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评价语言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4-19 01:47:26

对学生评价语言的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005-01

教师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师生关系、交流的纽带。教师要用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去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课堂氛围,更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更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

一、多方式、多方法

评价要发挥出它的多重功能,要从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1.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滋润学生心田的雨露,是抚慰学生心灵的春风。“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善于“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产生莫大兴趣和动力,教师决不可主观片面地随意否定学生,因为气可鼓而不可泄。但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分不出是与非,长此下去会养成学生自高自大思想。所以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妥,再想想你会说得更棒!”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想一想还有什么补充吗?”教师的评价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用到实处,恰到好处。

2.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课堂上要向他们投以关注的目光,为他们创造一些展示的机会。

3.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但采用这种方式,需要耐心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在互评中及时予以正确引导,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

二、多真诚、多爱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回答很精彩!” “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为你高兴!” “我怎么没想到,你的这种解题方法太精彩了。“多好的问题,会学,会思考,进步真大。”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因为只有发自肺腑的鼓励性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三、多鼓励、多欣赏

利用显性课堂,体现评价。学生在校学习是基本形成学生素养的关键期,关注学生的在校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种种能力倾向给予评价,是促其形成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对于相当一部分能够做出正确或基本正确回答的学生,可采用积极肯定的评价语言,如用“你回答得很好”“你归纳得很全面”“你分析得很透彻”等语句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新课标中,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以及评价多样化,特别关注儿童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付出努力的程度及创意性表现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以恰当的评价来调控学习过程,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情感内化。

四、多幽默、多艺术

幽默的语言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力量。它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课堂上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学生在开怀一笑中,受到智慧的启迪。幽默的语言可以化解课堂上的尴尬,让学生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上如果合理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力!”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总结探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得体地表达,才能自如地掌控课堂,拨动学生的心灵。

上一篇:浅谈荆门市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一篇:虚拟学习社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