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对策研究

时间:2022-04-17 04:27:04

绿色建筑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已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在满足舒适健康的居住前提下,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能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目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和挑战,才能在未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发展

Bright Technology Park Co., Ltd. China MerchantsAbstract: With the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esources, energy deple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has threatened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and future fortable and healthy living to meet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o achiev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with minimum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t present,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only recognize thes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green building in the futur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Keywords: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ies;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经济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等已威胁到人类目前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在此背景下,对于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领域,世界各国纷纷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来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在满足舒适健康的居住前提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于是,绿色建筑便成为建设业界力捧的“宠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但目前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和挑战,才能在未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界定

绿色建筑是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这样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又称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归纳来说,绿色建筑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我国绿色建筑应用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绿色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绿色建筑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处于试点和发展阶段,大部分建筑师和工程师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还相当陌生。此外,绿色建设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总体建筑质量较差、区域差异大、制度体系不完善、人们的绿色环保观念欠缺等多方面的特殊国情,使得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而言,我国绿色建筑应用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1、对绿色建筑缺乏科学的理念和认识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目前在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还缺乏科学的认识。比如,有的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绿色建筑就等于高价和高成本建筑。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绿色建筑的表面,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

2、绿色建筑技术及产品不尽成熟,经济效益不明显

我国绿色建筑基础研究滞后,国内节能技术、节能建材及产品还很不成熟,使用成本高且种类不全,配套施工技术复杂,用后易产生一些工程问题,致使开发商缺乏尝试节能建筑的兴趣,更不用说涉足需要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支持的绿色建筑了。若大量采用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必然导致绿色建筑造价昂贵,不利于应用推广。由于缺乏对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我国绿色建筑成本初期投入大,长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从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初期投入较高,虽然长期的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显而易见,但直接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却相对较低,成本回收期长。而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前社会,投资人出于投资风险考虑,往往追逐短期利润和资金的快速回笼,对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而为了寻求卖点,“绿色建筑”这样的词语更多的会出现在开发商炒作的广告语里,而不是实际建设中。

3、缺少系统完善的绿色建筑技术评估体系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涉及到多个领域,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研究课题。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标准和技术导则,但体系并不完善。国内现阶段很多项目是为评星、评级而做的绿色建筑,出现了技术“冷拼”以及戴“绿帽子”现象。为了拿到相应奖项或分值,不惜代价使用高新科技,或花钱做摆设,完全忽视建筑成本和功能,走上极端的误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4、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和机构比较缺乏,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尽管部分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情非常高,但相当多的设计人员不熟悉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方案往往会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从而降低了实践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同时,绿色建筑的落实,需要一种在项目前期就有多个工种、多个责任方参与的“整体设计”理念,并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而在国内,很多方案开始没有考虑成熟,后期再深入调整,很难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因此,迫切需要设置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机构,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使各工种相互协调、整体作业。

三、对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

绿色建筑其本质都是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基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的绿色建筑要获得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需要从如下方面来构建并完善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1、加快绿色建筑理念推广,树立科学的绿色建筑意识

基于目前我国对绿色建筑认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相关部门要通过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倡导绿色经营方式,进行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加快国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断降低初投成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加强技术合作,汲取有益经验,推动市场融合,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设立执法监督机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绿色建筑的发展,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订优惠政策(给予补贴,减免税收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示范工程的榜样力量积极引导市场,明确政策导向,吸引投资帮助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

2、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提升绿色建筑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我国的建筑业总体上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施工企业大都是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建筑企业要在未来的国内外绿色建筑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为此,建筑企业要注重完善科技装备投人机制,适时更新陈旧设备,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开展建筑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结合工程项目,针对未来建筑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机具、新工艺、新材料。注意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力争在太阳能电能、太阳光照以及高层住宅和建筑的发电系统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掌握和使用好再生原材料施工工艺的部件技术,尽快地实现传统的工艺向快餐施工工艺、清洁施工工艺、超大型装备工艺过渡。加大对各单项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的力度,在绿色建筑智能气侯调节与再生能源利用的改善技术、资源回收技术等单向生态技术的成果基础上,形成地热利用与建筑一体化和太阳能、沼气以及风能建筑一体化,使建筑区域内的绿色能源得到综合使用。

3、构建完善系统的绿色建筑发展的评估标准体系

绿色建筑应该标准化,强制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大力推进企业贯彻ISOI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措施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国内很多节能技术尚未成熟,包括节能建材、施工技术等。学习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最新技术,使我国的绿色建筑逐渐形成定量评价模型及标准。另外,建立绿色建筑的评估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如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就制定了有关绿色建筑的量化标准与评估体系。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同时加大绿色建筑标准的认证和推广力度。以节能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对绿色建筑的认证,十分重要的是对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的认证。如日本《室内空气污染法》明确指出,超过有损健康指标的材料不能用,法规的出台对提高材料开发商的环保意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绿色建筑发展的人力资本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乏人才队伍和相关机构的问题,我国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绿色建筑发展的人力资本素质。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5-14.

[2] 王凤丽,杨丙策,韦建中.中国国情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4-35.

[3] 祖其根,王世明.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对策[J].上海建材,2008,(3):22-24.

上一篇:论室内装潢设计风格及软装饰 下一篇:脉冲布袋除尘器PLC控制系统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