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修复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16 08:28:43

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修复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和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在修复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5例患者需要行牙体颈部楔状缺损树脂修复的共93颗活髓患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结合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使用全酸蚀粘结剂结合树脂充填修复。于充填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临床复查,根据Ryge的改良USPHS评分系统评估充填体情况。结果:两组充填修复1年后临床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酸蚀粘结剂充填修复术后敏感率小于全酸蚀粘结剂差异显著(P

[关键词]自酸蚀粘结剂;牙体颈部楔状缺损;全酸蚀粘结剂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9-1636-03

光固化树脂充填前牙缺损是一种常用、理想的治疗方法,充填材料的粘结强度直接影响到树脂的充填牢固度和远期的治疗效果,而充填体-牙体粘结界面是复合树脂直接粘结修复成功的关键。全酸蚀粘结修复技术成熟,但易出现术后敏感且操作技术依赖性强,自酸蚀粘结剂临床操作步骤简便术后敏感率低[1]。本实验通过比较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和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用于活髓牙牙体颈部楔状缺损复合树脂充填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患者75例(93颗活髓患牙)。对患者进行治疗知情宣教并签字同意。纳入标准:所选患牙均未经治疗,楔状洞龈壁位于龈缘上0.5mm以上, 洞深达牙本质浅层,牙髓活力正常。所有患者完成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均告知正确口腔牙体疾病预防及刷牙方法。排除标准:有牙髓症状者,有牙周及根尖周病变患牙,不能按时复诊者。

1.2 材料:实验组使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对照组使用登士伯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3M Filtek Z350树脂(美国);橡皮障(Heraeus,德国);多功能高强度发光二极管光固化灯LED.D型(桂林啄木鸟);单反相机(Cannon,日本)。

1.3方法:将所有病例患牙随机分为2组,患牙牙体预备:在自然光下,用Vita比色板比色,上橡皮章,排龈线排龈,用金刚砂车针去尽腐质,制备洞形,制备洞缘短斜面,充分冲洗,适宜吹干,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涂布粘结剂静置。实验组使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用蘸满粘结剂的小毛刷在窝洞表面涂布10s,轻吹约5s,光固化10s,进行3M Filtek Z350纳米树脂分层充填,每层光照20s,修整外形,调整咬合,抛光。对照组使用登士伯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涂布窝洞,以35%的磷酸酸蚀剂将打磨区酸蚀20s,水枪喷射冲洗15s,隔湿,吹干牙面,使用小毛刷蘸粘结剂涂布术区的牙体表面,持续轻擦15s,压缩空气轻吹5s,光固化照射10s,进行Z350纳米树脂分层充填,光固化,抛光。嘱患者平时避免咬硬食物,修复后1年进行临床评价。所有病例均由1位有经验的医师操作,充填后均使用单反相机拍照记录。

1.4 疗效判断标准:患牙于术后1年进行复查。参考标准是Ryge 提出的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评价系统(USPHS)[2],采用视、问、探、叩和牙髓活力测定等方法复查患牙。①成功:牙髓活力正常、充填体外形完整美观、表面光滑无裂痕、无缺损、充填体边缘密合、无缝隙、无染色,无继发龋;②失败:充填体外形明显缺损或全部脱落、充填体边缘有缝隙、染色沿边缘渗入、出现牙髓病变,发生继发龋;其中出现任何一项临床指征者均为失败。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原始实验数据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χ2检验,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P

2 结果

2组93颗患牙在术后1年进行复查,复诊率为100%。实验组发生充填体脱落2例,变色1例;对照组充填体脱落3例,变色1例,冷热敏感3例。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的成功率为93.33%, 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 NT的成功率为83.33%。经χ2检验, 2种酸蚀粘结剂在充填修复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的粘结修复的成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牙髓冷热敏感对比分析中,自酸蚀粘结剂组牙髓病变率明显小于全酸蚀粘结剂组(χ2=4.062,P

