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元诗》补考

时间:2022-04-18 08:25:03

摘 要:《全元诗》是一部大型断代诗歌总集,学术意义重大,但在编纂中也存在一些疏漏。本文对部分诗人小传进行补充,且对部分误收宋人、明人诗篇进行辨正。

关键词:《全元诗》 元代 诗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5)02-91-95

杨镰主编的《全元诗》是我国元代诗歌总集,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其规模宏大,搜罗完备,收入近五千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约十四万首诗篇。且为所收的大部分作者撰写了人物小传,为广大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以说,《全元诗》的编纂完成,对今后元代文学、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书中存在的一些疏漏,故不揣自陋,试对其中的一些诗人小传进行补充与辨正,同时也补遗部分失收诗歌,以就教于方家。

一、桃花梦叟

《全元诗》将“桃花梦叟”单列,言其“字里不详”[1],并据《式古堂书画考》卷五十三录“桃花梦叟题”《情仙花辇图》一首。

其实,“桃花梦叟”并非不可考。张弼《书铁崖先生传后》云:“铁崖先生虽出自会稽,而寓吾松之日最久,遗稿最多,故没垂百年,而松之稍识文字者,罔不能道先生之名。然谓其为边上梅,则所未闻也。岂边梅乃先生家居时所号而特行于会稽诸郡耶?在松所书铁崖之外,有铁雅、铁笛、铁史、铁龙精、铁仙、铁龙仙伯、老铁、东维子、抱遗老人之号不一,如香奁诗等则书桃花梦叟、锦窝老人,此又因事而偶笔,固非常号也,常号不脱二铁字。”[2]可见,“桃花梦叟”是杨维祯号,“桃花梦叟”即是杨维祯。如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卷九《管夫人悬朱竹》诗就署“桃花梦叟杨维桢题”。

二、林士敏

林士敏,《全元诗》记其“生平不详”[3],据《闵中荔支谱》录《咏宋家荔支》诗一首。

其实,林士敏的生平是可考见的。明・陈道《(弘治)八闽通志》卷七十一详细记载了其字里生平:“林士敏,名懋,以字行。福建莆田人。五世孙。父善同,字舜与,少好学,工词赋,元末领乡荐,署泉山书院山长。国初例起赴京师,以祖母年老辞,既而复起之,竟卒于道。士敏洪武中由乡贡入太学,逾年署大理寺少卿,除刑部郎中。以陈言谪南丹州吏,永乐初起为南康府知府。一意损已厚人,衣服至给取于家。改淮安府,清介愈甚,坐不防水患,贬南宁府镆Ue检。辟为常州府宜兴县教谕。有《芹边集》、《匡庐小稿》。”[4]据《(嘉靖)南宁府志》卷二,林士敏又名世懋:“林世懋,莆田人,二十六年领乡贡入太学,明年署大理少卿,寻授醪坷芍小R匝允卤崮系の谰吏。永乐改元,擢齐南康知府。”[5]而据明・郭大纶《(万历)淮安府志》卷二,林士敏任淮安知府在永乐六年。其生平也见于明・陈鸣鹤《东越文苑》卷六、《(光绪)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同治)重修山阳县志》卷五。

三、傅藻

傅藻,《全元诗》 仅载其为“义乌人”[6],未著其字里经历。

检《(崇祯)义乌县志》卷十四有关于傅藻的记载:“傅藻,字伯长,受业黄文献公弥门,以文章知名。洪武五年,由本县儒学,奏对称旨,授翰林编修,寻改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未几,擢东宫文字,迁武昌知府。后以荐超拜河南廉使。所至皆著声称。藻为御史时,奉敕按凤阳狱,道途往还,辄以所见成《纪行诗》若干卷,率有关于风教。一日召对华盖殿,以诗进呈,上览之,大悦,作和章四首赐之。”[7]《纪行诗》未见传。

