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干事创业 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时间:2022-04-18 09:43:53

抢抓机遇 干事创业 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记者: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一年。2010年,依安县总体工作思路是什么?

胡银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依安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围绕打造食品、生化、陶瓷三大产业强县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发展目标,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方向,坚持发展农业打基础、招商引资借外力、做强工业兴财源、建设城乡优环境、关注民生解难题、抓好党建增保障,全面加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建设,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和谐发展的新依安。

记者:主要的工作目标是怎样定位的?

胡银波:到2010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7亿元,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5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0 500元和5 575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7%。

记者:要实现上述目标,应该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胡银波:首先,全力以赴发展县域经济,夯实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要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2010年,全县工业经济增加值和税金要分别实现13.3亿元和9 420万元,同比均增长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税金要分别实现10.3亿元和 8 90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支柱产业。重点要围绕糖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博天二期工程建设,提高产能、增加效益、提升带动力;围绕乳产业发展,完善并尽快启动摇篮二期工程,改造原生产线上马豆粉、米粉加工等项目,实现多元发展、多向增收;围绕薯产业发展,积极协调奈伦公司新上变性淀粉、膳食纤维、脱毒蛋白生产线,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比较效益;围绕鹅产业发展,敦促企业上马熟食加工生产线,启动羽绒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税收额;围绕豆产业发展,积极为黄淮公司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争取早日投产。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地大集团、大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强经营管理,注重改革创新,在节本降耗、安全生产上做足文章,在叫响品牌、提升实力上加大力度,确保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狠抓项目建设,扩大企业群体。继续实施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对已签约的项目抓推进建设,对没签约的项目抓合同签订,全力推进鹏程二期、三利物流、依民烟花、中广核风力发电、国能生物质发电、中德合作沼气综合利用、大唐集团风力发电、双阳镇苏打水开发等在建待建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增强对工业经济的拉动力。要理顺各种关系,支持企业发展。重点是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理顺农企关系,与农户牢固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联结机制,保证企业原料需求,确保农户收益增加;鼓励、引导金融部门整合信贷资金、降低信贷门槛,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增强诚信意识、如期履行还贷责任,实现银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为企业提供“跟踪式”全程服务,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同时,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能人领办创办带动能力强、拉动就业多、纳税数额高的民营企业,不断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活力、增添动力。

二要发展现代农业,抓好基础工程建设。种植业要突出规模经营,抓好配套建设。坚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好做法,落实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以大户经营为重点,推动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与农机优势互补,加快规模经营进程。2010年,全县规模经营面积要达到200万亩以上。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扶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以规模经营地块为重点,兴办水利事业,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灌溉机井等抗旱除涝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抗灾御险能力;积极探索灌溉设施使用、管护和科学用水新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设施使用率。要用好用足上级补贴政策,争取金融部门信贷支持,整合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积极购进大型适用配套农业机械,增加农机保有量,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田间作业率,重点要抓好16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建设。2010年,全县要新增大型农业机械120台套。要全力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加大县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科技促增产、助增收、提质量、增效益。养殖业要突出重点品类,实现质效提升。结合建设新农村、改造泥草房等项工作,对畜牧业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大力发展规模畜牧业;加强畜牧综合服务体系和奶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保证畜牧业安全、优质、高效发展。2010年,全县奶牛要新增存栏1万头,生猪饲养量要达到90万头,鹅鸭养殖量要达到520万只。劳务业要突出稳定就业,提高收入水平。针对内外市场用工需求,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范围,定好培训项目,因人而异进行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和本领;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积极搭建内转外输的载体和平台,让转移人员有岗就业,实现有组织转移;加强保障体系建设,跟踪搞好维权服务,让转移人员安心就业;加强农民创业培训扶持工作,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作用,以创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成立务工服务队,为农村老弱病残、种田大户服务,实现季节性就近就地转移。

三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借力加快发展。2010年,全县要引进到位资金16亿元,其中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2个、超5 000万元项目4个。要突破束缚搞招商。全县上下要切实冲破资源少、位置偏、气候差、设施缺、建设成本高、生产周期短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大走合作招商、利益共享之路,科学编制项目规划,着力引进各类项目。特别是各乡镇要注重与内外合作、整合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要抓住重点搞招商。重点要围绕我县优质的高岭土、石英砂及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围绕几大产业上下游产品开发、配套发展,围绕现有企业的做大做强、群体扩张,围绕现有招商项目的完善、深化,围绕发展物流、制药、发电、包装等新兴产业,进行定向、定位、专业招商,开展会展招商和以商招商,着力引进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性好、纳税能力强、节能环保、吸纳就业的企业和项目,促进项目集聚、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要换位思考搞招商。站在客商的角度考虑资金流向的正确性、项目落户的准确性,扬长避短搞招商,有的放矢做承诺,做到知己知彼、引凤入巢。

