育是基础体育,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必须使学生打好身体基础,结合适合于职业特色的专项体育进行训练,使学生适应各种自然条件的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三、实现课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创新

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关键,而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体育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传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准备活动跑两圈、枯燥的课堂练习、总结下课,甚至是“放羊式”的体育课。

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物质保证。中学阶段每周三节体育课,,还有体育大课间1小时,体育课时的总量明显增加。学校可利用的场地十分有限,课的组织形式很难落实。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高效课堂是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其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针对以上教育教学现状,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认为打造体育高效课堂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的积极自主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学什么、怎样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练习的方法,开发思维,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校的现状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安排,操作性要强,便于学生的掌握和提高,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要加强保护与帮助,注重安全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形式要简单易行,能够达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素质拓展训练开展的组织形式。

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课还处在一种尝试阶段。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其开展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作为选修课,也可以作为必修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先考虑将素质拓展作为选修课进行试点教学,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全校推广,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受益。此外,根据学校具体的设施和师资力量,还可以组建校内的拓展训练俱乐部,或者是和几所学校联合起来成立训练中心,还可以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开展。

四、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教会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学生做好正确的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正确的动作要领。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运动能力,开拓创新,乐于进取,全面提高业务能力为教育教学服务。

五、重视体育理论教学

在体育理论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竞争、现代化科技人才的挑战都与体育事业息息相关。其次,应当注重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能力的培养,抛弃单纯的技术教学,把运动技术融入健身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以便更好地接受综合人才体能的考验。应当注重学生整体体育修养的培植,抛弃单纯的“育体”,要从“育体”向“育人”方向转变,让学生在追求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学会思考如何做人,即形成体育人格。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以更好发展,人格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总之,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全面发展又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提倡的教育方针。所以,学校体育应受到充分重视。

上一篇:预约课堂精彩 下一篇:自主开展评改提高写作感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