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观设计为视角浅析手机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时间:2022-04-19 08:06:04

以外观设计为视角浅析手机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摘 要:三星与苹果的世纪大战拉开了外观设计专利领域的竞争,外观设计专利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我国本土手机厂商曾在外观设计专利方面遭受过失利,现今如何在该领域发展自身产品成为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除去发明专利外,外观设计专利已然成为了新的战场。

关键词:外观设计专利;苹果;三星;本土企业

中图分类号:D923.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034-02

从2011年4月开始,苹果公司在美国三星侵犯其知识产权,由此引发的两公司之间的诉讼战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综合案情结果,苹果公司依靠其特色的外观设计专利又一次在手机行业获得了胜利。苹果倚靠外观设计成功打压了HTC在美国的发展,也阻挡了我国本土手机大商魅族的发展。那么相对于其他手机公司或者是手机行业来说,外观设计专利目前处于何种地位呢?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在外观设计方面的发展,旨在研究外观设计专利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与影响,同时对比我国手机行业外观设计的现状,提出相关的设想。

一、外观设计专利现状

(一)外观设计专利发展概况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因其独特的价值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外观设计专利投入少、见效快、权利获得便捷、价值可观,企业和个人申报的积极性较高。2013年3月,我国专利公开公告数据统计共52849件,外观设计专利占17.92%,其中手机行业的外观设计达13000多件。一个企业想要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玲琅满目的商品中脱颖而出,抓住消费者的目光,除了可靠的质量、很高的性价比之外,拥有一款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1]。

(二)外观设计专利研究现状

发明专利的科技投入以及高科技产出,使得其一直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关注与研究的重点。但从目前趋势来看,各电子产品厂商开始将目光转移至产品的外观设计上。而且在侵权案件中,由于发明专利的技术性需要专业人士的审查,给案件的审理增加了难度,而外观设计专利就截然相反。对普通人而言,外观设计显而易见,对于侵不侵权的判定也不会产生诸多误会,因此在产品侵权方面企业多乐于使用外观设计打压竞争对手。我国学者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外观设计专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外观设计专利的行政保护、侵权判定等几个方面。GUI即电子产品用户界面,是欧美等国家目前电子产品的重点方向,苹果诉三星侵权案件中就包括了此项专利。我国学者李小武(2012)认为,在GUI问题上的态度折射出我国现今对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整体理解,我国应该汲取欧盟外观设计保护指令中的精华[2]。还有部分学者特别研究外观设计中的“部分外观设计”。苏平(2012)认为,部分外观设计――如GUI设计在我国尚处于灰色地段。他分析了我国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的缺陷,重新提出了相关的适用范围与实行方法。综上,从各专家学者的关注点来看,与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逐渐增加的现象相对应的,是随之增加的外观设计专利纠纷,这也使得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二、跨国公司在手机外观设计方面的发展

如今,在各大手机厂商纷纷争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形势之下,仅靠提升性能和降低价格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为产品的功能更新会分阶段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饱和,待这一阶段的功能被大致消化完毕之后才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不断压低产品价格将使企业的利润减少,所以降价不能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外观设计专利因其便于识别,易于打压竞争对手的特点开始成为手机厂商致胜的法宝。

(一)苹果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概况

在外观设计方面,苹果公司主要依靠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独特的差异获得了消费者的追捧,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占有率。2007年开始Iphone手机投入市场,其设计风格与市场中类似产品明显不同:平滑的表面、圆形的折角、隐藏按钮、背面设计简洁,使得该智能手机迅速占领了市场。从2007年开始手机销量持续上升。2010年开始,苹果推出了4代手机,其外形与3代手机大有改进,放弃了原本的弧形背面,同时也推出了新的用户界面。

苹果公司在外观设计方面的布局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强调基本外观,固定特色外形。根据历代苹果产品,笔者发现,苹果公司的外观设计战略是在基础外形上不断推陈出新。Iphone不同时期的产品在整体外观上有着共通的标识――home键以及开机键(专利D669,D069),且标识设计的非常易于辨识。苹果公司在产品上采用一贯继承的策略,使消费者更易于接受新产品。其次,D675612(圆角矩形专利)也是苹果公司外观的重点,每一代苹果手机都是在四周圆角的基础上改进的,其外形几乎垄断了整个手机外形市场。2.申请多为围绕式。苹果公司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围绕一件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所作出的设计,包括产品主体、产品的配件(如充电装置、连接配件等)以及产品的包装盒。苹果公司在进行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时,不仅对产品的主体进行创新设计,对于其周边的配套产品,苹果公司也会根据产品主体的设计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创新设计。3.注重GUI申请。苹果在用户界面方面的专利申请高达29%,是其外观设计专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苹果特有的用户界面,包括锁屏、橡皮筋专利以及缩小放大专利成为了现今手机流行的趋势,也是苹果公司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图1 苹果公司历年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

