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娃的甜酸苦辣

时间:2022-04-18 03:15:49

父母每天都会为自己的孩子选购配制食物,准备一日三餐,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可是,有些家长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营养的食物,甚至片面地认为越贵的食物营养价值就越高,孩子胖就是身体好;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习惯或,爱好随心所欲地选择食物,结果不是把孩子喂成个小胖墩就是“小瘦猴”。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越来越关心“吃”了,但是你是否发现“吃”出来的毛病却越来越多了?

以现代的眼光反观我们传统的饮食习惯,再以传统的饮食习惯反观现代人的健康问题。现代人,包括孕妇、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各个年龄段该如何吃得营养呢?人们在“吃”这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我国目前营养界泰斗,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70年的著名临床营养学家李瑞芬教授,在本刊独家开辟“李瑞芬讲坛”,介绍营养缺乏症、营养过剩导致的“现代社会文明病”、饮食宜忌、饮食与美容、饮食与疾病、食疗食补等现代营养学热门话题。从第一期开始每月一讲。 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我们将根据读者的需求选出有价值的选题请李瑞芬老师详细讲解,或针对你个人的健康问题专门指导。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给读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帮助。

小玲月子里就是个胖娃娃,现在十岁多了,整日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她怨妈妈把自己养成这个样子,短脖子、手脚粗又笨,动一动就出虚汗。只有一米五的个子,体重却到了75公斤小玲平时饭菜吃得多,冷饮甜食吃得多,吃得快,吃得猛,吃完也不想动。虽然吃东西的时候很满足,但身体越来越胖,腰也没了,像个直桶子,经常遭到同学的嘲笑,还经常生病,小小的年纪就尝尽了人世间的甜酸苦辣。妈妈更是整天发愁,到处在找减肥的灵丹妙药……

饥饿不是减肥的妙方

小玲的妈妈只知道孩子生病时几天不吃饭,就会瘦一圈,过了几天,胃口好转,又狼吞虎咽。所以,她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女儿制定了简单的食谱,餐餐不吃饱,也不给吃肉类、油脂类食品,米饭、馒头、白水煮菜成了主食。小玲不乐意时,就给些高级点心、高级糖等零食哄哄。她的“理论根据”是:主食、零食既不油又不荤,多吃这类食物,就不会发胖。可是照着这样的食谱吃下去,小玲整天无精打采,哭丧着脸,却比以前更胖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主食和糖果属于糖类,在人体消化过程中,都分解成葡萄糖而被吸收,吃得多了,剩余的葡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比如,我们用几乎不含脂肪的饲料喂养家禽和家畜,照样会合成脂肪,证明机体会将体内的糖分,转化为内源性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像小玲这样,餐餐不吃饱,保持饥饿的办法,体重虽可显著减轻,但体内脂肪库难免被迅速动用,这样会造成血脂过多,血酮过多,动脉内膜脂肪沉积等后果。所以多吃主食或饥饿疗法,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对孩子健康不利。正确控制体重的方法

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首先要确保他们能健康地成长,盲目减肥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我们不提倡儿童减肥,而是要合理的控制体重。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热能摄入超标。像小玲那样从小就吃得多,到了发育期又让她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馒头、点心、糖,是进入了饮食误区。现在要改过来,正确的控制体重方法要坚持两条,要持之以恒地减少热能的摄入和增加热能的消耗。换句话说,就是要“少吃”和“多动”。

“少吃”不等于不吃,不要限制一切营养素的摄入。膳食能量来自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能源,比如控制了糖类,就会限制能量供给,虽然丢的是体脂,同时也会造成机体组织蛋白的丢失,出现四肢无力,无精打采等症状。儿童生长发育期控制体重,必需保证膳食中有正常量的优质蛋白质和足够的维生素和适当的矿物质。

其次,在进餐方面要注意少量多餐。餐次多不仅能减少脂肪积累,而且能更好地控制食欲,每餐要有个平衡的食谱,有干有稀,既要有蔬菜能饱暖,还要有鱼禽类等动物蛋白能耐饥。加餐不要用甜食,晚饭要少吃,晚上体力活动少,多吃饭菜容易使体脂积聚,尤其是一吃就睡。

