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调整中劳动要素分配优先战略

时间:2022-04-16 11:00:16

经济结构调整中劳动要素分配优先战略

内容摘要: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在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经济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却并未同步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固然与再分配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根源在于初次分配。而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与推动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结构密切相关。为此,提高劳动报酬,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建立完善劳动产权制度,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的作用,形成尊重劳动、充分发挥劳动创造财富主体作用的环境。

关键词:经济结构 劳动报酬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失衡是劳动报酬占比偏低的根源

初次分配指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初次分配的格局与经济发展中的要素结构密切相关。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同的要素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初次分配格局。如果以资本为主进行生产活动,使用的劳动力相对较少,一方面,不能有效扩大就业,使劳动报酬总量减少;另一方面,利润主要在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在宏观上必然形成资本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例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例低的分配格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决定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下降,根源在于偏重于投资和生产的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从需求结构分析

从需求结构看,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不断下降。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2002-2011年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0%-60%之间。这一增长模式对初次分配主要有两方面影响:

一是经济增长偏重于投资拉动,特别是对重化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大规模的投资必然增加对各类资本需求。资本是稀缺要素,由于市场供求规律作用,不断增加的投资需求造成了资本和资源的价格不断上涨,资本收益率持续偏高。在投资扩张中,地方政府一方面可以获得较高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凭借其掌握部分资源的控制权(例如土地供应)增加收入;同时,由于普通劳动力相对过剩,劳动力成本被压低,制约了劳动收入的提高,而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可以保持较高的利润率,使政府和企业收入快速增长。

二是随着资本深化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总量扩张,说明我国出现了持续的资本深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逐渐替代了劳动。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资本总量中用以支付工人工资的可变资本份额降低,这必然导致就业减少和劳动者工资水平相对降低,从而了扩大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所以说,虽然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上述两方面因素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必然向政府和资本所有者倾斜,而劳动报酬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提高。

出口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但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价竞争是出口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我国出口主要是以发挥劳动力低成本比较优势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和自主品牌率低,处于产业链的底端,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定价基本没有话语权,限制了提高劳动报酬的空间。

(二)从产业结构分析

从产业结构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使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由于三次产业要素组合和劳动生产率不同,会形成各个产业的收入分配差距。各产业中劳动力分配的是其对应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因此,当产业增加值与对应就业劳动力的规模不匹配时,会形成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来讲,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值低,而农业劳动力过剩,农业劳动力的人均收入就相对较低。而国民收入主要由第二产业生产,由于第二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收入主要被资本所有者分配,因此,当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例过低时,国民收入分配就会向资本倾斜,资本所有者与普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就会扩大。从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来看,人均GDP在3500美元这个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在60%左右,就业比例在65%左右。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左右,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36.7%,只创造10.1%增加值,而第二产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28.7%,创造46.8%增加值,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34.6 %,只创造了43.1%的增加值。第三产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劳动要素创造和分配国民收入的主要产业领域,但是因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抑制了就业扩大和劳动要素的充分利用,在宏观上,使劳动报酬总量在国民收入中占比偏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初次分配结构中,资本与劳动分配的关系失衡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调。经济增长过于依靠投资和出口和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导致经济增长的就业创造效应下降,而且制约劳动收入的提高。劳动报酬增长缓慢又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因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扩大就业和劳动报酬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降低经济增长的风险。

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尊重劳动

尊重劳动,前提是劳动者要有充分的就业机会、要有合理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尊重劳动,最根本的是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的作用。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劳动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劳动者文化水平、技能等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改革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人的价值,劳动则是实现人的价值最基本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主义社会要“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每个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要以劳动者体面劳动、分配公平和体面生活为基础。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劳动人口占了我国人口总量的绝对比重,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报酬,扩大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诚然,国民收入是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它们在生产中发挥着各自特定的作用,各要素所有者根据其贡献分得相应的份额。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资本等要素越来越深刻地参与和影响收入分配。由于我国资本缺乏、劳动力过剩的国情,导致资本收益高而劳动报酬低。但是,这不能改变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这一科学结论。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是财富(使用价值)创造的源泉,而劳动则是价值的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就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来讲,资本是创造财富的物质手段,物质资本通过与劳动相结合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资本不能自动增值,价值增值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于生产者的劳动创造。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仍是我们观察研究这一问题的根本依据。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中,强调指出了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物化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它彰显了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积极协调资本和劳动等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发展中更多地激发劳动力要素潜力,使劳动报酬真正体现其价值。

(一)从宏观角度分析

从宏观角度讲,要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规模并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劳动报酬总量。第三产业具有促进提高劳动报酬和抑制收入差距扩大的效应。而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多,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是劳动报酬总量偏低的重要原因。

第一,以城镇化为载体调整产业结构。在推进中就要注意发展和培育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改善城市就业条件。为此,要完善包括农民工的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医疗保障等政策,使其享受市民的工资、就业条件,教育、社保、住房等福利。保障农民工的各种权利,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在充分、自由流动更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

第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来看,小型和微型企业,大多分布在第三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小型和微型企业越多,劳动密集程度就越高,劳动力需求大,从收入的创造和分配看,劳动要素所分配的比例较大。因此,要针对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采取包括对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放宽市场准入标准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扩大就业。

(二)从初次分配领域分析

在初次分配领域,平衡资本与劳动分配关系的核心是建立完善劳动力产权制度。实现劳动力产权,就是要在承认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重要组成部分的前提下,确立劳动者分享一部分剩余价值的权利。由于资本稀缺和劳动力相对过剩,加之市场竞争和供求规律的作用,必然形成资本所有者在分配关系中的强势地位,而且这一局面在短期难以改变。因此,既要尊重市场竞争规律,充分利用和肯定资本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和贡献,又要从维护收入分配公平出发,充分利用和肯定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贡献,使普通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共享利益,国家必须对初次分配进行必要干预。而实现二者平衡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产权制度。让普通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共享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广大劳动者的贡献得到应有回报。首先要完善职工持股制度,建立和完善职工持股的法律和法规。目前,我国对职工持股缺乏明确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劳动者不能稳定和长期的分享企业利润。因此,应当采取切实有效和灵活的措施,推进职工持股制度的发展。

(三)探索企业与职工利润共享机制

应积极探索企业与职工利润共享机制,对分红制、股权分享制等方式进行论证和试点,扩大劳动要素报酬在企业分配中所占份额。

(四)建立工资增长机制

目前政府调控企业工资分配的方式,如定期公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工资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等手段缺乏刚性约束,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落实到位。因此,应建立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使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企业工资性收入分配要实行“两不低于”原则,即企业工资性收入总额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利润总额的增长;企业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利润的增长。为此,应根据上述原则,进一步完善工资分配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劳动收入真正体现其贡献和价值。

结论

总之,劳动报酬增长缓慢与再分配制度存在缺陷有关,但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充分发挥劳动要素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劳动报酬,既要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而更重要的还是在宏观上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发展中更多地激发劳动力要素潜力;在微观上,建立完善企业劳动力产权制度,从根源上解决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

2.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远东出版社,2008

5.白暴力.让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出版社,2008

6.蔡.如何通过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探索与争鸣,2008(5)

7.于金富.中国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变革对策.河南大学学报,2012(1)

8.朱富强.初始收入分配如何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兼论两大类型企业中的分配原则.中山大学学报,2012(1)

上一篇:总不兑现的誓言 下一篇:成瘾性消费对价值观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