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的文化意义探究

时间:2022-04-16 02:00:56

《乌江》的文化意义探究

摘 要:《乌江》不但展现李清照性格的多样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史学观点、人生境界、人生态度、真实与虚构的和谐统一四个方面来解析诗歌《乌江》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李清照;借鉴与反驳;人生态度;人生境界;真实与虚构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95-02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也正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而后人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与理解,更使古代作品保持了长久的魅力,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究《乌江》的文化意义。

一、历史的借鉴与反驳

《宋史》中记载:“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1]她的诗歌作品中成就最高的是历史讽喻诗,她不但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具有独特的史学观点,“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炙手可热心可寒”[2]都是由历史生发,对历史上党争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乌江》更是她历史讽喻诗中的代表作。建炎三年,赵明诚被罢守江宁,李清照随赵明诚去芜湖途经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县,写下了这首诗。她选取了历史上“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皆人杰也”,[3]“子魂魄兮为鬼雄”[4]的故事,显示了她的远大理想与抱负。后两句与历史上一贯流露出对项羽的嘲讽之意不同,对这位楚汉战争中失败的英雄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因此,她认可了历史上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观点,但又提出劝谏统治者要学习项羽宁死不屈精神的新论调。这也成了影响后来历史观点的源头。“昔事尔朱,固执忠义,不用范增之言,终见乌江之祸。”[5]“若乃阴陵失路,钓台斜趣。望赤岸而沾衣,舣乌江而不度。”[6]等等,可以说项羽自刎乌江成了后来臣子劝谏君王的逆耳良言,以及君王自勉的例子,告诫他人或者自诫不要落下像项羽一样的下场。然而李清照在接受历史观点后,能够重新审视问题,肯定了项羽乌江自刎的行为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并以此来劝谏宋朝统治者应该学习项羽,这就反映出她深邃而又独特的历史眼光。因此,李清照既继承了历史的某些观点,但又反驳了历史的主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项羽的行为应该受到尊重和学习。

二、人生境界的开拓

从李清照的词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多愁善感的闺阁女子形象,而在她的豪放的诗风中我们却看到她性格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另外一面,站在杜牧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是单个人的奋起与拼搏,他们曾因为遭受某种屈辱或者困境,隐忍而等待时机,最后而成功,这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与方法,但这总是一个小我的形象,并没有上升成为一种民族大义。李清照虽从自身利益出发,但却到了另外一种境界,在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为了“义”、“气节”,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是一种前赴后继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的象征。李清照的诗歌《乌江》中正是体现的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也同样影响后来的诗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7]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等等。这些人都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情看成自己的事情,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这也是至今仍被人称颂的原因,如果没有这种民族大义,中华民族早已在外敌侵略中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从李清照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做人风骨,什么是做人气节,她写出的不止是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更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如果说能屈能伸是个人荣辱,是关乎个人的前程,那么李清照的这种对人内心、精神的呼唤则上升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广义范畴,由此可见李清照的政治眼光与内心精神世界的光芒。

三、不同的人生态度

宋代是礼教盛行的朝代,然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却形成了一种叛逆的个性。她的叛逆体现在她对于权威的挑战,她在《词论》中指出李氏君臣“亡国之音”,柳永“词语尘下”,苏轼“皆句读不茸之诗尔”[9]等等,可谓“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10]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极具创作个性的作家。李清照的《乌江》并不盲从前辈,杜牧的《题乌江亭》代表史学的一种主流观点,公元841年,他赴任池州刺史时途经乌江亭,有感而发写下《题乌江亭》,指出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这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人生态度。从作者的切入角度而言,这种态度是个人奋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李清照写这首诗是在“靖康之难”后,当时北宋灭亡,金人继续南侵,宋朝统治者继续南逃,想到自己将要飘摇在这乱世,在流转过程中也看到沦陷区人民生活的困苦,因此诗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她认为在国家危亡的关头宁可战死,也不能苟延残喘,希望统治者担当起收复失地,保护自己子民的重任。她通过自己的呼喊,告诉我们人生中还有另外一种“不肯过江东”的态度。当你在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要勇于的去面对,要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选择。

四、历史真实与虚构的和谐统一

历史的真实,目标是对真实的忠实复制,其实质是对实际发生事物的描写;而虚构则是一种非现实性的创作。“真实”与“虚构”如果一直以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发展下去,势必会走入一个死胡同。真实不等于唯物,虚构不等于欺骗。李清照的诗《乌江》是以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事件生发的,她的历史认知角度是站在项羽在乌江自刎的史实的基础上,如果项羽乌江自刎的说法,那么这篇文章的表述的事实根据就是虚假的,这篇文章的真实意义也就大大下降了。冯其庸先生就曾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千百年来一座有名无实的九头山》、《项羽不死于乌江》三篇文章中指出项羽并非死于乌江,而是身死东城,这也形成了一个新的论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从心里认可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事实,并构成了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耀眼的因子,这就是真实与虚构和谐统一的魅力所在。从古到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本民族传统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也是基于一定真实之上的虚构,两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一种文明,如同太极中的阴阳两极,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形成万事万物,才会构成这个奇妙的世界。因此,在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中衍生出的很多作品,李清照的《乌江》也是其中之一,这体现出的是一种包容、吸纳的文化进化观。

参考文献:

[1]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122.

[2][9]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5][6]许嘉璐,安平秋等.二十四史全译・史记[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666;226;526.

[4]丁炳贵.诗词名句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4.

[7]陈秋风,王志宏.中国诗句佳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8]陈壁耀.唐宋诗名句品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84.

[10]孙崇恩,傅淑芳.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山东:齐鲁书社,1991:30.第2卷第3期Vol.2,No.3

上一篇:从语用角度看歇后语的特点和功能 下一篇: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看屈原的悲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