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4-18 07:08:53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必须对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及实践,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管理等。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教学体系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26-02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机械与运载分院在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中, 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上不断探索,注重内涵建设,形成了以机械工程系统性为特色的“三平台+四模块”化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形成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关系到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机械实验中心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已经建立了融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材料成型及控制等机械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丰硕的实验教学成果。

“机械实验中心”将工程训练、工程力学实验教学融入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机械工程系统性为特色的“三平台+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一)公共基础训练平台

该平台主要包括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力学实验室和机械类基础实验室,在该平台下设置基本实验模块及校内实践模块。

(二)专业训练平台

该平台的实验主要满足机械类专业实践实验环节需求。注重实验的先进性并增加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设备订购中考虑性价比和使用效率。在该平台下设置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模块。

(三)综合创新训练平台

该平台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运用能力为宗旨。该平台设置专业创新实践模块、校内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公共基础训练平台单一、分开的实践模式,将所有训练工种整合为“工程训练”, 以传授给学生机械工程意识为主,学生必须按机械加工流程跟进不同工种。通过工程训练,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该项训练,如何训练,训练什么,该项训练同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关联,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而为之。

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专业性质和专业培养学生需求不同划分为三个模块:工程训练A对应4周实习,工程训练B对应3周实习,工程训练C对应2周实习。不同模块对应不同实习内容,按专业和模块统一安排实纲,统一安排实习项目,这样能保证不论哪一模块和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所有跟加工相关的工种都会看到和实习到。根据设备情况将原实习项目分为5组――车、钳、铣磨、数控线切割、热加工,学生来厂房后可以轮流进行不同工种的实习,不会出现不同工种分布不均的现象。

三、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通过对培养方案的调整,把实践环节的比例增加到40%-50%,增加实验课程学时数,并对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在实验内容改革中,重点突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注重与科研、工程和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并及时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对于机械类学生来说,先进的测量手段非常重要,在更新先进设备三坐标测量仪的同时,相应的要及时更新实验项目。

第二,逐步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数量,增加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数量。

第三,在综合性实验课程中,尝试对实验项目进行模块化设计,既有针对所有专业的公共实验模块,又有针对不同专业的选做模块。机械分院每年进行一次工业力量杯比赛,目的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将其所学在实践过程中展示出来,通过比赛获得提升。

根据上述原则,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如下的方式进行组织。

第一层次的基础训练平台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设备、学会实验方法,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准备条件,打好基础。

第二层次的平台为专业训练平台,是在第一层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的,涵盖各专业在大二、大三期间开设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

第三层次的综合创新训练平台主要是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些综合设计类实验以及技能训练,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课程主要针对部分学业优秀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拓展训练。课程强调因材施教,突出优生优教的特色,综合各级各类大学生竞赛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锻炼和提高。

四、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加强实验教学课程小组建设

将承担相同或相近实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小组。课程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由其负责该实验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研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工作。实验课程小组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课程教案、课件、网络、互动平台、视频、教材等的建设,课程改革和教改项目的申报;课程的归档和信息化建设,课程内教学经验的交流探讨以及同其他相近或相关课程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

(二)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良好互动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预习环节。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料查询,将本实验采用的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了解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实验的设计目的、条件进行思考和讨论。

实验进行环节。不单纯重视实验结果,而是在强调过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报告环节。强调实验报告中结果讨论部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并提倡独立进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讨论,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所学的机械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强化学生实验结果、结论的归纳能力。

上一篇:关于专业外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