(二)三星电子公司外观设计概况

三星在此次诉讼中,完全败于苹果的外观专利,10.5亿美元损害赔偿中,主要是以外观设计专利和外观包装等专利为主。在生产上,三星采取的则是一种纵向整合模式:在上游生产液晶屏、芯片处理器、内存、电池等元件;在中游进行手机设计、组装制造和品牌宣传;在下游甚至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三星目前主打定位还是以发明专利为主,2011年智能手机外观设计192件,2012年智能手机外观设计176件。而苹果公司早在2007年开始为其智能手机外观设计进行布局,当时一年在华外观设计专利已经达到100多件。不论从时间还是数量上来看,三星在起步的时候已经输于苹果。三星公司在致力于智能手机研发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就手机外观设计以及周边产品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导致了其在与苹果的诉讼中败北而归。三星在智能手机外观方面败下一局之后迅速调整了产品策略。目前三星重点推出的Galaxy系列手机不论从外观还是用户界面来说都与苹果完全不同,突出了三星手机自身的特点。

三、中国手机外观设计去“山寨化”的思考

中国手机厂商起步较晚,同时关于知识产权的风险意识也无法跟随时代潮流。虽然如今我国已将科研创新列为重点,发明专利也成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法宝,但是从国际上知名的跨国公司来看,外观设计专利已经成为新的战场。

(一)我国企业在外观设计专利方面尚存的问题

目前国内重点研究外观设计的专家学者不多,也有不少学者质疑外观设计对企业能否发挥作用,但是从苹果诉魅族这一案件来看,外观设计在企业之间诉讼纠纷中越来越重要。从国内魅族等企业来看,我国手机行业在外观设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对外观设计草率模仿。国内手机行业在刚起步上为了及时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喜欢模仿借鉴跨国公司优秀产品。但是企业在模仿过程中不追求革新与改进,抄袭与模仿痕迹过于明显,也不懂得为自己产品申请外观设计,这就导致国内企业成为跨国公司打击的靶子。2.企业的决策者防范意识不够。国内许多企业只注重企业的经营发展,忽视自己在生产中是否拥有外观设计专利权以及是否侵犯他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特别是部分拥有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企业忽视加强保护自己的专利权。因此魅族在推出新手机抢占国内手机市场时被苹果诉至法院。在欧美国家,很多企业慢慢将诉讼重点转移至外观设计专利,因为对他们而言,发明专利过于专业,诉讼时间过长,远不及外观设计的易于辨别[3]。中国企业对于外观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2010年中国的魅族M8手机就因为侵犯了苹果的外观设计专利而被叫停,魅族因此蒙受了接近1个亿的损失[4]。从魅族在华外观专利可以看出,自2004年之后就在外观设计方面停滞不前,2007年与苹果的诉讼之后更是在手机领域一蹶不振。魅族作为本土手机大厂商,自2010年之后开始注重手机的外观设计,不再一味的学习苹果设计,开始走上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之路。

(二)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思考

我国手机企业在外观设计方面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也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同时我国专利制度也需要顺应国际环境的发展。1.做好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负责人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注意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权是否被侵犯以及是否侵犯他人外观设计专利权,做到事前的可防可控。2.注重周边产品的保护。手机行业除去手机机身之外,周边产品也是重中之重。苹果公司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就充分考虑了此点,为它的各种周边产品也申请了大范围的专利,包括手机壳、充电器等。3.做好GUI的保护。目前我国暂时不保护GUI设计,但各跨国公司的诉讼争端开始转向用户界面。我国对于是否保护GUI尚存争议,就笔者而言,国家可以放宽保护范围,为之后的国际诉讼做好先前准备。

从三星与苹果的世纪大战,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的诉讼重点已悄然开始向外观设计专利转移,而这一方面恰是我国企业不足的。我国企业,特别是目前走俏的手机厂商,一直在走跨国公司走的老路,不论是学习苹果的策略还是学习三星的以发明专利为重。如何在三国鼎立的手机市场为自己寻找一片天地已成为我国手机行业的重点。

我国目前尚未认可GUI保护,那么在GUI已成为世界手机厂商保护重点的时候,国内企业应如何寻求对策适应国际变化呢?笔者认为这仍需要国家、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重视与关注。外观设计专利是新的战场,我国企业需要从三星苹果大战中吸取教训,转变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 夏进军.基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企业绩效研究[J].设计,2012(2).

[2] 李小武.回到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起点――从GUI的保护谈起[J].清华法学,2012(6).

[3] Michael A. Carrier. A Roadmap to the Smartphone Patent Wars and FRAND Licensing[J].CPI Antitrust Chronicle,2012(2).

[4]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苹果与三星专利战对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影响[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12).

上一篇:国际热钱进入我国的动机、路径及对我国经济产... 下一篇:《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曲式形态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