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发现的元代舍利塔研究

时间:2022-04-16 07:18:22

陇西发现的元代舍利塔研究

内容摘要:陇西发现的一些小型舍利塔为灰陶或琉璃制成,在造型和功用方面有一些共同特点。经分析研究,有的用来存放高僧的遗骨,有的为礼拜所用。从部分塔内的题记铭文推测,这些舍利塔为元代所造,对于探讨佛塔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陇西;舍利塔;佛教;喇嘛塔;元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6-0047-06

甘肃省陇西县博物馆现藏小型舍利塔5座,其中3座为覆钵式陶塔,2座为琉璃塔。此外,甘肃省博物馆还收藏4座类似的舍利塔,其中3座出自陇西,另一座的出土地点不明。目前所知这9座塔都为小型佛塔,有灰陶制的,也有琉璃制的。造型和功能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些舍利塔中仅个别的有铭文,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对这些舍利塔作一点探讨。

一 关于陇西发现的舍利塔

现将9座舍利塔分别编号,作简要的介绍。

1号塔:通高68厘米,重18.4千克,1974年出土于陇西县原东埆坪,为泥质灰陶。塔有三部分:(1)塔基为圆形束腰状塔座,四面各有一力士承托,力士之间,各有一卧着的动物。塔基上沿分别饰以四朵花与四个金刚杵装饰。(2)塔身敞口鼓腹,口沿呈莲瓣状,周围有六个兽面衔串珠璎珞装饰,塔身分别以小花散点装饰。(3)顶部为伞盖形塔刹,由圆锥形表示相轮,上面承托伞盖形塔刹,盖沿下垂为滴水状,伞盖上部有葫芦形塔尖(图1)。

此塔的三部分可以分离,塔身中空,可以盛放物品,而塔刹则正如一个盖子。

2号塔:通高70厘米,重10.75千克,属馆内旧藏,出土地不详,泥质灰陶。佛塔有三部分:(1)塔基为圆形束腰状,沿塔基有两层阴刻莲瓣装饰纹。(2)塔身为敞口鼓腰形,口沿呈莲瓣状,装饰六个兽面衔串珠璎珞带饰,兽面之间饰浮塑坐佛。璎珞带饰之间又装饰圆形飞鸟纹。(3)顶部塔刹由13层相轮组成一个圆锥体,上面承托伞形华盖,华盖上部刻莲瓣纹及忍冬纹,盖沿下垂为滴水状(已残),刹顶部为葫芦状塔尖(图2)。此塔的构造大体与1号塔相同。

3号塔:通高60厘米,底座已失,属馆内旧藏,泥质灰陶。此塔现存两个部分:(1)塔身为敞口鼓腹平底。口沿周围饰模印六片莲瓣,瓣间又带六片小叶,塔身四周为兽面衔串珠璎珞,其间又有小团花装饰。(2)顶部塔刹由13层相轮组成圆锥体,上面承托伞形华盖,盖沿下垂为滴水状,刹顶部为葫芦状塔尖(图3)。

4号塔:通高94厘米,底座边长35.5厘米。1974年陇西县东岳庙出土。塔有三部分:(1)塔座为四足方托。中央形成圆形的口,正好承托上面的塔身。(2)束腰形莲座上为覆钵式塔身,覆钵体上又有“亞”字形叠涩须弥座装饰。(3)由多重相轮组成圆锥状塔刹,相轮承托的伞盖已损。仅有顶部桃形宝珠式塔顶(图4)。

此塔中空,通体施绿釉,仅在塔身莲瓣装饰的边缘施黄釉。

5号塔:通高90厘米,底径33厘米,1984年4月陇西县头坪山北坡出土。塔分三个部分:(1)塔座为正方形束腰须弥座,下部分四层,其上层为覆莲,以下各层有团花装饰。束腰部分装饰团花和宝珠纹,四角各有一身站立的力士。塔座上部分三层,下层为仰莲,其上各有团花装饰。(2)塔身为覆钵状,最下为绿釉莲台,正面中间为佛龛,龛内佛像结跏趺坐;塔身施白色,局部施绿黄色琉璃釉,中部饰兽面衔串珠璎珞。塔身上部为“亞”字形叠涩须弥座装饰。(3)塔刹由11层相轮组成下大上小的圆锥体。顶为葫芦形宝珠(图5)。

此塔塔身及顶部相轮中空。塔刹部分可能有伞盖,现在已损。

以上五座塔均为陇西县博物馆收藏品。下面所述的四座塔为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品。为便于叙述,仍将塔继续编号,分述如下。

6号塔:出土于陇西县城东,塔高96厘米。塔分三个部分:(1)塔基为正方形四足方托,中央有圆形口,用以承托塔身。(2)塔身下部有束腰莲座,上部为钟形覆钵体,覆钵体的四周饰有四个兽面,口衔串珠环绕塔身相连。覆钵中部还有一道装饰带,装饰带的四个面下垂流苏及摩尼珠,覆钵之上是“亞”字形叠涩须弥座式刹基。(3)由十一道圆形相轮组成的圆锥体塔刹,上面承托着伞盖,伞盖上部的塔尖已失(图6)。

