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旧有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研究

时间:2022-04-19 09:00:04

城区旧有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研究

【摘 要】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城区旧有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过程中极易倒塌,因此对城区旧有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城区旧有建筑的抗震加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固程序和措施。

【关键词】砌体结构房;抗震;措施

澳大利亚科学家Tom Chalko博士发现,如今的地震活跃程度是20年前的五倍之多。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库中记录的1973年-2007年间超过386000次地震的分析证明了,自1990年以来地球上全球每年地震能量的增长非常迅速。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房屋的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区旧有砌体结构房屋值得特别关注。为保证城区旧有砌体房屋在地震中不被破坏,保障居民住用安全,需要对经过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旧有房屋进行有效的抗震加固。加固时需遵循规定的方法和程序。

一、抗震加固程序

抗震加固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抗震鉴定、加固设计、设计审评、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未经鉴定的房屋,不得做加固设计,没有设计或设计未经审查批准的工程不得施工;施工未完成或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

1.抗震鉴定

抗震鉴定就是按照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对城区旧有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经鉴定不合格的工程,提出抗震加固计划逐级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经批准后,列年度加固计划。

2.抗震加固设计

列入年度计划的加固工程,加固前必须进行加固设计。设计文件包括:技术说明书、施工图、计算书和工程概算等。

3.设计审批

所有抗震加固设计方案和概算都要经加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审批。审批内容包括:是否符合鉴定标准和工程实际,设计数据是否准确,方案是否合理和便于施工,设计文件是否齐全等。

4.工程施工

施工单位必须有施工执照,必须按图施工,并严格遵守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做好施工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要保护施工 ,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5.工程验收

所有完成抗震加固的工程,都要认真验收。正式的工程验收具有的条件是:工程所属单位已同施工单位进行了初步施工验收;设计、施工等资料齐全;初步施工验收时所提出问题已作了处理。

二、抗震加固措施

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一般由具有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时应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加固 ,使其受力明确、施工方便、经济适用,常见措施如下:

1.增强房屋整体性加固

(1)多层砖房外加圈梁及钢拉杆

采用外加圈梁加固多层砖房,以提高其整体性。一般应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加固圈梁应靠近楼盖设置,并应在同一水平标高交圈闭合。内墙圈梁可采用钢拉杆代替,钢拉杆设置的间距应适当加密,且应贯通房屋的全部宽度,须设在横墙处,同时应锚固在纵墙上。横墙承重的房屋,除顶层必须每开间设钢拉杆外,7度区的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10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房屋,8度区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2.5的三层及三层以上的房屋及9度区房屋,其楼层每开间设钢拉杆。其他情况下,房屋楼层钢拉杆宜每层隔开交错设置,或各层每开间设置。纵墙承重和纵、横墙处可不设。一般宜每层每开间设置钢拉杆。多层砖房的每道内纵墙均应用钢拉杆与外山墙拉结。

钢拉杆与墙体或圈梁的联结,可在外墙上或圈梁内通过钢垫板用螺帽拧紧。当拉杆较长时,宜在中段用花篮螺丝作为系紧装置,将拉杆拧紧。外加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的联结方式有砂浆锚筋、普通锚栓和胀管螺栓等。

(2)楼盖、屋盖加刚性面层

在多开间设置横墙房屋中,当楼、屋盖采用装配式钢筋的混凝土梁板,而其整体性特别差时,可在楼、屋盖上做30~40mm厚的钢筋网水泥或细石混凝土面层,使其成为整体装配式楼、屋盖,对单开间或间设置的横墙房屋,为减少结构自重增加对结构抗震不利的影响,一般可做20mm的面层即可。

(3)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当房屋总高度超过规定的限值较多和楼梯间在房屋的尽端时,除按要求增设圈梁外,还需在外墙的阳角处每隔4~8m内外墙交接处的外侧以及房屋尽端楼梯间两侧横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及墙联结在一起,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在屋盖及每层楼盖处,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横墙应设在钢拉杆,且外墙应设圈梁。如原房屋已有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时,则应处可不再增设钢拉杆或圈梁,但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原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应有可靠拉结。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宜在每层1/3及2/3高位置处根据砖横墙的类别选用钢筋或压浆锚杆与横墙拉结。

2.砖柱的加固

(1)多层的砖柱抗震加固

可采用钢筋网水泥浆套层,钢筋混凝土套层及四角包角钢等方法来提高其强度和延性。钢筋网水泥砂浆套层和钢筋混凝土套层一般都采用直径为φ8~φ10的竖向钢筋,间距为100~200mm,箍筋直径采用φ6mm,间距小于或等于150mm,钢筋网水泥砂浆套层厚度为30mm,强度等级为M5~M10的砂浆,钢筋混凝土套层厚度为60~100mm,强度等级为C15细石混凝土。

(2)出屋面女儿强加固

当女儿墙高度超过抗震设防要求,而建筑要求不能拆时,可将外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延伸压顶;在两根构造柱之间的女儿墙上适当位置,拆除部分女儿墙外加钢筋混凝土小立柱;最后在女儿墙顶部加做钢筋混凝土压顶,并与构造柱和小立柱整体浇注,提高女儿墙的整体性。

3.墙体加固

(1)增设抗震墙

当多层砖房因横墙间距过大或刚性多层砖房墙体抗震强度不足时,可以增设抗震墙使其满足要求。新增设抗震墙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或配筋砖砌体。为使新增设抗震墙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施工新增设的墙体上下要与楼板或梁顶紧,保障能够传递剪力,两端要与墙或柱进行拉结。在刚性地面上后砌砖墙时,如承载力不足需重做基础或加固基础。

(2)压力灌浆加固

压力灌浆加固适用于以剪切为主、墙体厚度不小于240mm、砌筑砂浆等级不大于M2.5的实心砖墙。根据砖墙实际抗震能力和要求,还可与砂浆面层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联合加固墙体。灌浆加固前,应首先用水泥砂浆抹严墙面漏浆的孔洞与缝隙。清水砖墙勾缝不牢时,应将松动部位清理,然后进行勾缝封闭。水泥墙面空鼓处,应铲除并以抹面封闭,然后自下而上顺序进行灌浆。

三、结论

城区旧有砌体结构房屋加固应根据房屋抗震鉴定情况进行处理,处理时应特别注意受力部位。抗震加固时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同时,兼顾结构的安全、使用、耐久和美观。

参考文献:

[1] 万墨林,韩继云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陈华冠,刘锐.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方法探讨[J].华南地震,2003(01)

[3] 方岚.旧楼工程改造加固处理技术.建筑设计.2005.05

[4]季直仓,卓昌志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潘治才.浅谈房屋工程结构加固改造技术[J].科技风,2010(20)

作者简介:

冯均委,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师职称,注册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评标专家。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任职于邳州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经理。

上一篇:风险策略背景下工程监理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下一篇:强化建设工程检测工作质量的策略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