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展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时间:2022-04-18 01:07:52

“交流展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建构生态课堂始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交流展示方法或者模块的应用可以让师生更进一步走近这样的目标。所谓交流展示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内容以后进行的,基础知识熟悉以后,知识的重点、疑点、难点显示出来,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展示才变得有话可说。

一、交流展示的前提是教师对内容与范围的明确

教师要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课堂交流展示环节所需要注意的内容及范围。我们需要使学生能够在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范围、教学内容中畅快交流、无碍展示,让课堂内容交流展示真正变成带动学生发展进步的优良手段。交流展示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体现出这一教学功能将作用于哪个方面。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教师需要在仔细分析课程标准及教材资料的前提下,认真把握好每一项交流展示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在集体讨论、分组讨论中把握住重点,做到行之有度、言之有物。课堂上的交流展示问题设置需要有一定难度,也需要有一定坡度,也就是说,问题的难度不能太低,而是应稍高于学生个体理解能力或者小组整体研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自觉地进入到交流氛围中去,形成探讨热情。当给学生的交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这些问题成果的机会,展示时,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具启发性,以使学生能够更容易进入到展示与讨论状态,形成热烈的课堂氛围。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可能已经轻易得以处理的问题,教师则不必再给学生以重复交流展示的机会,毕竟这种相对耗费时间的做法,还是要使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交流展示的关键是过程中重点与难点的突出

交流展示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要突出展示,这是受交流展示时限性、引导特点决定的。教师要学会在利用交流展示平台时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进行小组划分时,学生可能会依据学习兴趣而自定小组人选,只要是有理有据,那么教师没有必要再插手分组事务。而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因为对一些问题产生兴趣,比如关于区域经济的问题,学生若是一路深究,则会牵涉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的细节问题,一直追寻下去会无休无止,此时教师就应当注意到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重点难点的关系,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热情,也不能使课堂显得杂乱无章。高中地理探究过程中的交流与展示,是培养并延伸学生基本思辨能力的平台,也是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基地,更是地理课功能的集中体现。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假设和论证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对于论证结果的展示及展示证据的挖掘也千差万别,这是交流展示所特有的现象。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这种现象更符合教学目标的指向性要求,让高中地理中所包含的知识能够更集中地展现。

三、交流展示的升华是知识的迁移与生活化应用

交流与展示功能实现的同时,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能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达成知识的迁移与生活化,才是知识的最终归宿。我们说学以致用,这绝非虚妄浪言。所有知识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应用,教师将教材知识用交流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其根本目标也是应用,只有学生在了解到知识的基本原理之后,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知识的价值才能有所体现,学生也才能感受到知识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当天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节目播放给学生看,并给学生提出任务要求:一边看电视,一边观察有哪些特殊的现象。这时学生会较容易产生疑问:为什么台北处在高纬度,广州处在低纬度,台北的气温还要高一些呢?此时教师则可以适时将对气候造成影响的因素罗列出来,学生在交流中就会很快得到答案:原来是海洋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台北处在岛上,四面环海,冬季风对其影响很弱。这样一来,原本理论性很强的问题,经过生活化的“洗礼”,就变得非常形象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顺利地让交流展示完成了知识迁移任务。当学生再听到天气预报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想到地理知识,学习将不再只局限于课堂。除了让交流展示进行知识迁移以外,教师还可以直接使交流展示与课外活动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自然之中进行思想的交流、方法的展示。

高中地理交流展示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让其处理每一个问题都变得目标明确,可以保证自律学习的完整性。课堂形式与课堂内容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而方法的重新梳理与构建也要依赖理念上的再认识,“交流展示”具体应当如何应用,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良性发展思路,培养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这是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理性教育的理念,无疑对学生终身发展是有益的。

(作者单位:江苏海头高级中学)

上一篇:长江回水顶托对汉江兴隆至汉川 下一篇: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