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时间:2022-04-18 03:09:36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法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听说能力、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比较阅读法。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比较阅读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本人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认为比较阅读教学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所谓比较阅读教学法,就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相应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中,静态比较法与动态比较法确实不失为一种扩展思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静态比较

静态比较是对一篇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现象以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课文进行的一种比较分析。这种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的特点,认识课文表情达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常用的静态比较法有三种形式。

1、多篇求同比较

顾名思义,求同比较就是找出几个知识点中的共同点。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学会认识事物规律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结尾写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里松柏梧桐、枝叶交加、鸳鸯相向、叶叶和鸣,象征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这一情节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和冯梦龙的《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结尾都有相似之处。窦娥临刑前对天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桩誓愿都应验;秋先被恶霸张委迫害,花神出来惩治这两个恶人。在我们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结局,如牛郎织女的“鹊桥”,《杜十娘》中“孙富的暴死”,梁祝的“化蝶”等,正是这些浪漫主义的写法,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的深化,构成了全剧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通过这样的求同分析,学生在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的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了。求同之妙,可以使学生从归纳比较中,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多篇求异比较

求异思维具有不拘泥于常规俗见、追求新颖独特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运用求异比较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在进行《唐诗三首》的教学时,可以将《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进行比较。从思想内容上看,三首诗都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但入题的角度和作品的风格却有明显的不同。《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消极的避世思想。作者以奇特的夸张描写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笔墨写梦游天姥的情景,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既写了自己的现实遭遇,也写了作者的愿望理想,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而《琵琶行》把琵琶女的命运和诗人自己的身世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当时摧残人材的控诉。在艺术特色上,每首诗都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技巧,但又各有特色。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奇特瑰丽的想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沉郁顿挫,《琵琶行》的细腻而有声有色的描写。又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可联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让学生比较这两首虽是同一题材诗词,却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的不同的思想境界,艺术手法也各有特色。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沁园春・雪》始终是大笔挥洒,意境恢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固然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但更多的则是渲染雪中的奇寒,愁云的惨淡;《沁园春・雪》始终赞美祖国江山的多姿多娇,感情乐观豪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写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对于严寒,着意渲染;而《沁园春・雪》由写雪景而评说千古,抒发豪情,对奇寒只字不提。一经比较,学生便可体会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而两位诗人的胸怀,也可见根本不同。

总的来说,多篇比较法,打破了“篇”的界限,使学生从“篇”的小天地跳到“大世界”中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认识也就更全面,更深刻。

3、单篇内部比较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内包涵着若干个多侧面多层次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在单篇内部进行比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弄清课文的内部结构,很多时候还能从突破一点来挈带全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长江三峡》一文,作者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依次描绘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色,三峡特点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亦各异。若用比较教学法,就简洁而又明了:瞿塘峡以雄奇见长,作者就绘形绘势绘声绘色;巫峡以秀美引人注目,作者就大量运用比喻,以尽其妙;西陵峡以凶险著称,作者就着力抒写轮船航行的艰难与人乘船的感受。这样一比较,文章的内部结构及各段的行文特点就清清楚楚了。

由此可见,静态比较是多方面的,从中获得的认识也是多方面的。

二、动态比较

这种比较是教师有意改变原文的走向,选择原文的立意谋篇、选材剪裁、修辞用句等方面中的任何一点进行增删或置换,然后再与原文进行的比较。它的功能在于谬中求精,拙中见巧,比照出课文的深刻内涵和精当的文笔,极利于增强学生知识的活化率和写作技能的领悟力,动态比较也有多种形式。

1、改写原文,进行比较阅读。有些作品思想较为深刻,学生在理解时往往能读懂它的字面意思,而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不能品味艺术语言的精妙,这时通过改写原文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比较其中的差异,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作品表达了清、静、悲凉的意境,许多学生在阅读时由于时代的间隔,生活经验的缺乏,读不出清、静和悲凉来。为了让学生体会出文章里的意境,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段进行改写。

原文:“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改写: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异彩纷呈的,想起钓鱼台袅娜修长的柳条,想起西山漫山遍野的红叶,想起玉泉万道金光的日出,想起潭柘寺来来往往的香客。

原文中“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虽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这些形象本身就带有凄清的色彩,而改写后,“异彩纷呈的”、“袅娜修长的柳条”、“漫山遍野的红叶”“万道金光的日出”、“来来往往的香客”等形象充满热烈的色彩,意境与原文完全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比较容易地品味出原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怀。

2、删减句段,进行比较阅读。抓住一篇文章中语感因素强的地方,指导学生深入品味,揣摩语言的精妙之处,领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可以对原文中一些精妙的文字、词语、句子或语段进行删减,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往往使学生迅速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

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第三章有阿Q欺侮小尼姑的情节。学生们初读这段文字,只对阿Q下流的行为感到可笑,不能深刻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里蕴藏的悲哀:对欺弱怕强、愚昧麻木的国民劣根性的悲哀。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原文中两处“酒店里的人大笑了”和最后“‘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三句话删除,再与原文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中理解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单一刻画阿Q无赖流氓的嘴脸,而是要表现国民群体性的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让学生联系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药》等作品里写到的“看客”形象,探讨作者描绘这些形象的用意。学生也就深刻领会了鲁迅先生“揭示社会的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

3、更换词句,进行比较阅读。不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意蕴,不同的句子表达不同的语气、语势、情感;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里所体现出的情味也不相同。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用词的精妙,强化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有时变换句子中的词语、句型,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里描写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的一段文字:“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这段文字绘声绘色绘形地刻画了“康大叔”这个刽子手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刻画人物用词的精妙,可以把原文中一系列动词进行变换,以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改为以下文字:“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撕下纸罩,包了馒头,递与老栓;一手接过洋钱,数了数,转身去了。”

原文的一系列动词刻画出康大叔凶狠、蛮横、贪婪的本性,以及对人血馒头的交易轻车熟路的凶残;替换的一系列动词,动作的力度、强度、色彩上完全变了,既不能刻画出康大叔的个性特征,也不能在对比中揭示华老栓老实、懦弱的性格。

由此可见,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改写、删减、变换等方法,让学生在对不同言语材料的比较中,鉴别表达上的优劣,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实践证明,比较阅读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上一篇:引导式教学培养数控创新型人才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摭谈中职古文教学中“网络批注式”阅读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