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

时间:2022-04-17 12:34:54

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

摘要:本文采用“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和“一般国家自豪感”问卷对广州地区高校的550名粤港澳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粤港澳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情感、认知、行为、评价等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总体来说,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均为积极和正面的,其中广东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普遍比香港澳门大学生略高。

关键词:粤港澳;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

随着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与民族精神文化密切联系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越来越受到关注[ 1][ 2][ 3][ 4],并成为群体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我国,有关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兴起,并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5] 虽然民族认同感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我国心理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员对自己中华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也就是个体知道并认可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以及对中华民族人群的心理依恋和情感偏爱。[ 6]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民认知评价会有重要影响。[ 7] 国家自豪感( National pride) 是公民对于他的国家的积极情感,是国家认同的结果。它既包括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自豪感和尊重感,也包括一个人来自于国家认同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8]

现阶段,国外研究主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与移民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的是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国内研究则主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9][10],也有少部分研究涉及到中华民族认同感[11],但至今还没有研究者对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进行比较研究。粤港澳大学生,虽然在地理位置上非常近,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广东一直属于中国内地,一直接受中华民族文化,但香港和澳门经历了殖民主义回归祖国后,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比较研究港澳大学生与广东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的差异非常有意义。

一、 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抽取在广州地区高校就读的来源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大学新生,以研究粤港澳三地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特点。主要采取整群取样法,在广州高校中随机抽取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3.09%。所有学生的年龄为18-22岁之间,其中来源于广东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2岁,来源于香港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8岁,来源于澳门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岁。香港和澳门的新生都是初次来内地的大学新生。被试基本资料见表1。

2.研究工具

秦向荣民族认同感问卷(Ethnic Identity Scales EIS)共21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认知成分,个体对自己民族身份的承认及其对自己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评价成分,即个体对本民族的积极评价和民族自尊心;情感成分,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情感上的联系和依恋;行为成分,对自己保持本民族的行为习惯、文化、语言、及其在民族群体面临困难时积极为本民族效力。[ 12]得分越高表明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程度越高。

T.W.Smith的一般国家自豪感量表(The general national pride scal)共5个项目[ 13],采用5点利克特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国家自豪感越强。对国家自豪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国家里,男性的一般国家自豪感要高于女性[ 14],另外,年龄对国家自豪感有影响,教育程度也对其有显著影响。

3.施测

采用以班为单位团体测试的方式,要求被试逐项填写,2份问卷1次完成。

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

二、 结果

1.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总体状况

为了解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总体偏向,将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总分与得分中点73.5以及将国家自豪感总分与得分中点17.5进行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 T test),Karagezov等(2001)研究儿童对本国、外国人群评价的倾向时曾使用该方法。t检验的结果见表2。总体来说,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分显著高于中点,表明三地大学生认同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其中来自广东的大学生的认同得分最高。同时,粤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得分显著高于中点,尽管澳门大学生自豪感得分与中点差异不显著,但三地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都是积极和正面的。

2.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的总体比较

对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进行F检验(见表3),结果表明粤港澳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4个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上,广东生源学生与香港、澳门生源学生有显著差异,但香港和澳门学生之间在这两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同时,在评价维度、认知维度上,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这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粤港澳学生在国家自豪感量表中总体差异不显著。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国家自豪感量表中,粤港澳大学生在性别、经济水平、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不同教育程度上等维度差异均不显著,所以在下面的表格中将不再列出。

3.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性别比较

对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进行性别比较(见表4)。结果发现,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上,男性除了在行为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外,其他3个维度都达到显著差异。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和评价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认知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澳门的学生。女性学生在4个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其中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的学生,香港的学生也显著高于来自澳门的学生;在评价维度和行为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

4.不同经济水平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5),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中,不管是高经济收入家庭还是中低经济收入家庭,粤港澳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不管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均为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上,对于高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对于中低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行为维度上,对于高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仅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但对于中低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5.是否独生子女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6),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四个维度中,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四个维度中,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并且在情感、评价和认知维度,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在行为维度,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6.父母不同教育程度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7),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的4个维度中,不管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母亲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差异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高中以上,只有在行为维度上,粤港澳大学生之间才有显著差异。具体来讲,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上,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及香港生源学生与澳门生源学生差异显著,但广东与香港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与香港生源学生之间差异显著;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在评价维度,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在行为维度,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则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则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

三、讨论

总体来说,粤港澳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说明我国新一代青年对中华民族都非常认同并且热爱,并且为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感到自豪。

国家自豪感表明国家认同,也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粤港澳青年之间差异无显著,与前人研究[ 15]一致。研究表明年龄与教育程度对其影响较大,粤港澳青年的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当,所以差异不显著。但粤港澳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有较大差异,广东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明显比港澳大学生高,因为广东一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所以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较高。而港澳学生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儿童期后都处于港澳回归后的融合时期,从西方文化教育过渡到中华民族文化,所以相对广东青年,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会稍低。

香港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中的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较澳门学生高,可能是因为香港比澳门更早回归,和中华民族文化交融更早,对民族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两者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相差不大则与港澳回归后政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有关。虽然香港澳门在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均有一定差异,但两地青年都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民族自尊心和归属感大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当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两地青少年的民族意识被激发,都能勇于维护民族利益。

粤港澳三地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总体民族认同感较低,这与秦向荣、高晓波、佐斌(2009)的研究[16]结果大致相同,原因为女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依恋心理会更强烈,同时女性比男性表达感情更含蓄。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较为独立,在人际交往方面更为外向,因此行为维度上稍高于女性。但在国外很多民族认同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性别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17]港澳的男性民族认同感并无差异,两个地区虽然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但是男性在家庭中都普遍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相似。在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总体上香港比澳门学生认同感高,但两地男性在这两个维度差异并不显著,女性在认知维度差异显著,说明在这两个维度上,女性占主要地位。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在情感认知方面需要较长转变时间,而香港比澳门经历的文化交融时间要更长。

对于家庭收入高的三地同学,他们在父母的影响下,对所属地区的成长发展比较熟悉,对现状比较满足;低收入的同学则因需要兼顾家庭经济问题,对生活的满意度不高,甚至个别会对社会产生抵触心理,民族认同感没有高收入同学高,情感表达一般比较含蓄内向。这与相关研究[18]结果一致。

在教育方面,父母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程度高的,子女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的表达都比较强;而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子女从父母处得到关于民族认同的信息比较少,认同感较低。其中,粤港两地母亲教育程度较高的在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他并无明显差异。港澳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内地不同,香港地区更注重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内地教育则更注重继承传统的观点,重视爱国教育,教育程度高的母亲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而子女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较多,深受母亲的影响,在行为维度上广东和香港有差异,所以应当关注提高妇女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

上一篇:中美教育合作类型及问题探析 下一篇:多维度立体化课后作业模式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