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设置别误人子弟

时间:2022-04-19 11:28:28

高校专业设置别误人子弟

据媒体报道.河南大学设立三个专业班.“作家班”、“新闻发言人班”、“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参加今年的高考招生。此消息一出,便引起极大关注.人们议论纷纷,争议很大。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的专业设置确实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和创新。但是,开设的“新闻发言人”、“作家”专业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值得商榷。因为,新闻发言人是一个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职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这些素质大都不是在学校里就能全部习得的。而且,当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基本上都是由在各自领域工作较长时间且有一官半职的人士担任,一个初出茅庐、对政策和专业一知半解的大学毕业生.显然与该职位对个人素质的要求相去甚远。关于这一问题,恐怕河南大学的决策者们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学校还要急切地开设“新闻发言人”等专业.其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昭然若揭。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高校都存在,而且乱象丛生。首先.一些高校对专业设置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论证,学校领导“拍脑袋”的痕迹明显.而且一味地赶时髦,全然未考虑到社会需求、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因素。再者,高校专业设置“跟风”现象严重,如90年代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的计算机专业和外语专业、中国加入WTO前后在高校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国际贸易专业……高校专业设置上这种“一哄而上”的现象可谓不胜枚举。此外,高校专业设置方面功利化思想也十分严重.如有的高校为了办成“综合性大学”,一些冷门专业纷纷开张,一些不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和设备的专业也纷纷上马.本来是凭实力说话的专业设置.却成了分食教育利益的工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前高校专业设置的乱象正在戕害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跟风”设置的专业不仅造成一些专业“扎堆”的现象.造成了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也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总体质量;另一方面,一些时髦专业严重误导了学生和家长,给这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可谓误人子弟甚矣!窃以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高校专业设置的这些乱象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前.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化越来越高.然而.如何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科学设置专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在此,奉劝那些高校的决策者们,要审慎对待专业设置,这是对学校发展的负责,也是对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负责。

上一篇:入学“考爹”是教育的悲哀 下一篇:一个推动区域阅读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