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让传统美德教育走入语文课堂

时间:2022-04-16 02:28:08

润物无声:让传统美德教育走入语文课堂

摘 要: 语文教育是一种心灵教育,能潜移默化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努力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本文对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及语文教育中的隐形教育内容作了探讨,旨在将传统美德导入语文教学,做到无痕教育,润物无声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德育 隐形教育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时间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情感所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里留下痕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材中储藏着大量丰富的情感、思想、文化内容,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使得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理”,塑造美好的人格。

一、语文教育与德育的水融关系

1.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崇尚人文,其教育目的是为了使得整个民族具备健全的人格。语文课文蕴含丰富的情感、思想、文化内容,它的功能就在于“育人”。学生在积累语言材料,练习写作技巧时,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教学文章,接触了“文”,必然会涉及“道”。因此,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书识字,最根本的还在于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懂得应拥有怎样的理想,塑造怎样的人格。

2.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文道统一。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有利于思想教育是肯定的。语文学科是母语学科,母语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它传递着民族精神,而语言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心灵活动,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字的基础上,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文章的观点中得到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充实,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因此,语文教育中处处渗透人文精神,因文解道,因道悟文,以达到文道统一。

3.语文学科的隐形教育――润物无声。

陶行知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可见,对于灵魂塑造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粮食的重要性,而灵魂的塑造可以借助语文的手段来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分析过,青少年教育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教育实践是以裸的形式进行的,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灵是敏感的,他们会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这个时候,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就要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即隐形思想教育。所谓的隐形教育,顾名思义,是与显形教育相对的,显形教育就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公开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一目了然,爱憎分明,是非清楚,但是长久地运用这种方式,学生容易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而隐形教育,它不是靠理念的灌输,而是更多的靠情感的激励,达到心灵的陶冶。它是一种潜滋暗长的过程,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强拉硬拽的。因此,教师要巧妙地将思想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淡化教育的痕迹,做到无痕教育,润物无声。

二、语文教育中的隐形教育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都是从中国文学宝库中撷取而来的,渗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语文教师应着力挖掘课文中体现的传统美德的底蕴,通过这种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让学生学会做人,无愧地立足于社会。当然,这种教育过程不同于政治理论的强化灌输,是文本思想的自然流露。中华传统美德有很多方面,在此我具体地谈一下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在语文教学中的隐形渗透。“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经由孔子、孟子、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发展而来,它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学生承担着兴家兴邦的重任,尤其不可缺失这部分的教育。

1.“仁”的美德。

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子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亲亲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为父母的溺爱,教育的偏失,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很多不仁爱的事,如对父母、对师长的不尊重,对同学间友情的不珍惜等,这当然是对“仁”的一种不全面解释,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才能培育起对国家、民族的浓浓之爱,因此,这种亲亲,“孝悌”为本,中国伦理向来是以家族亲情来团结民族,安邦治国的。语文教材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都辐射着这种民族道德的精华。

《背影》是哺育了几代人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教材。文中四次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三次写到了自己的落泪,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我们的学生大多家境不错,而对亲情的可贵却理解不深,通过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父情”课,那么这种亲情的可贵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撼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懂得传统的“孝悌”之德,理解亲情的深沉博大。再如在讲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襟正是那些仁人志士的仁爱美德,诗人由己及人,由自身的悲惨遭遇联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这是毫无功利色彩的,是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这种人文关怀意识也必会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学生,让这些丰衣足食的少男少女生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2.“义”的美德。

义者,宜也。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义”通常是与“忠”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是一种高尚的节操。而具备了“忠义”的美德,还必须身体力行,才能成圣成仁。

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方面的例子,透过《五人墓碑记》一文,我们可以看到这五个普通的老百姓,素不相识,但在“正义”的驱使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坚决同恶势力作英勇斗争,至死不屈,正是这种“激于义而死”的精神,使得他们赠谥美名,荣于身后,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纪念瞻仰。《苏武传》是最能表现这种“忠义”的节气、高尚情操的文章,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历经十九年之久,“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就树立在我们面前,这是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的最高表现。这就在无形中教育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在孟子的名篇《鱼我所欲也》中,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道理,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用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引导学生读这样的文字,让他们的心中充满崇敬,理解这是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是中华儿女舍身报国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

3.“礼”的美德。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礼,与仁互为表里,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礼”,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其价值取向为“和谐”。因此,可以把“礼”解释为“礼和”,一种谦虚宽厚的人生态度。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就是这样一个宽容大度之人,当军功赫赫,为赵国出生入死,不甘屈于人下的廉颇主动发难,并多次羞辱蔺相如时,相如多次隐忍退让,不与人争,究其本质,是一种“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磊落胸襟,而从德性境界上来说,则是宽厚包容的崇高美德所决定的。正是这种宏大的精神情操,幻化成巨大的力量,使得水火不容变为刎颈之交,共同抵御外敌,协和万邦。出自《论语》的著名《侍坐》篇,是孔子治国思想的表现――以礼治天下。孔子与他的四个弟子述志,公西华表现得最为谦和,而曾皙展示的则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暮春时节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的场景,可知他是想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弟子的谦恭有礼,老师的温文尔雅,谦和敦厚,让人体会到气氛的和谐愉悦。因此,继承发扬“礼”,对于现实的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智”的美德。

智者,观一叶而知秋,见微而知著,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是智。这种智,可以理解为道德智慧,明辨是非善恶,自知且知人。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晏子这个外交家的代表人物,至今仍用他的智慧启示着后人。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仗着国势强盛,多次侮辱晏子,晏子却凭借超人的智慧和雄辩的口才,置楚王于尴尬境地,维护了作为一个大国使者和作为强国齐国的尊严。《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则是现代版的晏子,同样面临着外国人的刁难,同样是要保护自身的尊严与国家的尊严,作者的回答不卑不亢,自强自信,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与尊严。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仅是一种才智,更是一种行为修养。我们的学生,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国家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国际时事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此时读睿智、爱国、颇具外交能力的晏子,能促使他们去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于今天,这种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5.“信”的美德。

信者,人言也,它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本。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一言九鼎为信,一诺千金为信,简而言之,即诚信。

在教《陈太丘与友期》时,文中流露的就是诚实守信的道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备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优良传统,通过此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努力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小事培养起,让学生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送东阳马生序》虽是表现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精神的,但其中我们也能学到作者诚实守信的一面。在家贫无钱买书而向人借书抄书的情况下,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手指不能弯曲,也要坚持抄完好把书按约归还人家,相比现在的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需抄书,没有寒冻之苦,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是我们的学生需要好好学习体会的,并鼓励他们把它化为自己人生的无形财富。

一言以蔽之,这种隐形的思想教育是语文学科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而这种原则,也要把握分寸,恰到好处。在进行教育过程中,不可为了体现“德育教育”而生拉硬扯,刻意寻找说教之处,这样只会弄巧成拙。也不能忽视了“双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毕竟是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就与政治课无异。

语文教育的根本特点在于培养人,它是一种心灵教育,通过这种心灵深处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努力积淀美好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设情境,以人文情怀为纽带,不断延伸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真正做到读书与为人的完美统一。人文语文,无痕教育,隐形渗透,这是语文教师致力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析的问题[J].语文学习,1955,(8).

上一篇:浅探现代日语汉字的含义 下一篇: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研究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