四、朱芾、朱孟辨

《全元诗》将朱芾、朱孟辨视作两人。朱芾,“字孟辨,号沧洲生。云间(上海松江)人”[8],收《寄张子政》诗一首。朱孟辨,《全元诗》载其“生平不详”[9],收《绝句》一首。而《全元诗》所收朱孟辨的《绝句》即《四朝诗》明诗卷一百二七题“朱芾”的《自题芦洲聚雁图》。考徐沁《明画录》卷六载:“朱芾,字孟辨,以字行,号沧洲生,华亭人。善诗词,书工四体。洪武初就征官编修,改中舍。画芦洲聚雁,极潇湘烟水之致,兼写山水及白描人物。”[10]《大观录》“朱孟辨惠麓秋晴图”条云:“名芾,字孟辨,以字行。才思飘逸,千言立就。工于草书篆隶,铁崖门人也。洪武初征授编修,改中书舍人。”[11]《(乾隆)娄县志》卷二十一亦云:“朱芾,字孟辨,结庐秀州塘,四面环水,自号沧洲生。少从杨维祯游,才思飘逸,工词章,兼善翰墨,尝平生篆隶书于细林山,名篆冢,时人咏之。明太祖御制集有《和朱孟辨落花》诗。”[12]可知,朱芾与朱孟辨实为一人。另据黄佐《翰林记》卷五:“(洪武)九年十月,降编修朱孟辨为中书舍人。”[13]

五、陈潜夫

陈潜夫,《全元诗》载其“字振祖,钱塘(浙江杭州)人。至正中曾与吴县徐达左耕渔轩之会。”[14]辑录佚诗五首。

陈潜夫生平可考,据明・方鹏《昆山人物志》卷十:“陈潜夫,字振祖,本钱唐人,徙居昆山。” [15]《(嘉靖)太仓州志》卷七:“陈潜夫,字振祖,一名潜,字潜夫。本钱塘人来迁。性端方,善启迪,声誉甲士林。洪武六年为邑庠训导,升国子监学正。平生著述散逸无传,卒祀乡贤祠。”[16]

六、郑棠

郑棠,《全元诗》载其“字里不详。曾任翰林检讨。”[17]而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五十二有郑棠小传:“郑棠,字叔美,浦江人也,与从父兄楷、弟嗑闶芤邓五ブ门,以文词知名。……秩满,升翰林检讨。以疾辞归。所著有《金史评》及《道山集》二十卷。”[18]生平又见于《(康熙)金华府志》卷十七等。《全元诗》据《麟溪集》仅录诗一首。郑棠又有《赠浦阳江渔者》诗,《全元诗》失收,今据《(光绪)浦江县志》录于下:

浦阳水,清道叮仙华蜒蜿走其北,二水会合城东南。朝霏紫翠,暮霭晴岚。水光山色日万状,渔歌钓艇浮于潭。G乃一声秋月皎,粼粼百顷玻璃涵。衣冠相承风朴美,高韵雅有奇才男。粲粲珠玑每酬唱,霏霏玉雪高清谈。结屋江之浦,酿酒泉香甘。清风一联长在手,垂杨穿得渔P纤。有时取醉藉芳草,红光八面春容酣。一朝征书自天下,天衢逸足驰飞骖。凤池纵挥洒,雨露恩光沾。云汉天章五花诰,元霜鹤管濡银蟾。笔精墨妙古书法,鸾翔凤翥宿所谙。闲来过我官舍冷,堆床图史交相参。墨池染翰翻鲸浪,芸窗响榻高掀帘。吟吟却忆江渔日,桃花浪暖春波恬。A来旅寓京华久,清梦夜夜归门阎。东观好事为图写,历历景趣存缃缣。会当铁网掣起珊瑚树,平步直上瀛海三山尖。[19]

七、萧执

萧执,《全元诗》载其“字子所,生平不详,《诗渊》作元人。”[20]录诗二首。

其实,萧执生平可考,如明・黄佐《南b志》卷二十二:“萧执,字子所,一名雅言,吉安泰和人。世为儒家。祖梦得,有文行,尝庐墓三年,以毛诗训其乡人。执博学强识,结庐读书于武山,以家学领洪武辛亥乡荐上第,选为国子学录,令分公侯卿大夫子弟。每因其材质与之讲解,多所造就。执蓄学日富,尤长于诗。……洪武六年六月二十四日既归,乡之子弟以其教育太学有成也,乃相率闯门修贽从之游。来者日众。……执天性至孝,旦夕不离亲侧。亲没,庐墓三年。免丧,乃领邑教,诱进后学,孜孜不倦。申国公邓愈统兵剿龙泉草寇,将蔓连泰和。执诣军门陈祸乱之由,于是愈下令禁止……礼部侍郎刘崧序其诗集行于世。”生平又见于明・林庭《(嘉靖)江西通志》卷二十九、清・曾国藩《(光绪)江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七。