其次,坚持不懈加强城乡建设,搭建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要加强城乡道路建设。积极抢抓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最后机遇,通过对上争取和自身投入,多元筹措建设资金,强化资质认证和质量监管,全力推进饶讷公路依安段改建工程,力争两年内完成;强化对上项目争取,全力抓好双阳河等4处危桥断桥的改造建设,实现当年建成通车;继续抓好民乐街、县城东西出口、植物园等路段的改造拓宽建设,年内全部竣工通车;狠抓536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实现通村公路硬化过半的目标;结合泥草房改造和村屯绿化、环境整治,抓好村屯道路建设。

二要加大“两改”工作力度。坚持政府规划、市场运作,突出连片开发、整体推进,重点围绕城区主干道、居民聚集区、设施完备区,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安居小区、廉租房建设,在完成2009年拆迁7.2万平方米、回迁建设7.2万平方米任务的基础上,再完成拆迁4.9万平方米、建设5.3万平方米的任务,其中建设廉租房350套;按照“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目标要求,坚持成功的改造模式,多元筹集建设资金,依据群众意愿,突出沿路改造,科学制定规划,全力推进泥草房改造,必保全年完成改造5 800户的目标。

三要抓好配套工程建设。坚持综合配套、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在供排水上,结合城乡道路、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建设,加强城镇二次供水管网、排水管路改造和日常维护,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和排水工程建设,保证群众全天候足量供水和饮水安全,保证排水通畅。在供电上,结合城乡规划建设和重点工程实施,重点规划建设县城供电线路,改造地上供电线路,完善乡村特别是泥草房改造重点村的供电设施,以达到既保证供电的稳定可靠又美化城乡的目标。在供热上,加速推进供热资源整合,深入实施低温楼改造,逐步推进并网改造、智能化供热,全面强化供热市场治理整顿和质量监管,切实提高供热能力、质量和水平,保证供用热双方满意;加强农村泥草房改造集中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能源,减少粉尘污染、废气排放和生活垃圾。在供气上,围绕棚户区改造,启动整体规划连片开发居民楼的集中供气工程;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推进农村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逐步转变城乡群众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加强道路、休闲娱乐场所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乡群众的生活条件。

四要强化生态保护建设。从可持续发展出发,积极加强生态建设,全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抓好林业生产。扎实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激活林业发展内在动力;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通过四季造林抓好常规树种造林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林果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中推进植树造林;以组建林业生产合作社为载体,创新造林方式,实现植树造林的新突破;加强苗圃等育苗基地建设,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成活率;积极推广林木管护新机制,保证林业生产健康发展、林业资源永续利用。特别是要抓好森林植物园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要加强水土保持。深入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土地整理、耕和培肥,不断提高地力;全力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做到合理利用土地;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要强化环境治理。

再次,尽心竭力抓好民生事业,激活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要抓好科教文体事业。坚持协调发展原则,推进教育科技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要优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发展集中办学、兴办大教育的思路不动摇,继续推进教育资源整合,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向上争取和自身投入相结合,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和学生生活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内外环境整治,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要积极兴办文化体育事业。

二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以城带乡”工程,继续加强县医疗卫生集团和乡村卫生院所建设,健全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城乡人力、设备、资金等资源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以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用好用足医改政策,加大自身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装备水平,增强硬件保障;加强医护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医药市场和服务场所监督治理,保证群众就医用药安全;针对甲流等疫情的陆续发生,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防控预案,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三要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小额贷款等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稳步提高就业率;加强城乡低保、医保、社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保障体系建设,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要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十四个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加大社会帮扶、困难救助力度,保证城乡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四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标本兼治,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干部接待日、重点案件包案制等项制度,加大对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摸、排、查、处力度,把矛盾发现在基层、控制在初始、化解在当地,全力防止和减少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的发生。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妥善处置和突发事件,确保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上一篇:创业路上铸丰碑 下一篇:撑起“三农”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