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五个福泉” 开辟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2-04-18 12:46:16

建设“五个福泉” 开辟发展新路径

福泉将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以“五个福泉”为引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

6月16日至18日,亲临贵州视察指导,对新常态下的贵州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明确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高度重视,对贵州工作的亲切关怀,给贵州人民带来了莫大振奋和鼓舞,为福泉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福泉将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主基调、“转型发展”主旋律以及黔南州“三大战略”,围绕“四个轮子”谋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以“五个福泉”(小康福泉、绿色福泉、平安福泉、古城福泉、智慧福泉)为引领,努力实现福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

围绕“小康福泉”

走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

福泉将坚持工业主导不动摇,继续立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坚持“围绕主业、做大总量、成龙配套、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以实施服务企业“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将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力争在实施项目的数量和引进项目的质量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煤电磷主导产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发展目标,力争在经济增速和发展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突出核心、规划引领、路网先行、产城一体、加速聚集、快建新区、稳改旧城、东拓西展、彰显特色、打造宜居、培育强镇”的城镇发展思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兴城”与“兴业”相结合,以“产城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构建以城区为中心、重点城镇为骨干、村寨为支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按照“抓基础保稳定、抓园区促发展、抓产业调结构、抓企业助增收”的农业发展思路,围绕“一轴两翼一中心”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按照“四个切实”“四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围绕“绿色福泉”

走出一条发展与生态双赢新路

强调:“贵州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意不得。”

为此,福泉将以山青、天蓝、水清、地洁为生态底线,以发展“绿色磷都・幸福福泉”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主抓手,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努力推动福泉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福泉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实施“绿色福泉”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加强退耕还林、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环境污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废水治理,全面深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改革;围绕“建设具有人文特色和生态特点的现代绿色城市”的要求,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并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城乡公交、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四个“一体化”建设水平。

坚持选商引资,大力实施节能环保战略,促进资源能源的集约开发利用。加大力度实施好环境保护十二件实事,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敢于亮出环保“六个一律”利剑,严格环境污染防治问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抓好节能减排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建设,推动企业进一步加大机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力度。

围绕“平安福泉”

走出一条和谐发展新路

2015年,福泉将切实贯彻落实好“五个扎实”要求,强力推动社会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良好的环境保障提速发展,以提速发展推动和谐稳定,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生活得更幸福,充分释放后发优势。

福泉将从源头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主动到基层去解决问题,对新矛盾、新问题要“即产即消”,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维稳“百日攻坚战”等成功做法,充分发挥群众工作委员会作用,用好领导干部接访等载体,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督访。

从人民群众反应最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住房安全、居住环境安全”等问题入手,建立健全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坚持传统做法与科技手段、专项整治与基础工作、严厉打击与严密防范相结合,重拳出击打击“八类刑事犯罪案件”,以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以平安福泉建设为目标,以犯罪实时控制为重点,以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主要任务,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打防控一体治安防范体系。

围绕“古城福泉”

走出一条旅游活市新路

福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城区有两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全国唯一的城中峡谷――洒金谷,旅游业将培育成支撑福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从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福泉将树立“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理念,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集合,做强旅游产业链,做强三产,促进增收。

同时,紧扣“挖掘历史底蕴、深化人文内涵、打造自然风光、改善软硬环境、提升品牌价值”的发展思路,深入挖掘“一城一山一峡谷,一神一仙一福地”文化内涵,充分依托福泉古城文化、道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底蕴,做好景区、山水、文化三篇文章,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

以打造古城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扶持文化旅游、现代传媒、创意设计等重点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大福泉文化对外交流力度,全力建设国家级文化旅游名城、打响古城旅游品牌。

围绕“智慧福泉”

走出一条信息化建设新路

福泉将按照“围绕中心、政府主导、创新驱动、共建共享、助推发展”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围绕“五平台三数据”(政务服务、电子商务、运输信息化、农业信息化、通讯信息化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磷化工产品、物流三大信息数据库)建设,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加强就业、医疗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

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

建设福泉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工程,推动智慧教育事业发展,重点建设教育综合信息网、网络学校、虚拟图书馆等共享资源和平台。

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

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

结合城市现有的信息化基础,融合先进的城市运营服务理念,开发出覆盖旅游六要素等智慧旅游系统,为游客提供更细致、贴心的服务。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福泉将从新常态视角认清发展大局,正视困难、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运用辩证思维推动福泉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的境界。(作者系黔南州委常委、福泉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上一篇:当代著名画家范扬 下一篇:众志成城抗洪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