八、周润祖

周润祖,《全元诗》载其 “生平不详”[21],据清・黄瑞《台州金石录》卷十三录题“紫岩周润祖”《邬处士挽诗》一首。

检《(嘉靖)浙江通志》卷四十五有周润祖小传:“周润祖,字彦德,临海人。尝学于周仁荣,与达兼善为友,隐居教授四十年。至正中被召。既没,而恩命始下。乡人相与即其所居尊称之曰紫岩先生。所著有《紫岩稿》十余卷。”[22]生平又见于明・凌迪知《古今万姓统谱》卷六十一、《(康熙)临海县志》卷七等。

九、张士熙

张士熙, 《全元诗》载其“字里不详。至正间曾任江州湖口县尹。”[23]据《元诗选癸集》己集上录《石钟山》一首。

《全元诗》所言“字里不详”失考。《(同治)湖口县志》卷六有张士熙小传:“张士熙,字君美,莒人,礼部尚书彬之子。初y濮州,有政声。至正间尹湖口,为政有方,不事烦苛。新文庙,葺斋舍,增饩廪,宽徭役,风俗教化,蔚然一时,奸宄屏息,和气召祥。民怀其惠,勒石颂之。及去,老稚攀辕,车莫能行。”[24]其生平也见于清・曾国藩《(光绪)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二。补诗一首:

送苏公赴大同行省郎中

居庸关头乱山积,李陵台下黄沙碛。画省郎中貂帽侧,飞雪皑皑马鞯湿。马蹄雪深迟迟行,冷月凄云塞垣明。铁甲无光烽不惊,万营声角如水清。明年四月新草生,征人卖剑陇头耕。思君遥遥隔高城,南园城楼来雁鸣。(明・张钦《(正德)大同府志》卷十八,明正德刻嘉靖增修本)

十、孙氏温、孙氏益

《全元诗》第六十六册第一百八十三页据《诗渊》录孙氏益《栖霞洞》一首,并言“生平不详”:

飞仙巢三山,弱水环四溟。谁知黄茅岭,自有白玉京。独曳一枝H,枝空上青。檐飞堕八桂,石陨化七星。炬火然,异状不可名。垂天紫云盖,插地翠羽屏。已无俗士驾,尚有仙客经。敢言居,妙绝冠平生。

《全元诗》第六十六册第一百八十四页据《诗渊》录孙氏温《七星岩》一首,并言“生平不详”:

十载汗修门,簪侍帝垣。五云深莫窥,众星拱以繁。一坐犊背书,身落海上村。山川发余想,钟鼓眩昔闻。星图焕斗极,两两错地文。今日复何日,乘槎造天阍。日月起可挟,参井安足扪。谁当揭其柄,为我酌瀛尊。

其实,《诗渊》误将此两诗归为元人,未能准确记录诗歌作者,《全元诗》因袭其误。这两首诗为宋代孙觌所作,收在其《鸿庆居士集》卷三。明・李《宋艺圃集》卷十二、清・汪森《粤西诗文载》诗载卷三等文献均载其为宋代孙觌所作。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五岁即为苏轼所器。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政和四年(1114)又中词科,为秘书省校书郎。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孝宗乾道五年卒。

十一、李应期

李应期,见《全元诗》第五十二册五百七十七页:“字均饶,号耻庵,又号菌翁。瑞安(今属浙江)人。……洪武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有《樊庄稿》。生平见《元诗选癸集》辛集下。” 据《元诗选癸集》辛集下录诗九首。

