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照明系统的设计优化分析

时间:2022-04-20 06:27:07

厂区照明系统的设计优化分析

摘 要:厂区照明为大型工厂的基础设施,较易被忽视。在工厂现代化集团化发展及照明技术不断进步背景下,厂区照明逐渐受到重视,其工程设计不断优化,逐渐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文章对厂区照明系统设计优化做出分析。

关键词:厂区;照明系统;设计

当前,工厂发展迅速,厂区照明得到大范围改造及新装,但在照明、节能和环保等方面仍有弊端,不利于系统优化及企业建设,应依照设计原则,对布灯方式、照明计算及照明供电等进行优化,期望满足厂区照明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1 厂区照明设计原则

在厂区照明方面,国家尚未专门建立设计标准,考虑厂区照明有一定特殊性,设计时可遵照三点原则,即一个为主、一个参照及适当兼顾。

1.1 一个为主

将功能性作为设计主要原则,所有设计均要围绕照明功能性进行[1]。厂区照明目的是给夜间治安、行人及汽车运输等提供良好视看环境,减少夜间危险事件的发生。照明设计时应将视功能评价作为重点,侧重考虑照度或平均亮度。

1.2 一个参照

参照对象为城市道路的设计标准。此标准可反映大多数道路的照明要求,加上工厂建设与城市密切有关。从历史来看,城市是在数个或单个大型企业工厂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来;从现实角度,大型工厂也是该城市特别重要的组成。要求厂区设计仅参照城市标准的原因在于,厂区道路多为行人、机动车混用,较之城市的行人流量、车辆流量、车辆速度小,若完全执行该标准,则设计毫无功能性与经济性。

1.3 适当兼顾

此原则要求设计时在合理经济范围内,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同时兼顾视舒适及视功能各种指标,并兼顾装饰性。具体来说,即在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兼顾诱导性、亮度均匀度及眩光限制等;结合夜间景观效果,在标志性路段达到照明亮化作用;选择灯杆灯具时,除功能性及经济性外,兼顾美观性。

2 灯具类型和照明光源

早期厂区照明多使用普通水泥灯杆、普通白炽灯;后期使用高压汞灯,灯具寿命及照度明显提高;现阶段多使用高压钠灯,照明质量和效果有很大提升,灯具寿命、光效及显色性显著提高。

2.1 灯具类型

选择灯具时,需在满足照明效果和质量、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性、光学特性、环境条件等。经济性包括初始投资、后期维护、灯具效率等;光学特性包括眩光控制、配光曲线等;灯具外形需符合环境特点,若环境空气有较高含量腐蚀性气体,酸、碱等,需注重灯具的耐腐蚀性。灯具性能是决定是否节能的关键,光输出比为主要衡量参数。光输出比70%。使用期间,需做好灯具维护及清洁工作,每隔一年或半年彻底清洗灯具,使其维护系数>0.65;满足平均均匀度及亮度前提下,适当增大灯具间距,增加配光等间距30%。以高压钠灯为例,传统镇流器为电感式,功率耗损系数达0.12-0.2,损耗较大,目前多采用电子式镇流器,功率耗损系数约0.06,损耗小。250W高压钠灯,每个电子式镇流器节省约15-30W,按每日照明10h计算,每年可节电约54-110kWh。

2.2 照明光源

光效是照明光源主要参数,但选择光源时不应单纯考虑光效,需综合性考虑启动特性、显色指数及使用寿命等,做到合理使用。照明光源直接影响着照明LPD及照度,想要同时满足LPD及照度标准要求,应给予正确详细的计算。光源类型有节能灯、金属卤化物灯、白炽灯和高压钠灯等,目前以高压钠灯使用最广,其透雾性好,节能,发光效率高,色温适中。

3 照明计算

按照标准,合理确定参数,包括光源功率、灯杆高度和间距等。厂区内广场照度10Lx,主干道10Lx,次干道5Lx;在照明均匀度方面,主干道0.35,次干道0.3[3]。

结合城市场所及道路特点要求确定,厂区照明灯具布置时可采取横向悬索式、双侧对称式、单侧布置、中心对称式、双侧交错式。在照明方式上,需按厂区道路的照明要求、横断面宽度及形式等选择,并注意:(1)灯具仰角

主干道路宜选择双侧布灯,可选择双侧交错或双侧对称式布置。交错布置照度均匀,但与对称布灯相比缺乏美观性;对称布置较为美观,但照度较不均匀。按照灯具形式对照度进行详细的计算,以满足各项综合性指标,如照度分布、显色性、眩光等,并结合环境选择布灯形式。厂区停车场选择高杆灯,起到照明、防雷、避雷作用。

4 照明控制和配电形式

4.1 照明控制

厂区面积大,应将厂区划分各个区域,将各个落地路灯控制箱设置于道路边,用于控制每个区域路灯,而非使用一个控制箱对全厂区进行控制。控制箱电源应就近取自低压供电系统。在控制方式上,选择统一控制方式,即全熄灭及全开启。控制箱配有调控装置,为智能型调控,运行前参考厂区所在地的经纬度设置,使其天亮前自动关灯,天黑自动开灯。0时为大多数工厂倒班作业交接点,0时之后人少车稀,此时设置自动调低电压,达到节能目的,并延长灯具寿命。针对中心对称式及双侧对称式布灯,按照交错位置将半数灯具关掉,达到交错照明效果;针对单侧式布灯,每隔一个关掉灯具;针对双光源灯具,可于0时之后关掉一盏灯。

4.2 配电形式

对配电回路进行合理划分,推广半夜灯,在厂区主干道开展双回路供电,包括半夜灯回路及全夜灯回路。供电选择三相方式或单相方式。为方便控制,设计每相220V各自使用一根电缆(三芯),包含保护接地线、相线及零线,达到单独开断效果。

厂区路灯的配电线路长,电流不大,易存在电阻[4]。为减少电能耗损,有效节能,可适当加大截面。加大截面不仅能使线路输送电能力大大增强,还能有效提高电压合格率及供电可靠性。

5 结束语

厂区照明属于能源工程,需从实际角度考虑,遵循设计原则,合理选择布灯方式及光源,提高厂区照明的利用率,达到节能高效目的。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对厂区照明系统设计原则、灯具类型和照明光源、照明计算、照明控制和配电形式等进行探讨,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罗晓霞.LED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

[2]陈泽,吴建,张郭艳.城市道路的照明系统设计与优化[J].照明工程学报,2015,3:72-75+82.

[3]曾国川.探讨太阳能LED路灯照明系统优化设计[J].城市建筑,2013,6:281+283.

[4]战崇玉.太阳能照明系统LED驱动器的优化研究与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2,4:66-67+80.

作者简介:高瑜(1987-),男,河北保定人,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上一篇:捋清思维,成熟阅读 下一篇:玻璃酸钠治疗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远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