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前和产后饲养管理要点

时间:2022-04-17 04:08:01

奶牛产前和产后饲养管理要点

一、奶牛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产前60 天左右,停止挤乳的一段时间称为干乳期。干乳期时期的饲养管理,对奶牛的分娩、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以及获得较高的奶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饲养干乳期的奶牛,饲料一定要严格精选。禁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也不能喂酒糟、棉籽皮、菜籽饼等有毒饲料。另外,饲料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钙、磷物质。一般说来,按奶牛体重计算,奶牛每100公斤体重,每天从饲料中获取10~15克钙即可满足其机体的需要。钙、磷的比例为3∶2,由此可算出磷的用量。其次,饮水要清洁,水温不能低于10℃,每天饮水至少三次。

2.每天要有适量的运动,夏秋季节可进行放牧,让其自由运动。运动时需管理好牛群,防止奶牛相互挤撞或抵架,以防流产。

3.管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防治炎。刚停奶时,要时刻注意的变化。若逐渐缩小,表皮皱褶、松软,用手触摸内无硬快,四个乳区的大小相似,说明正常。若发现肿胀程度比原来有增无减,并伴有发红、发热等炎症反应,应及时将内的乳汁挤净,进行治疗。二是防止喂料过多或过少。停奶后,不要喂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以防蓄奶肿胀。三是防治疾病,增强体质。要经常观察奶牛的行为、食欲、运动、反刍、休息等情况,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若拖延到产后治疗,病情会更加严重,给治疗带来麻烦。

二、奶牛产后的饲养管理要点

1.胎儿产出后,应注意观察胎衣是否排出。若胎衣排出,应及时拿走,以防奶牛将胎衣吃掉,养成吃胎衣的恶癖。若胎衣不下,切勿在外露部分悬挂重物,以致子宫内翻脱出。对于胎衣三天不下的,需请兽医人员处理。

2.奶牛产后容易口渴,但绝对禁止饮冷水。奶牛产后机体虚弱,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突然受到冷的刺激,会使内脏器官急剧收缩,导致血管瘀滞,出现血管内反应和微循环障碍。一般说来,在产后15~20分钟,可给予与其体温相适的稀汤。其配制方法是:麸皮0.5~1公斤,食盐30克,红糖500克,38℃的温水15~20公斤,搅拌成糊状,给奶牛一次饮尽。也可准备鲜姜500克,当归100克,红花50克,红糖500克,黄酒500毫升,将鲜姜、当归同煎,端锅后放入红花,候温后加入红糖、黄酒,让奶牛自由饮用,其量约20公斤。奶牛产后阴道内流出的大量血水,称为“恶露”,一般于产后12~14天排净。若在三周以后仍有血水排出,应考虑是否发生子宫内膜炎,需请兽医诊治。

3.为促进恶露迅速排完,可在产后2~5天,内服中药生化汤。配方为:当归120克,川穹45克,桃仁45克,炮姜10克,炙甘草10克,黄酒250毫升,童便250毫升,水煎温服,一般三付即可。对产后恶露不太多的奶牛,也可用当归120克,红花120克,红糖500克,黄酒500毫升,水煎温服。这两种方法均能使恶露尽快排完。

4. 奶牛产后,要观察是否有水肿症状。在产后1~1.5小时内即可用温水洗涤,然后开始挤奶。对高产奶牛和比较瘦弱的奶牛,第一次挤乳时,每次只挤1~2公斤,不要全部挤完。以后逐渐增加挤奶量,直到第五天方可将内的奶汁全部挤完,否则易发生产后瘫痪。由于最初几天乳腺和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还不正常,有会水肿。为了使水肿迅速消失,每次挤奶量要少,但要增加挤奶次数,每日最少挤4~6次。对于水肿较严重、挤奶又困难的奶牛,挤奶次数还可再多些。同时,要用热毛巾对进行热敷,或用20%硫酸镁水溶液热敷,边热敷边挤奶,直到变软、挤奶顺利。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消除水肿,便有可能发生了炎,应立即请兽医人员诊治。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畜牧局 杨小保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 刘自岭

上一篇:肉用山羊推广技术 下一篇:制动液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