其实,李应期当为季应祈。考《(嘉靖)瑞安县志》卷八:“季应祈,居鸣珂里,少颖悟,受《春秋》于高则诚 ,既而得关闽诸儒全书读之 ,达其旨意,至于古今事物百家子史,皆极其津涯。如进士林彦文辈,皆折行位与交。尝诲人曰:穷经以致其用,反躬以践其实,不如是,读书奚益?洪武中以明经荐,引年告归。年八十余卒。有《樊庄稿》。”[25]《(万历)温州府志》卷十一:“季应祈,瑞安人,少I悟,受《春秋》于高则诚,……洪武中以明经荐,未几告老归。年八十三卒。有《自警》诗云:希贤希圣吾儒事,大道从来不远人。地载风霆俱是教,天垂象纬岂非仁。无能画虎翻成拙,有技屠龙未是神。俯仰两间无怍,练衣簟食任长贫。”[26]季应祈之子季德玑《JY书屋记》也云:“先子耻庵征士,生故元佑间,……国朝洪武初,用荐者入京见太祖高皇帝于奉天门,铨曹授以侍从之职,德玑以亲老陛辞,放归田里。明年,先子又以明经荐举,以引年辞归。越四载而没。”[27]综上看来,《元诗选癸集》的记载有误,李应期当为季应祈。

十二、赵宗文

《全元诗》第五十三册第二百零三页,仅言其为“甫里人”,据《珊瑚网》录诗一首。

考《吴都文粹续集》卷四有《赵宗文生圹志》,为其自作,云:“宗文姓赵氏,名文,宗文字也。世为崇明人。曾祖讳兴祖,积善以行义,值元季海盗剽掠,徙居长洲之甫里,遂占籍焉。……文居其长,甫弱冠不幸先君子弃诸孤,遭家多故,旧业几坠,赖吾母力以教养,渐底成立。洪武间,县令周博举文为人材召至京,以母老得请以归养母卒。永乐五年诏求贤,文又以翰林典籍梁用行荐,授番阳知县,后以事免官还田里,日以吟咏自娱,未尝务外慕,今年七十有六,老病日侵,知不能久于世。……文生于甲辰二年乙未二月戊午,……所述诗有《慎独斋集》四十卷,《理学直言》一卷,文则有《止义斋集》二十卷。”文后注云:“正统三年,慎独赵先生预治幽堂,复自铭其墓门之石,越二年为庚申岁五月十九日而先生卒,享年七十有八,卒之二年为壬戌岁三月十一日而归藏焉。”[28]由此可见,赵宗文卒于正统五年,即1440年,其生年为至正“甲辰”,即1364年,洪武元年才五岁,可见他主要生活在明代,应为明人,不应入《全元诗》。

参考文献:

[1][3][8][9][14][17][20][21][23]杨镰主编:《全元诗》,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六十七册,第370页;第六十七册,第7页;第六十七册,第10页;第五十一册,第196页;第二十八册,第50页;第五十二册,第198页;第五十二册,第274页;第五十二册,第355页;第六十七册,第507页。

[2]明・张弼《张东海诗文集》文集卷四,明正德十三年刻本。

[4]明・陈道《(弘治)八闽通志》卷七十一明弘治刻本,

[5]明・方瑜《(嘉靖)南宁府志》卷二 明嘉靖四十三年刻本,

[7]明・熊人霖《(崇祯)义乌县志》卷十四,明崇祯刻本。

[10]清・徐沁《明画录》卷六,清读画斋丛书本。

[11]清・吴升《大观录》卷十九,民国九年武进李氏圣译I本。

[12]清・谢庭熏《(乾隆)娄县志》卷二十一,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

[13]明・黄佐《翰林记》卷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明・方鹏《昆山人物志》卷十,明嘉靖刻本。

[16]明・周士佐《(嘉靖)太仓州志》卷七,明崇祯二年重刻本。

[18]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五十二,明天启刻本。

[19]清・善广《(光绪)浦江县志》卷二,民国五年黄志[再增补铅印本。

[22]明・胡宗宪《(嘉靖)浙江通志》卷四十五,明嘉靖四十年刊本。

[24]清・殷礼《(同治)湖口县志》卷六,清同治九年刻本。

[25]明・刘畿《(嘉靖)瑞安县志》卷八,明嘉靖三十四年刻本。

[26]明・汤日昭《(万历)温州府志》卷十一,明万历刻本。

[27]清・陈永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之九,清乾隆十四年刻本。

[28]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

The supplementary of“All the Yuan Poetry”

DENG Fu-hua

(Institut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 poems of the Yuan Dynasty " is Yuan Dynasty poetry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however,the author’s biography is not complete,adding the biographies and some mistakenly included poems.

Keywords: Yuan Dynasty;The Yuan poetry;author

上一篇:论辛亥革命中孙中山的“尴尬”处境 下一篇:练好基本功 互联网+专卖店才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