此塔在第二层束腰形塔基内侧有墨书铭文“至正七年岁次丁亥二月初八廿时归化通明显密大师”[1]。至正七年为公元1347年,铭文表明该塔是埋葬高僧骨灰的舍利塔。

7号塔:塔体通高87.5厘米,底层莲座直径37厘米。比较4号塔及6号塔,可知此塔的方形底座已失。仅剩下塔身与塔刹部分。塔身下部为深束腰式莲座,座基的覆莲下部浮雕对称分布的八朵菱形花纹。莲座上部为覆钵式塔身,中部有两道装饰带,覆钵体上部垂下八道串珠流苏,与中部的两道装饰带相连。覆钵上部为叠涩须弥座式刹基,周围饰火焰宝珠装饰。塔刹部分由13道相轮构成圆锥状,上部承托两层宝珠装饰,承托伞盖露盘。露盘所托顶饰已失。全塔施釉以翠绿为基调,辅以橙黄和赭红,色泽鲜明,光彩悦目(图7)。

8号塔:塔体通高62厘米,陇西县城东飞机场出土。参照前述4号塔和6号塔,可知此塔的方形基座和塔刹部分的伞盖已失,现存两个部分。塔身下部为圆形的束腰莲座。莲座上部为钟形覆钵体,上部饰四个兽面口衔串珠宝珠,环绕塔身相连,覆钵中部有一道装饰带,四面下垂流苏,其间又装饰摩尼珠四个,下部还有三道装饰带;覆钵上部是“亞”字形叠涩须弥座式刹基。刹基上有圆形相轮11道形成圆锥体。上部已残,伞盖及塔尖装饰已失。此塔在覆钵体内壁有墨书“广辩大师满公于大德三年九月初一日录开山修造祖师”(图8)。

9号塔:塔体通高56厘米,出土于陇西县城东飞机场,现存两个部分:下部为深束腰式莲座,中空,座基外壁浮雕对称分布的八朵菱形宝相花。莲座上部为覆钵式塔身,中部稍束腰,束腰部分有一道装饰带,覆钵体上部有一圈联珠纹装饰,其上为“亞”字形叠涩须弥座式刹基(图9)。

二 陇西舍利塔的功用与形式

以上1—3号塔为同一类型,其特点是塔身大体为圆形,可以盛放物品,而塔刹则如一个盖子盖在塔身上。塔上都沾满了泥土,应是埋葬于地下的。6—9号舍利塔均在砖建和尚墓中发现的。5号塔的形制与前两组都不同,而与元代以来藏传佛教的喇嘛塔形式相似。这座塔完全中空,不能存放物品。

佛塔本来是存放佛骨(舍利)的,所以叫舍利塔,是随着佛教的传来而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涅槃之后,信众们把他的遗体火化留下的遗骨收在一起,建塔供养。因此,佛塔就成了佛法的象征。原始佛教是反对造佛像的,因此,佛塔就成为佛的象征,各地信众造佛塔来礼拜。印度现存最早的佛塔有山奇大塔等。原始佛塔的结构简单,主体是覆钵形塔身,下部有塔基,覆钵体上部为平头,平头上部有一个伞盖[2]。后来底座的高度逐渐加高,塔身的覆钵也产生了一点变化,不完全是半圆体,而向瓶形或方形过渡。塔顶的伞盖也不止一层,而增加了十多层。元代以后,多为十一层或十三层,称为相轮,即塔刹,最初的平头部分则形成了刹座。但是无论如何演变,佛塔依然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古代印度,修建大型佛塔以供礼拜,并在佛塔内还要存放舍利。舍利是要用小型舍利盒盛放的。舍利盒通常也造成佛塔的样子。印度发现的早期舍利盒,有比布拉瓦出土的圆形舍利盒,时代为公元前5—前3世纪,其形式与佛塔的覆钵形塔身相似,舍利盒的盖子则类似塔顶(图10)。吐峪沟出土的一个舍利盒也是塔形,盒身为圆球状,盒盖为五重相轮,就像一座小型的佛塔(图11)。唐代的出土物中也有类似的小舍利塔,如洛阳神会和尚身塔塔基出土文物中就有一件塔形舍利盒,考古报告称为铜豆[3],也有研究者认为是佛具宝子[4]。类似的宝子在日本正仓院也有保存。即使是用作香宝子,其造型的样式也仍然与舍利盒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陕西唐墓出土的一个唐三彩塔形壶,基座较高,塔身为卵形,壶盖可以看出有十一重相轮,推测这是一个小型舍利塔(图12)。

