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绘春天美景

时间:2022-04-18 08:18:44

如何描绘春天美景

如何把春天的美景描绘的活灵活现,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这是很多同学思考的问题。下面选录一些著名作家的关于春景的描写。这些描写在写法上,有的精细描画,有的粗犷勾勒,有白描,有比拟,有的用抒情笔调抒写,文笔优美,有的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有的景色表现环境,有的衬托人物,有的映衬主题,有的渲染气氛,有的和人物的行动结合起来描写……总之,这里选录的几例,各有特色,百态千姿,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我们从中既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技巧,又可以从中获得优美的艺术享受。

[例] 春游

大家沉默下来,在风和日暖的田野里慢步走着。菜田里是绿油油的一片,稻田里还漫着水,最初来到岭南的春光紧紧跟随着这一群出色的女孩子。

春姑娘继续拨开山光和云彩往前走。路旁的柳树摇摆着腰肢,紫荆花抬起明亮的笑脸,欢迎她们。

区桃和周炳紧挨着走,看样子真令人羡慕。她脱去金色黄的文华绉薄棉袄,搭在手上,露出里面那件和长袄一样颜色的粉红毛布短褂子来,在温暖的阳光底下,简直就象一朵那种叫做“朱砂垒”的牡丹花一样。

(选自欧阳山的《三家巷》)

[学习技巧]

很多同学在描写景物时常犯的毛病是单纯的写景,为写景而写景,这样写景在作文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在这里,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写景,他写景是为了写人.写人交织着写景。写岭南田野上的美丽春光,是为了衬托出青年人的健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读来之后,人们不禁感到景美,人更美。

[例]眷城春色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选自杨朔《茶花赋》)

[学习技巧]

春天的景物是很多的,我们写作时如果面面俱到,那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了,也反映不了春天的特点。作者在这里不写春风阳光,青山绿水,只在“花事”上做文章。先说春天脚步来得勤快,到处催动花事,直接转入写花,干净利落。然后着墨写清香之梅,说这春色比滇池不知深多少倍。笔锋突然一转,扣上题旨,盛赞红艳艳的茶花才体现出“春深似海”的妙处。虽无情节.但却写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在构思上剪裁上独具匠心。

[例]桑林春色

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土,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很有力量,老通宝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塘路”上拉纤的快班船上的绍兴人只穿了一件蓝布单衫,敞开了大襟,弯着身子拉,额角上黄豆大的汗粒落到地下。

在他面前那条“官河”内,水是绿油油的,来往的船也不多,镜子一样的水面这里那里起了几道皱纹或是小小的涡旋,那时候,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是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可是不会很长久的。渐渐那些树影又在水面上显现,一弯一曲地蠕动,像是醉汉,再过一会儿,终于站定了,依然是很清晰的倒影,那拳头模样的桠枝顶都已经簇生着小手指儿那么大的嫩绿叶。这密密层层的桑树,沿着那“官河”一直望去,好象没有尽头。田里现在还只有干裂的泥块.这一带,现在是桑树的势力!在老通宝背后,也是大片的桑林。矮矮的,静穆的,在热烘烘的太阳光下,似乎那“桑拳”上的嫩绿叶过一秒钟就会大一些。

(选自茅盾《春蚕》)

[学习技巧]

桑林春色写得细腻逼真。有的地方比喻形象,如把春阳的暖和比为背着一盆火;有的地方摹状惟妙惟肖,如写水中倒影,历历在目。把一个桑林春色写得活泼的,映衬了蚕农老通宝对春蚕丰收的向往。这段话启示我们在写景时可以恰当的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反映事物的特点。

[例]春天使大地复活了

阳光照暖大地,空气清香,没有锄尽的青草在各处复活了,不但在林荫路两旁的狭长草地上生出来,而且只要有可能,甚至从石头中间的夹缝里钻出来。桦树啦、杨树啦、野樱树啦,生出清香的、粘性的树叶;快要绽裂的花蕾,在菩提树上膨胀起来;乌鸦啊、麻雀啊、鸽子啊,怀着春天的欢喜,忙着修理它们的巢儿;在那给阳光晒暖的墙壁上,苍蝇快活地嗡嗡飞着。植物、鸟巢、昆虫,全部高高兴兴。可是人呢,那些成年的男男女女却仍旧在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人们认为神圣的、值得注意的,不是这个春天的清晨,不是上帝的世界的美丽(这种美丽原是赐给一切生活享受,让人们的心倾向和平、亲睦、热爱的),却是他们为了逞自己的威风,奴役自己的同胞,而想出来的种种花样。

(选自托尔斯泰《复活》)

