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04-19 08:37:18

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增多,加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增大等等,使得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辅导员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学校政策的执行者,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1 辅导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做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的探索者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管理与教育的第一线,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高校才能顺利开展各项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是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会使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促使自身自觉地构建一种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配合的全新教育理念,拓展解决学生各种问题的思考空间,从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防止价值取向的偏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促进辅导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辅导员应力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在大学生适应性教育中贯穿诚信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过违纪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减少违纪情况,并减轻违纪学生的自卑和焦虑心理。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自觉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于学生工作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谈心、心理问题的解答等方式,辅导员不但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表现。这样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也构建了符合客观实际和学生特点的新型教育模式。

2 辅导员将心理知识宣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

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但相对于学校领导、专职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来说,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更强的连续性和全面性指导的优势,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首先,在工作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角色优势,将心理知识宣传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将心理教育融入学生各类文化素质活动和第二课堂中,使心理健康知识在愉快环境中进入学生头脑。

其次,辅导员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年级需要层次,把握心理工作侧重点,通过主题班会和各种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教育。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以及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对于毕业生,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除此之外,还要特别重视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适应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及时的引导。

再次,辅导员应重视院系心理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指导他们组织开展各类同辈心理互助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发挥了教师在心理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成长过程中的自助和互助作用,从而形成“引导―自助―助人―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

3 辅导员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咨询与辅导工作,做学生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的沟通者

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他们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的辅导员要发挥自己在学生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自己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教师的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首先,辅导员要发挥自己在心理咨询或辅导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学生的一般心理困扰或发展性的心理问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到解决心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但对于通过谈话或追踪访谈还不能正常学习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社会专业机构。其次,辅导员要做好心理障碍学生的发现、转介和协助咨询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注意那些学习困难、成绩突然下降、或有古怪行为的学生,他们可能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了解发现这类学生,积极帮助学生到学校或社会性的心理专业机构去咨询治疗。同时,在学生治疗过程中,做好配合工作,持续关心与辅导学生。再次,辅导员要有危机干预意识,做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现者和处理过程的参与者。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反常行为,辅导员应学会鉴别这些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危机的早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干预。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并且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学校和有关部门都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首先要明确定位,建立健全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另外,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对辅导员自身来说,也要加强学习和实践,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教育学生的各种活动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积极发挥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使自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发展的导师。

上一篇:英语专业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提升问题初探 下一篇: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校园非物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