3 讨论

牙齿常见的慢性牙体组织损伤是楔状缺损,且随年龄增长,楔状缺损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主要以充填修复治疗为,然而牙颈部的楔状缺损近龈缘洞形多浅而宽、固位性差、龈沟隔湿性差、不易操作、充填术后材料往往容易脱落,是充填修复牙体楔状缺损常见的棘手问题。现代牙体缺损修复的原则和趋势是尽可能少磨除天然牙体组织,粘结修复可减少牙体组织与充填体间的微渗漏,可防止产生继发龋、牙体折裂的危险,最大程度保留牙体健康组织,而复合树脂粘结修复技术是实现这种目标的关键[1-3]。而充填体与牙体组织间的固位力主要来自化学固位,粘结剂的粘结强度与充填体的脱落率存在必然的相关性[4]。牙体颈部楔状缺损的充填体是否脱落除了取决于材料与牙体组织的粘结强度还与充填体与窝洞边缘密合度以及进食咬合力积累所导致的充填材料疲劳有关。好的充填材料更需要可靠的牙体-修复体粘结界面,粘结界面是否密合连接,主要影响牙齿术后敏感乃至牙髓病变的发生。边缘不密合、微渗漏可降低粘结修复的成功导致修复体松动、脱落、继发龋、牙髓炎。

全酸蚀粘结剂是通过酸蚀牙釉质和牙本质去除玷污层并在牙本质表面及管间牙本质形成脱矿层,形成胶原纤维的微孔支架,然后涂布底胶湿润牙本质表面,使粘结剂渗入脱矿的胶原纤维网架中并与之形成相互缠绕扣锁的混合层,成为连接修复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渡结构其全层封闭脱矿的牙本质小管。混合层起主要的固位作用其与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树脂突一起提供粘结所需的固位力。全酸蚀树脂粘结剂Prime&Bond NT在临床使用中步骤较为繁琐,在粘结过程中要求保持牙本质一定的湿润,湿润的“度”不好客观把握,过干和过湿都会影响粘结剂的渗透影响粘结效果,这对医师的治疗操作技术要求严格。

自酸蚀粘结剂处理牙本质表面时仅仅去除牙本质表面的玷污层,维持表面结构的完整性不去除管塞,不扩大牙本质小管,以利于粘结和避免刺激牙髓。自酸蚀粘结技术,仅溶解玷污层和牙体组织部分脱矿,可较好地封闭牙本质小管口保护牙髓,大大降低术后敏感症状的发生[5]。自酸蚀粘结剂临床操作简单,操作过程中不用单独酸蚀处理牙齿表面,降低了粘结术后过敏反应,同时避免了牙本质小管液体外流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自酸蚀粘结剂的酸性较弱使得牙本质脱矿较为表浅,树脂更易渗透充分,减少了纳米微渗漏的发生[4-6]。粘结剂经历了七代的发展,粘结修复技术的操作程序也逐渐简化,规范化,操作技术敏感性逐渐降低,使其可靠易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的工作效率及效果。本研究表明,自酸蚀粘结剂和全酸蚀粘结剂用于前牙粘结修复治疗疗效可靠,自酸蚀粘结剂对牙髓的刺激性略小于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操作简单,低技术敏感性,低微渗漏,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韦曦,何庆银,凌均,等.自酸蚀粘结剂Adper Easy One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2,6(4):348-352.

[2]Ryge G.Clinical criteria[J].Int Dent J,1980,30(4):347-358.

[3]袁佳,王萍,吴新中,等.纳米树脂与自酸蚀粘结剂粘结修复活髓前牙缺损2年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4):6173-6178.

[4]姜靖,丁永红,朱海华.全酸蚀和自酸蚀粘结剂在前牙修复的临床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2012,32(11):660-662.

[5]Opdam NJ,Roeters FJ,Feilzer AJ,et al.Marginal integrity and postoperative sensitivity in class 2 resin composite restorations in vivo[J].J Dent,1998,26(7): 555-562.

[6]Tay FR,King NM,Chan KM,et al.How can nanoleakage occur in self-etching adhesive systems that demineralize and infiltrate simultaneously[J].J Adhes Dent,2002,4(4):225-269.

[收稿日期]2014-08-05 [修回日期]2014-09-15

上一篇:20年会让一棵红高粱长成什么样 下一篇:大庆油田水平井漂浮下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