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时间:2022-04-20 01:10:45

浅析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和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会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因此,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策略,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 问题 应对策略

教育是发展和兴国之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面广量大。然而,目前农村的教育状况和教育质量不容乐观,暴露出了许多突出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会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因此,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经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近年来,出现了农村的中小学生大量涌向城镇,使农村学校出现生源大幅度减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基础教育日趋萎缩的现象。对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农村中小学生源大幅度减少

其原因是:首先,由于各地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到位,近20年的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是导致农村学校生源不足的首要原因。其次,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打工,开阔了眼界,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送孩子进城读书。第三,当时的教育改革者,抱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愿望,大刀阔斧地撤并学校,把学生向县区、乡镇中心学校集中,人为导致农村学校学生减少。

(二)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质量低

由于政府的经费主要投入到城镇的重点中小学,而农村规模小的学校由于长期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硬件条件陈旧落后、设施简陋。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仅有几个教室或一幢陈旧的教学楼,有的还是危房;而实验室与音体美器材奇缺,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空白。由于教学质量低,家长对学校极为不满而把子女转走。

(三)师资力量的薄弱,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虽然语文、数学教师较多,但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任教师严重不足,课程难以开齐;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近年虽然补充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但大部分学校无宿舍、无食堂,工作与生活条件艰苦,外地教师和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有的通过考试等途径进入条件较好的学校,有的因待遇太低而离开教师岗位,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留守儿童问题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多,许多孩子由祖父母带大,缺乏安全感、亲情感,学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必要的教育,一些孩子叛逆、自私、不懂得感恩。对于未成年儿童来讲,学校、家长和老师是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督促力量明显薄弱,影响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二、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采取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政府和教育部门在资金投入上多偏向农村学校,加强硬软件建设,加大教学设备投入力度,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技术配备,改善办学条件。另外,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上名额也应向农村学校倾斜。

(二)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合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合理规划、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根据生源情况,在区域范围内统一调剂、分配教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实行经费拨付、师资保障、装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稳定区域内生源。

(三)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学要想挽留住优秀的人才,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就必须推出优惠的政策,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培育优秀教师。具体做到:

(1)加强教师交流,整合城乡教师资源。首先,加大城乡教师交流。教育主管部门应每年从县城学校选派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到偏远农村支教,同时选派一定数量农村教师到县城挂职学习锻炼。其次,实行教师外派轮训学习,通过外出学习,为农村教师注入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

(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师居住条件,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设立农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津贴,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要针对教师的现状,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一系列新观念、新课程、新方法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上公开课、撰写教学论文、开展各类竞赛等活动,为教师迅速成长提供锻炼舞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领导应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积极帮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各教研组应经常开展教学研究、交流和讨论,总结教学反思;同事之间多互相听课评课。在教学质量管理上,注重课堂监控、期中考试、期终考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重视留守儿童教育

对留守儿童,要因材施教,尤其从心理上对他们格外重视,并从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等安排上进行综合考虑,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多举办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让学生感到学校集体的温暖,缓解爱的缺失带来的心理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和法律方面的课程,从心理上疏导,避免压抑和缺失带来的自闭、自卑性格和因无知而导致的违法事件发生。同时,注重对学生们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总之,农村中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农村教育兴,则中国教育兴!相信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必将快速发展。

上一篇:冬季进补美食方 下一篇:刍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