“多动”是抑制机体脂肪积聚最有效的方法。肥胖很少发生在体力劳动或经常积极锻炼的人身上。小玲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一吃就睡的习惯,当然要胖了。

“多动”有两种方式。不同性质的多动对体脂有不同的影响。一为有氧代谢的动力活动,它对降体脂的效果最明显。像训练的长跑运动员,由于长期动用体内各种激素和酶,使体内脂肪分解、合成减少。另一种是无氧代谢的静力活动,虽然也增加机体的消耗,但减肥效果不如前者,例如举重运动员。

当小玲妈妈明白以上道理后,就经常陪着小玲饭后出去散步,打羽毛球,家务事中擦地、擦桌子的事都归她负责,走路时也养成了经常摆手的习惯。这样,一年后再见小玲时,她不但没有继续发胖,而且身材也长高了,渐渐显露出一个女孩的苗条模样。

有利于控制体重的蔬菜及食谱

有些蔬菜能帮助消化,促进代谢,防止转化为皮下脂肪,可以生食或与荤菜一起吃,例如:

芹菜、黄瓜――都含有丙醇二酸,能抑制食物中碳水化物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

韭菜、豆芽――有较多坚韧的粗纤维,有通便作用,能与肠道脂肪酸结合排除体外。

白萝卜――有芥子油和淀粉酶,能促进脂肪类物质代谢加快,防止在皮下堆积。

冬瓜――有利尿、润肠、通便作用,有利于肥胖人控制体重。

肥胖人与正常人一样,每日也需要有个平衡食谱,应花样多些,品种齐些,以防止饥饿。

食谱1:玉米面馒头、拌金针菇、水煮肉片、白菜豆腐汤

食谱2:米饭、什锦砂锅(白菜、香菇、豆腐、胡萝卜、瘦肉片、木耳、虾米)、凉拌芹菜

食谱3:韭菜肉馅包子、洋葱拌木耳、西红柿鸡蛋汤

食谱4:馒头、咖喱鸡加胡萝卜、麻酱拌菠菜、海米冬瓜汤

食谱5:葱花卷、清蒸鱼加香菇、榨菜拌豆芽、红枣玉米面粥

食谱6:米饭、红焖牛肉土豆、胡萝卜、葱花拌萝卜丝、白菜汤

肥胖不仅是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给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痛风等的发病埋下隐患。目前,人民生活改善,饮食由过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改为以高能量、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在改变食物结构的过程中,要防止步人误区。

儿童预防及控制肥胖,要将“多动少吃”的原则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为只多动少吃,才能消耗身体摄人的多余能量。不增加活动而一味控制饮食,孩子一方面要长期耐受饥饿之苦,容易增加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短期内虽然达到了控制体重的目的,但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进而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儿童控制体重,必需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降低,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盲目从事。

读者互动

江西南昌读者:我的孩子今年已经7岁了,但是手指似乎仍存在问题:手指尖和足趾容易出现毛刺;手指指甲生长缓慢,而且硬度不够;孩子平时喜欢抠指甲,导致指甲无法生长出指尖外。孩子平时讲究卫生,没有太多机会过多接触外部。我和妻子指甲正常,祖母指甲也硬度不足生长缓慢。

请问李教授,孩子是不是身体缺少什么营养元素?

李教授:您的孩子手指长倒刺与他抠指甲的习惯有关,但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引起皮肤干燥造成的。而指甲生长的速度与不同时期的儿童生长速度有关。如果孩子指甲外观正常,有光泽、没有凹凸不平,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就基本正常。当然如果出现这些方面的症状,应该及早到医院就诊,排除有无真菌感染、缺乏维生素、缺钙等方面的问题。

云南大理读者:我家女儿今年4岁,晚上睡觉时总是出虚汗,出得特别厉害,枕头全湿了。请问李教授,这是不是孩子免疫力差造成的?怎么调节一下才好?

李教授:您女儿的症状实际上是盗汗,常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缺乏维生素D,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枕秃、鸡胸等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平时应该多带孩子晒太阳,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皮等。

上一篇:练就慧眼:食品标签的六大看点 下一篇:我的三字养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