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的“新试验”

时间:2022-04-16 01:55:56

拆迁户“小建议”与木兰镇“大手术”

2006年2月,在连接镇领导与居民的《桥梁与纽带》上,因修建石木路集中到木兰镇文化二街居住的村民唐元学写下了一段建议。这段不足100字的“建议”,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场镇环境改造。

“说实话,刚搬到镇上来的时候有些失望。街面不平、卫生也一般,街上电线网乱拉、店铺也不整齐,过个街都麻烦。商铺也租不起价,自己的生意也不好做。”唐元学向记者讲述了她当初提这个建议的初衷。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后,2006年3月,木兰镇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哪些地方要改、怎么改,都由全镇群众来定。“根本不用做宣传,群众的积极性高得很。在整治过程中,施工单位有不按标准施工的情况出现,群众还主动向镇里反映。”通过公推直选上任的镇党委书记刘刚毅深切感受到了民主决策的力量。经过5个多月的改造,木兰镇面貌一新:街道平整干净、立起了漂亮的新路灯、店铺秩序井然。

“公推直选是个程序,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管理中广泛听取民意和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了这些,规划也好,集中也好,解决发展问题也好,都容易得多了。”刘刚毅说。

“民主路”促成土地集中

红石村的烂路让村民伤心了多年,看着地里的蔬菜有了好收成,却苦于运不出去,红石村的经济发展深受其害。

转机出现在2004年。红石村公推直选出了新的村委会主任廖万春。廖万春把修路列为上任后的头等大事:“先修哪条后修哪条、修多宽多长、要多少钱、钱怎么管,都交给群众去决定,我们就起个组织协调的作用。”

一切程序都在完全公开和透明的管理中,红石村的路不仅修得让群众放心,而且速度出奇地快。2006年,总长达10多公里、宽度在3~3.5米的7条水泥路,将村里的各家各户完全连接了起来。

红石村的蔬菜再也不愁运不出去了。前来收菜的客户直接将汽车开到村民的地头,收下来的蔬菜直接就可以运走。

更大的变化是村里种植蔬菜的土地面积几乎扩大了1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而且沿着这几条路形成了一个集中的种植区域。

“这几年村道的陆续建成,对红石村的经济推动作用非常大。拿2006年来说,人均收入比2005年增加300多元。2007年,我们将土地进一步集中起来种植蔬菜,发挥了我们的种植业优势。”廖万春高兴地说。

“三联系”变出社区新面貌

两年前,新都区在全区推行了“三联系”制度。即每位区委委员联系3名党代表,每位党代表联系3名以上党员,每位党员联系3户以上群众。正是通过这一制度,忠义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金贵直接向自己的上级“联系户”、区委委员何向宗反映了社区卫生状况亟需解决的情况。

何向宗随即与斑竹园镇领导沟通。随后,一场社区居民“爱护家园”的环境整治行动开展起来。第一步,在集中区内安置垃圾桶和果皮箱。第二步,组建社区物业管理公司。

如今的忠义社区,街道整洁,绿树成行,井然有序。忠义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金贵认为:“三联系”在干部、党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多向沟通的桥梁,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一条反响迅速、切实有效的诉求通道,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三联系”制度在新都已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从区到镇到村的多级“三联系”。

近年来,新都区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公推直选、民主测评和“三会开放”,取得了一定成效,新都也因此而闻名全国。

新都并未就此止步。他们又进行了建立“三联系”制度、党代表和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党务公开的试验与探索,促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新都的经验在成都被广泛推广。扎实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公开、透明、民主的制度和氛围,使成都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

上一篇:政府送来的“三惊” 下一篇:银杏园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