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4-20 06:14:32

浅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特别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对策

一、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农田水利现有的基础设施大都是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虽然当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但设计标准较低且工程质量较差,田间工程也不配套,如今年久失修现象非常突出,工程老化与来水量少的双重影响使农作物灌溉需求难以满足,渠系基本废弃,大多需要重建。

2、工程目的不明确,重建隐患多:工程建设目的性不明确,在合理开发与社会经济效益等褚多方面不能相互兼顾。不从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与效益去思考,多数工程均是小区域范围内农民依据当前最急需的情况下进行仓促开工。这样修建成功后,造成重复与工程管理不善以及质量隐患。

3、受益群众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经商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意见得不到统一,没有收入来源。许多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原有的工程也因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4、施工质量不达标:由于工期较短,大多施工单位进行盲目赶工期,并没有注重工程质量;同时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受工程小与施工内容较单一的影响,一些人员无证上岗及责任心不强;再就是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管理不到位,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不强,这些均是影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5、重建轻管且管理不到位:受财力与专业技术人员的限制,使得有些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且维护管理不足,若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渠道堵塞以及建筑物跑漏水等等问题,造成工程过早的失去使用价值,投资效益难以发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6、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建设能力较弱:大多偏远山区,仅有为数不多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且技术水平较低且缺少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与工作经费等。

7、管理体制较混乱,管理工作不到位:乡村的水利工程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以及缺乏有效的计划管理。大多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由于资金匮乏,运作困难。很多水利工程设施超负荷运行,已年久失修,造成不少水利工程带病运行且毁坏严重

二、解决对策

1、水利工程的审批流程要规范: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程序,并严格实施审批制度,确保合理施工,使每个水利工程的建立均能满足农田实际需要,保证投资效益最大化。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实行统一管理且合理布局。所以要严格遵守先申请审批、再建设施工与最后交付使用的流程进行,加强对农田水利规范建设的宣传工作,才可确保农村水利事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还有就是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另一重要手段就是规划,并合理利用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使工程项目建设避免盲目性和重复建设。

2、要对水利工程进行细化管理

(1)水利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建立,并加强对水费开支和审批的权限,对于工程的折旧费、承包费及维护费、维修费与租赁管理费的制度规范,保证水利工程的资金安全以及专款专

(2)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要逐渐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与社会化的服务之路,且要成立水利工程管理协会,并通过协会的服务和管理,以及指导会员单位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各水利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供水是与水利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要选择计量供水、优质优价及合理收益与公平负担等原则合理来制定水价,并依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而即时调整,通过对水价的调整,也可规范水利工程的发展。

3、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水利建设,现在国家是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积极实施,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农村快速稳定的发展。且要完善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与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与协调实施,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要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及行为规范以及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努力完善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

4、发动并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加强基层水利单位的建设:当地政府应把兴修水利作为“办实事、聚民心、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大宣传,首先要解决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并营造出大干水利的良好氛围。各村的水利技术人员要合理进行分配,并修建出必要的办公用地及配备必要的水利设备,以保证管理技术人员的办公场所的稳定与固定的使用设备,从人才与设备上要加强基层水利单位建设,为农田水利管理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与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5、要严格监管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要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容易受施工人员素质、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与现场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本来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偷工减料的豆腐渣与面子工程,这就导致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把质量关,把质量意识贯彻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从设计、施工、验收三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并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工程设计要求做好技术指导,以保证工程质量。

6、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加强管理体制,保证管理工作到位。落实与安排好管理人员,使每个工程均有专人管理和维护,切实保证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及维护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

三、综述

当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水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均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及改革与服务,努力建设人水合一的新型农村。总之,水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起一整套的运行管理机制,大力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政府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才可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渠道。

作者简介:祝明,工作单位,黑龙江省肇州县永胜乡人民政府。

上一篇:浅谈大旱过后的抗旱防灾措施 下一篇:浅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