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信息化企业

时间:2022-04-19 07:31:35

【摘要】企业内部流程信息化的模式和基本要求包括四部分: 互联网基础设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整合国家电信、信息科技,打造以网络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基础通信平台,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

认清信息化企业

“在70年代,人们就已看清,对企业和其他组织而言,计算机化的信息乃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源。人们还看清了,这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有来自最高层的规划,而实施这样的规划又迫切需要一套正规化的,并且最好是与数据库设计相联系的易于用计算机处理的方法学”。

――美国著名信息系统专家詹姆斯・马丁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推动着企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是指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的各个层面,其核心问题是对企业信息进行整合,并用整合后的信息整合企业。信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源,是企业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信息的整合,提高了信息的使用价值,从而可以利用它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改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机制,有效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模式

企业信息化分两个层次:企业内部流程信息化和外部环境信息化。企业内部流程信息化要求企业的各项业务,从营销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生产工艺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信息化。

企业内部流程信息化的模式和基本要求包括四部分:

互联网基础设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整合国家电信、信息科技,打造以网络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基础通信平台,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电子数据网、移动网、图像网、多媒体网和卫星网等网络格局,光纤、微波、卫星通讯组成了天地合一,互为补充的骨干通讯网络。这些网络的建成和使用,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企业与客户的电子交易系统(即B2C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站将产品信息和销售信息在网上,让消费者通过网络获取或发生交易。这种全新的电子购物模式,拓展了企业营销市场的范围,对企业的营销方式和消费者购物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即B2B电子商务)。它是完成企业对消费者电子交易(如订单)等的必要程序,并以此支持前端B2C的交易行为,其典型应用如企业采购、物流配送等业务流程。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间的电子交易在电子商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数据公司(IDG)的报告显示,2001年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516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83%。

企业内部流程信息化。在实施企业内部流程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是企业内部各部门本身的信息化,如财务、人力资源的计算机管理,生产制造的ERP系统,市场营销的计算机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将各个部门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如ERP、SCM、CRM等,利用信息共享机制有机整合,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信息获取和交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企业信息化的国家级政策,是希望各个产业与整体社会经济能够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整合。这种模式,可称之为“企业外部信息化”。这从更大范围上满足了企业信息交换和沟通需求,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信息化经济模式。企业外部信息化的内容包括四个层次――

企业层次: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产业层次:包括单一产业和多个产业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自然延伸即供应链的信息化,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将上、下游企业,如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客户整合在一起,实现各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和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这其中,构建标准化的供应链信息交换平台是重要一环。在实现单一产业的信息化整合后,就有条件实行产业间的信息化整合,以实现跨产业的信息化目标。

社会层次:社会层次是指与企业和产业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行业或行政机构,如金融、教育、文化和工商税务机构等的信息化建设。社会经济环境的信息化,是信息化企业(或产业)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必然要求,例如:银行对于企业的存、贷款和帐目支付是不可缺少的;电子报关、电子报税等与政府机构有关;企业与教育、文化等行业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社会层次的信息化,是企业(产业)信息化的必然延伸。

国家层次:这是一个国家信息化的最高层次,从整体上形成国家范围内的信息化经济模式和电子交易环境。其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对经济政策的制订和电子商务方向的确定与引导极为重要。因为个别企业、产业和社会行业必须在安全、快速的网络环境和明确的政策导向下实施信息化策略。

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经营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然而,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信息化是大势所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都会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业务流程、企业战略也会随之改变。这一切,必然对企业产生革命性影响。

首先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把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将企业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融于一体的“大网络”格局。电子报关、电子报税、电子支付、电子订货、网络营销等等,企业将不得不面对信息化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在大网络的模式下,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

其次,企业内部流程重组。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一体化。原有的企业业务和工作流程,必须在信息化的环境和要求下实施重组。这种变化,对员工的思想观念,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营销方式的多样化。信息化使网络成为企业经营的通用平台,在互联网上,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全面地获取不同公司的产品信息,对产品的价格、服务进行分析比较,购买产品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这势必引起消费模式和需求行为的变化。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为企业开展电子化营销和网络服务提供了新的工具,扩大了企业营销范围,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网络系统,信息,推广产品,开展网络营销。

实施信息化策略

沃尔玛不惜巨资建立全球性商品采购和配送系统;青岛海尔更是在国内率先采用了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些都说明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同。现在,海尔全面实行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运行的内部“市场链”管理,成功地实施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

通过整合企业的信息重构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美国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詹姆斯・马丁博士提出了一系列的整合企业信息的信息工程方法,可以作为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指导原则。企业的信息整合,需要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企业要围绕其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作好战略数据规划。马丁在《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学》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企业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做好企业战略数据规划。一个好的企业战略数据规划具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第二,在企业战略数据规划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开发主题数据库,然后,再围绕主题数据库来开发业务处理系统。这与根据处理流程的需要编制软件,然后再根据软件的需要建立数据库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有很大差别。

第三,开发并应用企业独特的软件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来讲,除了能够从书本、网络等公共媒体获取可共享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特有的不可共享的知识。这类知识只存在于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头脑之中,运用于企业运作过程之内,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运作模式密切相关。有人说,“没有共享的知识才是力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其实,这种没有共享的知识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内涵。把这种不可共享的知识应用于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之中,就可以获得比其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

通过培养综合型人才来设计和应用信息化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讲,企业信息化需要使用非常复杂的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必须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这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懂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并能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企业信息化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培养出既懂经营管理,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员就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力量。

同时,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成功应用,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能熟练正确应用信息系统的高素质员工。员工素质的培养,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工作,而高素质的员工,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真正体现。

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企业在总体目标和规划的指导下,把企业信息化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分阶段逐步实施。完成的每一个信息化子系统,要在企业经营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体现出应有的效益,如此才能激发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热情。

上一篇:网络经济下的物流模式选择 下一篇:体验式营销:锁住你的网上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