[学习技巧]

作者写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自然界到处洋溢着一片和谐、喜悦的气氛,是为了更好地反衬人类社会中尔虞我诈的丑恶现实,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批判。这段话启示我们写景时也可给它加上人为的色彩,让景物来体现人的感情倾向。

[例]初春

不管怎样,冬天毕竟过完了。到四月初,白昼变得温暖,夜晚仍旧寒冷;冬天还不肯退让,可是终于来了温暖的一天,打退了冬季,于是小河流水,百鸟齐鸣。河边的整个草场和灌木给春潮淹没,茹科沃和对岸的高坡中间那一大块地方被一片大水占据,野鸭子在水面上这儿一群那儿一群地飞起飞落。每天傍晚,火红的春霞和华美的云朵造成新的、不平凡的、离奇的景致,日后人们在画儿上看见那种彩色和那种云朵的时候简直不会相信是真的。

(选自契诃夫《农民》)

[学习技巧]

这一段,作家用拟人的手法写冬、春季节的交潜,十分生动;再加上用明快的笔调,绘出了初春华美新奇的景致,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感。

[例]南国春早

南国春早,真正的春天在崭新的日历刚刚掀开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来临了。这比冰天雪地的东北几乎要快上半年。这一带村落,现在都属于三元里,是出色的蔬菜地,以水利工程和机耕驰名。在温煦的阳光之下,田野里东一片、西一片.都是菜园。芥兰开满了白花,白菜簇生着黄花,椰菜在卷心,枸杞在摇身,鹅黄嫩绿,蝶舞蜂喧,好一派艳阳天景色!

(秦牧:《古战场春晓》)

[学习技巧]

春天景色有千种万种,这里写得又是一种。它虽没有桃红柳绿婀娜多姿,但在这南国菜地里鹅黄嫩绿,蝶舞蜂喧,却又是一种艳阳美景。作者落墨在景色,其用意却是写古战场的新貌。

[仿写佳作]

家乡春景

顾集中心学校 刘梦林

每到出了正月,在二月初,家乡往往要下起毛毛细雨,近看,细细的,好像一根根牛毛,又像小小的银针;远看,似一层薄雾,又如淡淡的白烟,在轻轻地飘动――阳光穿透烟雾,形成绮丽多姿的“太阳雨”。(作者妙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细雨的特点,读来犹如身临其境一样。)

“细细润草绿,微风沁花香”,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小草嫩芽,一个个从地下冒出来,织成了一片片黄绿色的草毯。毛毛雨下好几天了,还是那样细细的,密密的,不停地向下飘着,好像永远地洒不完。嫩草叶上的点点雨珠,宛若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草地上的坑洼里积着清清的雨水,顽皮的小孩光着脚在水里扑打着,水花飞溅,弄得身上的衣服都湿了,还在“太阳雨”下不停地嬉笑着,玩耍着――(此处描写极富情趣,作者特写了雨中的小草和在雨中玩耍的孩子,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雨中同乐图。)

家乡的春天空气湿润,人们贪婪地呼吸着,仿佛喝了一杯清香甘甜的蜂蜜酒,油然而生舒适之感。

那时,我们小伙伴三五成群,光着脚丫,踩着湿透了的田间小路,像是在海绵地上行走,别有一番情趣。我们“穿”着泥“鞋”,到了山跟前,向山上望去,啊!多么动人的美景:在青烟缥缈的山隐约露出几棵桃树的影子,绿中衬着粉红色,粉红色中又配着绿色。那袅袅的烟雾,犹如飘动的白纱巾。我们来到山坡上,筒直如临仙境,如在画中,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欣赏够了,玩累了,折下一枝含苞未放的桃枝,带回家中,插在瓶里,盛上水,花苞依然能够开出艳丽的花来。(作者写景时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一年之计在于春”。家乡的春天,也是人们耕种的季节。稻苗整齐地排列在田里,构成一片和谐的美景,给祖国大地镶上一块块泛着绿色光芒的大翡翠。农民说。这是种下的希望。

啊!家乡――一个美丽多姿、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我爱你,家乡的春色。

[特色简析]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散发着淡淡的文字美,文章语言十分生动,显示了作者良好的文字基本功。在文章的结构上,作者看似闲庭信步,写得没有多少条理,但细细读来,却发现每一处都紧紧围绕着“春”来写。文中“那时,我们小孩子三五成群,光着脚丫,踩着湿透了的田间小路,像是在海绵地上行走,别有一番情趣。”淡然隽永,很具有乡间美景的神韵。

上一篇:木棉花的温暖 下一篇:恐龙复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