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262例

时间:2022-04-16 01:37:20

[摘要] 目的:探求咳嗽的中医药最佳疗法。方法:采用止嗽散改汤剂加减治疗各型咳嗽。结果:262例咳嗽患者痊愈204例,好转3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1.98%。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各型咳嗽疗效较好。

[关键词] 止嗽散;咳嗽;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56.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b)-075-02

止嗽散出自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治诸般咳嗽”[1],是治疗咳嗽的常用方剂。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概括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多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暑湿壅肺所致;内伤咳嗽多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或者肺阴亏耗所致[2]。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也可以是肺系多种疾病中的一个症状。自1998年5月~2005年7月,笔者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各型咳嗽262例,疗效非常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62例患者中,男性156例,女性106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8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8 d。全部病例均经X线片或CT排除肺炎、肺结核、肺癌、硅沉着病等。

1.2治疗方法

1.2.1基本方桔梗15 g、荆芥10 g、炙紫菀10 g、蒸百部10 g、白前12 g、炙甘草6 g、陈皮12 g,水煎服,每日1剂。忌生冷、油腻,避风寒。

1.2.2 辨证分型及临床加减

1.2.2.1风寒袭肺型咳嗽,鼻塞流清涕,声重咽痒,咳痰清稀薄白,伴头痛,骨节酸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加麻黄、防风、紫苏散寒解表。

1.2.2.2 风热犯肺型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伴口干,咽痛,头痛,鼻塞流黄涕,肢体酸困,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者加桑叶、、金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毒;咽红肿痛者加玄参、射干、板蓝根利咽消肿。

1.2.2.3 燥邪伤肺型鼻燥咽干,干咳无痰,咽痒,去陈皮,加桑叶、瓜蒌、知母、沙参、麦冬宣肺润燥止咳;干咳长期不愈,咽喉红赤、干燥,有滤泡者,加玄参、生地、马勃、板蓝板、甘草、桔梗清利咽喉,护阴止咳。

1.2.2.4暑湿壅肺型咳嗽,身热,汗多不解,口渴不多饮,心烦面赤,溲短而黄,脉濡数。加黄连、黄芩、天花粉、藿香以清解暑热。

1.2.2.5 痰湿蕴肺型咳嗽,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易于咳出,伴胸脘痞闷,恶心呕吐,苔白腻,脉濡滑,去荆芥,加半夏、茯苓、厚朴、苏子、白芥子以健脾燥湿化痰。

1.2.2.6 痰热郁肺型咳嗽喘促,痰多黄稠,咳吐不爽,口鼻气热,口苦咽痛,咽干口渴欲饮,去荆芥,加金银花、黄芩、瓜蒌、桑白皮、贝母以清热止咳;若咳引胸痛,胸胁胀闷,痰黄如脓或腥臭,加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薏米仁、冬瓜子,并重用桔梗以清热化痰排脓;若气急似喘、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瓜蒌、马兜铃以清肺化痰平喘。

1.2.2.7 肝火犯肺型干咳或少痰,痰出不爽,咳时面红耳赤,并引胸胁疼痛,口苦,咽喉干燥,烦燥易怒,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去荆芥,加青皮、栀子、丹皮、黄芩、知母以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1.2.2.8 肺阴亏耗型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咳声嘶哑,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去荆芥、陈皮,加沙参、麦冬、地骨皮、天花粉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2 结果

2.1疗效标准

痊愈:咳嗽消失,短期内未复发者;好转:服药后咳嗽减轻,而病人未继续治疗,后自然康复者;无效:服药6剂以上咳嗽症状仍未减轻,停止治疗或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者。

2.2 治疗结果(表1)

总有效率为91.98%。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体会

咳嗽一症虽有外感内伤之别,但总与肺有着密切关系。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外邪侵袭人体,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入,首先伤及肺卫,以致肺失宣降,肺气不利,而发咳嗽,故对外邪侵袭所致之咳嗽,在治疗中注重止咳而不忘祛邪,因势利导,使肺气宣畅则咳嗽自止,而不用五味子之类敛肺止咳的药物,避免了敛涩留邪之弊。内伤之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治疗时应防过度宣散,以免耗伤正气,须据病之虚实,在祛痰止咳之基础上,或扶正,或祛邪,分因论治。

咳嗽虽有虚实寒热之不同,又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法,但是,所有的咳嗽均与肺不宣降,肺气不利有关,所以,治之之法,重在理肺止咳。止嗽散具有化痰止咳、疏表宣肺[3]之功能,可“治诸般咳嗽”。方中紫菀、白前、百部止咳化痰以治咳;肺为娇脏,其体属金而畏火,遇热则咳,故用百部以清肺金之热;金性刚燥而恶冷,遇寒亦咳,用白前、陈皮以治肺金之寒,又能调理肺气;肺为华盖之脏,最易受风邪侵袭,风邪郁闭于表,不行表散则邪气留恋而不解,故用荆芥以解散表邪,又用桔梗以开宣肺气,止咳消痰,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诸药,共奏宣肺利气,止咳化痰之效。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伐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1],故无论咳嗽之新久,无论病因之外感内伤,皆可治之。我们用止嗽散,随症加减,治疗各型咳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18.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3.

[3]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03.

(收稿日期:2007-12-1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下一篇:半夏与水半夏的区别应用