最初,塔只是存放佛舍利,用来礼拜。在佛教流传的过程中,各地的高僧圆寂后,也把遗骨存放于舍利盒内,造塔纪念,如著名的少林寺周围就有很多僧人的塔。在一些佛寺、石窟较发达的地区,通常都会有一些塔林,为埋葬历代高僧遗骨之处。如上述第6—9号塔均出土于和尚墓中,可知这些小型舍利塔就是用来存放高僧遗骨的。第1—3号塔的形式,是可以直接将遗骨存放其中的。而5号塔中空,其形式又与元代流行的喇嘛塔一致,可能是作为一种供养小塔,放在室内以供礼拜之用。

第6—9号塔在形式上为同一类型,第5号塔与这一组也有很多共同点。如仰莲与覆莲组成的塔基,“亞”字形叠涩的须弥座式刹基以及塔身上装饰的兽面口衔串珠的装饰等。从第6号塔、第8号塔的铭文题记中,得知这两座塔分别为至正七年(1347)、大德三年(1299)圆寂的僧人所用。当然其制造时间可能会早一点。以此看来,第5—9号这一组塔应为元代所造。

第1—3号塔为灰陶,从形式上看与前述第5—9号舍利塔差别较大。但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些密切的联系。如1号塔的塔座有四个力士,与5号塔一致。类似的构成在西和县出土的一座小型舍利塔上也可以看到①。这是一座十分精致的舍利塔,塔座为六角形,每个角有一身力士(形状为胡人),显然是守护佛塔的。塔座上又有镂空的龙纹装饰承托着上部的莲台,莲台上为圆球形舍利盒,显然这座塔也正是存放遗骨的。第1—3号塔的塔身均为兽面衔珠串装饰,同样的装饰也见于第5、6、8号塔。因此,第1—3号这一组舍利塔与第5—9号塔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时代上应相隔不远,大体都为元代。

三 几点认识

(1)佛教在陇西的传播与盛行

甘肃省陇西县,古代属雍州,秦置陇西郡,汉设襄武,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东汉时,佛教由陆路传入中国。位于丝绸之路的陇西,自然是佛教传播的必经之地。甘肃中部的炳灵寺石窟(位于陇西以西)开凿于西秦建弘元年(420),甘肃东部的麦积山石窟(位于陇西以东)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所以佛教传入陇西的时间最晚也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唐代,佛教在陇西大为盛行,寺院林立,高僧辈出。陇西仁寿山规模宏大的十方禅院就建于唐代。据《重修天竺寺碑》记载:“为有唐观音院……后元帅汪公奉敕命于僧雪庵时,易今额曰‘敕建西天竺寺’。”②位于城西的天竺寺前身就是唐代修置的观音院。历经两宋元代,陇西地区佛寺更为兴盛,大城有万寿禅寺、宝庆寺、天竺寺、钟灵寺、青龙寺、妙华寺、卧龙寺、宝光寺、兴陇寺、积庆寺、东林寺,北关有报恩寺、大雄寺、香山寺、普济寺、普陀寺,东关有佛慧寺、蟠龙寺,南门外有仁寿寺、妙光寺等20多所寺院,距县城十多千米的文峰地区有暖泉寺、卧龙寺,东乡有赤岩寺,南乡有碧岩寺等,都是著名的佛教寺院。但也有佛教、道教的神像供奉在一个寺院的,也有喇嘛住在城隍庙、道姑住在寺院的,故陇西自古有“佛道不分”之说。上述寺院大多已毁无存,但馆藏文物及出土文物中的元代舍利塔无疑见证了佛教在陇西盛行的历史。

(2)藏传佛教喇嘛塔的相关问题

元代统治者尊崇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流传范围迅速扩大。陇西发现的上述舍利塔中,第5—9号塔均有藏传佛教喇嘛塔的特征,说明藏传佛教在元代的陇西已有相当的势力范围。藏传佛教的喇嘛塔覆钵式,大量使用“亚”字形台座,饰有摩尼珠。

喇嘛教的佛塔称为喇嘛塔,保留了较多古印度浮屠风貌而同一般佛塔有明显区别,其突出特点是,主体部分为上大下小的覆钵式,供仰望观瞻的相轮高挺而分明。北京著名的妙应寺白塔元大都“圣旨特建舍利通灵之塔”,即为较有代表性的喇嘛塔,它修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对妙应寺白塔碑文的研究,可知喇嘛塔又是“取军持之象”,军持又称为“军迟”,是梵文译音,意为洁身所用的水瓶,即净瓶,故喇嘛塔又称为瓶形塔。据萧默先生的研究,这种瓶形塔的形式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已经出现[5],只是到了元代才广泛流行起来。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的元代琉璃舍利塔,从形制、风格上,仍可看出元代喇嘛塔的鲜明特征。这说明元代喇嘛塔在甘肃一带曾经流行。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263.

[2]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M].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8.

[3]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唐神会和尚身塔塔基清理[J].文物,1992(3):64-67,75.

[4]袁泉.舍利安置制度的东亚化[J].敦煌研究,2007(4):55-63.

[5]萧默.敦煌建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165.

上一篇:敦煌莫高窟第464窟的断代及其与回鹘之关系 下一篇: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